大型电视纪录片《路遥》在铜川矿区拍摄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19 20:17:16图片新闻 | ||
![]()
摄制组在陈家山矿拍摄外景归来
本网讯 日前,由榆林路遥文学联谊会发起的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路遥》在陕西铜川矿区拍摄。
路遥,一位中国平民阶层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影响了中国当代几辈人,成为无数普通人的精神楷模。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在他短暂辉煌的一生中,都与铜川矿务局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获得“矛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便是在铜川矿区孕育和诞生的。 ![]()
摄制组在陈家山矿拍摄场景
1982
年,路遥的胞弟王天乐由陕北清涧县招工到铜川矿务局下属的鸭口煤矿当了采煤工人,路遥因此便常来铜川,并深切关注煤矿工人的生活,也为以后的创作种下了煤矿基因。1985年8月,经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省煤厅来函提议,局党委常委会专门研究,路遥以兼任铜川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正式来到我局体验生活并进行创作。在鸭口期间,路遥在鸭口矿党政组织和弟弟王天乐的大力协助下,深入职工之中,调研访问,又多次深入井下现场,深刻体验煤矿生活,搜集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随后,又住进陈家山煤矿医院,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于1985年岁末写完了作品的第一部。1987年秋,当《平凡的世界》写到第三部,也就是大量涉及到煤矿章节时,路遥又来到鸭口煤矿采煤四区体验生活。在他《平凡的世界》中,从“大牙湾煤矿”到矿工“孙少平”等等情景和人物中到处流下了鸭口煤矿的影踪,全铜川人特别是鸭口人和陈家山人感到分外亲切。1992年,路遥关于《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创作感受的长篇文学随笔,又率先于《铜川矿工报》漆水河副刊连载了月余,又引发了强烈反响。在铜川矿区的长期文学活动中,路遥与当时的局党政领导张俊杰、高仰才等、铜川矿工报社社长李祥云、宣传部副部长黄卫平、副刊编辑杨治华以及鸭口、陈家山矿党政领导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路遥逝世三周年之际,由我局作家杨治华执笔写的大型报告文学《铜川矿区——文学名著平凡的世界的诞生地》在中国煤炭报整版发表,并被延安大学路遥纪念馆收藏,不仅又掀起了新的路遥热也使铜川矿务局声名远扬,路遥是伟大的人民作家,也是铜煤人心中永远的骄傲。他那“与生命赛跑”的事业追求与奋斗精神,也成为铜煤职工宝贵的财富。
![]()
摄制组在铜川煤业宾馆五楼会议室进行访谈场景
局党委副书记李志科代表局党政在接受《路遥》摄制组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讲到:“路遥作为陕西当代文坛的杰出代表,以《平凡的世界》树起了一座文学丰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忠实记录、生动再现了火热的矿山生活,充分体现了他对煤矿工人的关怀,对矿山生活的关注,对劳动者的真情礼赞。陕西铜川矿区作为《平凡的世界》诞生地,是煤矿工人的荣耀,也是我们铜川矿务局的荣耀。” “作家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矿工是光与热的开采者,他们身上共有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发扬和倡导。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煤矿生产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与《平凡的世界》中的矿山相比,如今的煤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矿工已过上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好日子。我想这就是我们对路遥最好的纪念、最好的告慰。” “路遥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高贵的人格魅力,出众的才华智慧,他与煤矿工人结下的深情厚谊,至今依然令我们感动不已,难以忘怀。不管岁月如何流逝,路遥都是我们的朋友,都是不穿矿服的一名铜川矿区的矿工,在文学圣殿里路遥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仰视!” ![]()
局党委副书记李志科接受访谈后与摄制组部分人员合影留念
由导演田波、副导演白志强等
13人组成的《路遥》摄制组一行,从
7月
8日来到铜川后,受到了局党政、局党委宣传部、铜川煤业宾馆和陈家山矿、鸭口矿有限公司等各级组织的热情接待和大力配合,为期
7天的摄制工作非常顺利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