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技术创新 凸显三大效益 |
|||
关于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自动放水器推广应用效果的调查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13 23:09:02通讯特写 | ||
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自行研制的机械式自动放水器,能实现抽采系统连续安全抽采,极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填补了行业内此项技术空白,在集团公司生产矿井9月底前推广应用,年底前实现集团公司抽采自动放水,凸显了安全、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煤矿瓦斯治理采取的保护层开采、顶底板穿层钻孔、边抽边掘、边抽边采等综合治理措施,打钻作为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钻孔并入瓦斯抽采系统,合茬至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站或地面永久抽采泵站进行抽采过程中,常常因为瓦斯抽采的负压导致钻孔内或抽采系统内,出现大量积水和杂物,严重影响了瓦斯抽采效果。据初步了解,国内煤矿行业对此都没有治本的解决办法。 为解决这一难题,推进瓦斯治理上第三个台阶。潘二矿今年 坚持技术经济一体化原则,确定了8大技术创新项目、30项技术课题,瓦斯治理技术创新项目占到一半以上,其中研制自动放水装置成为众多技术创新的焦点。 该矿自动放水器是以机械式为主,结合“杠杆、磁力、惯性和浮力”的综合原理,进行探索和研制。在井下南一系统移动抽排泵站,记者看到这个放水器。放水器两面为钢制箱体,正反两面为透明玻璃,清晰可见箱体内部结构。设定为65千帕负压指令后,当放水器内部达到一定积水后,悬挂在箱内的“泡沫块”自动浮起,自动闭合与抽采管路的连接,实行自动放水,放水结束后,“泡沫块”复位等。 抽采管路无积水,就是最大的安全效益。该矿西四4~6轨道,在前期没有安装自动放水器以前,每天安排专人进行人工放水。4~6轨道现有34组“机枪架”(老式放水装置),共有10几个闸阀。每班人工放水之前,工人跑到抽采泵站停泵,回头在回到现场一个一个“机枪架”去放水,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放水时间。现在4~6轨道抽采系统安装了自动放水器,实现了自动放水,始终能保持抽采管路内无积水。管路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达到一定负压,能把钻孔内的瓦斯抽抽放出来,下一步采掘作业才能安全。该矿抽排队副队长高文义对自动放水器起到的安全作用,深有体会。他还形象的比喻,人的嘴巴里装水讲话和正常讲话,效果肯定不一样。 对自动放水器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抽排队感受最深。过去,每班职工得跑几公里,去停开抽排泵,再去人工放水,途径上下山,来回花上个把小时,现在这道工序节省了。另外,老式放水器,需要人工制作机枪架(是用6寸管路上焊制2寸连接管,用软管合茬到抽采管路,抽采钻孔内的瓦斯),同时,人工扛运到现场,一个个钻孔合茬抽采,现在系统安装一个自动放水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该矿矿长曹海山曾在张集矿(北区)召开了集团公司瓦斯治理技术现场会上,算了一批自动放水器节约的人力资源成本帐。以潘二矿为例,每天三班需要人工放水15人,按每人月工资5000元计算,每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90多万元。若在集团公司13个生产矿、2个矿建项目部推广应用,每年整个集团公司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1000多万元。以此类推,10年、20年、50年,仅人力资源成本节约的费用相当可观。 该矿研制的可调式高负压自动放水器,轻巧、方便,得到了集团公司及各矿的普遍认可。为此,集团公司特地安排该矿7月份制作20套、8月份制作30套、9月份制作30套,共80套自动放水器在各矿投入使用。 为奖励这项正在申报专利的自动放水器有功人员,该矿将拿出10万元,对此项技术作出突出贡献的抽排队负责人陈军,奖励5万元,对出思路、制定初步设计方案的通风区技术人员蔡永良奖励3万元,对制作自动放水器模板和后期加工制作的2名有功人员分别奖励1万元。该矿将利用安全生产办公室,举行颁奖仪式,为功臣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