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的满意才是我们最大的荣誉------ |
|||
记兖矿集团济二矿洗衣机房的女工们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17 0:46:28通讯特写 | ||
本网特约记者:吴长芝
“您辛苦了,请稍候!”“在井下千万注意安全!”……这是济二矿生活中心洗衣房的女工们每次给前来洗工作服的矿工,送上的一句温暖用语。多年来,就是这些平凡的女工们,用真诚、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细致、周到的服务,确保了4000名矿工穿上干干净净的工作服下井工作。 该矿洗衣房现有女工45人,担负着为全矿井下职工清洗工作服的工作,虽然岗位普通,工作单调、枯燥而繁重,每天都要和沾满煤泥、异味刺鼻的工作服打交道,每天洗涤、收发、缝补2000多套工作服。但她们却以服务好一线职工为宗旨,用微笑迎送每一个前来洗衣的矿工。多次被矿评为“先进班组”和“巾帼示范岗”等荣誉称号,但她们却说:其实矿工的满意才是我们最大的荣誉。 没有到过洗衣房的人,体会不到女工们工作的辛苦。7月5日,笔者早早来到洗衣房,看到忙碌的女工们,个个汗流浃背,笔者不忍心打扰,悄悄地在一旁端起相机,拍下她们忙碌的身影。队长张桂芬对我讲:冬天,我们与冰冷的水打交道,手被浸泡的发白蜕皮,几乎每人的双手都长满了冻疮、裂开口子;夏天,烘干机散发出的热浪扑面而来,让人感觉置身于“火炉”中,每天换两身衣服都是湿湿的;每个班下来,两个鼻孔里都是黑黑的。看,我们的许多职工都皮肤过敏,但是为了能及时让每班矿工穿上干净的工作服,我们24小时开放三班倒,每天要洗涤1260公斤重的工作服,缝补200多件。 在很多人看来,无非就是洗洗叠叠、缝缝补补,其实不然,越是简单的事情想干好也是不容易的。每天最繁忙的就是早晨7-9点、中午10:50-12点和下午的3-6点,这三个时间段,也使女工们从来没有吃上过热饭菜,这三个时间段,平均每人要走100多公里的路程,但不管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每天把收进的2000多套工作服,仔细检查后装入洗衣机进行洗涤、脱水、烘干、叠检、缝补、按号上架摆放整齐,确保职工能随时换洗,穿上干净舒适的工作服。 今年进入下半年以来,为打好以丰补欠攻坚战,洗衣房的女工们以“一线职工的满意是我们最大追求”为服务宗旨,扎实开展了“比服务质量谁最佳、比服务语言谁最美、比服务技能谁最强、比服务态度谁最好的优质承诺服务”活动,1985年出生的陈娟娟是洗衣机房年龄最小的女工,别看她年龄小,工作起来非常麻利,在去年开展的学业务、练技能比武活动中,取得第一名。当笔者问到在家从来不洗衣服的陈娟娟,面对上千件异味刺鼻的工作服,怎么想的,陈娟娟腼腆一笑,说:“这是我的工作,干好为准,一个念想,绝不能耽误职工更换衣服。”班长徐丽丽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今年5月份,采掘一线的部分职工的工作服到期,需要更换,她们一边清洗一边要给新工作服编号,当时正是下班时间,为了不延误井下职工正常换洗,她们顶着室内近40度的温度,把所有新工作服进行编号,为职工能及时更换工作服,她们一直干到了晚上十点多钟,这期间班长徐丽丽年仅3岁的孩子发高烧,电话那边孩子的奶奶几次催促,班组的姐妹们也劝她先回去,但她却与同事把所有的工作服编号、上架以后才离开。 洗衣房的女工有时候也被矿工误解,但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耐心与矿工们进行真诚而细致地沟通。长年工作在井下的矿工,由于井下自然条件的恶劣和其他原因,脾气相对暴躁些,加上说话是方言,比如有的把4号说成10号,当女工微笑着把工作服递过去时,会招来一顿无名火、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没长耳朵,我说的是4号。对此,女工们仍然微笑着解释:“对不起,是我听错了”。并一路小跑更换过来。还有的把饭卡、摄频卡甚至钱包忘在工作服的衣兜里,女工们洗衣发现后,及时上交队长,等候矿工前来认领,但是有的矿工会说,饭卡的钱被女工花掉了。队长张桂芬认为:“真的是天大的冤枉,但是只要让矿工们高高兴兴下井,安安全全升井,就是受点气也值得。” 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得矿工们的工作服极易破损。为此,女工们为了节约,把更换下来的旧衣服做补丁,千方百计把破损的工作服修补整齐,并且在肘、膝盖、裤裆等处衬上布,缝上双线。生产准备队职工颜世强的工作服钮扣几乎掉光了,他也没有登记,没想到洗衣服时,女工们给他整整齐齐钉上了一排钮扣。当问到这样的好事做了多少时,她们只是淡淡地说,记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