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就是命令 |
|||
——宿州清大矿业公司抗击暴风雨救灾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9-6-21 11:47:59通讯特写 | ||
通讯员: 许振峰、李传军、曹天民、陈显豹 2009年6月3日晚11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裹挟着暴雨开始在安徽萧县大地上肆虐,风力最高达到了十级,无数碗口粗的大树拦腰折断、小树连根拔起、房屋倒塌,转眼间大地一片狼藉。此时,地处萧县境内的宿州清大矿业公司矿区内突然一片漆黑,“停电了——、停电了——”,是的,暴风雨造成专供矿区的两条供电线路全部中断了,灾情发生了,矿井霎时进入了紧急状态——排水设施停转、压风设施停转、运输系统停转……。公司领导层深知供电中断后果的严重性,该矿井本身涌水量大,曾经在1997年、2002年有过两次淹井的历史,其中2002年那次短短三个小时水位已达井口。灾情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威胁着井下作业职工的生命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公司调度室内第一时间公司董事长吴振虎到了、总经理杨加忠到了……,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各部门进入救灾状态,查明情况,组织自救。调度室内电话声此起彼伏,矿灯、手电筒闪烁,人员紧张有序的进进出出,救灾行动立即展开。短短半小时之内,100多人的救灾队伍被召集起来,一些不当班的干部、职工也主动加入了救灾行列,全矿上下同心协力汇成了救灾自救的热流: 打开回风井风门实现自然通风,确保井下职工安全 井下各工作地点立即组织撤人 供电线路巡查小分队即刻出发 清障、抢修小分队投入战斗 防洪小分队投入战斗 …… 灾情比想象的严重,信息反馈得知,为公司供电的主、辅供电线路红庙线路和丁里线路全部中断,四、五百棵折断、扭曲的大小树木压在线路上、十七根水泥线杆断裂、线路中断七处、供电零部件损坏百余件。这两条供电线路长度分别为15公里和26公里,途径两个乡镇、十多个村庄,几乎全部在农田、林间、沟壑间穿过,线路沿途道路被连根拔起的倒地大树、杂物阻断,机动车辆无法通行,线路抢修难度非常大,短时间内恢复供电难度更大。 经理层经过短暂商议,决定由董事长吴振虎坐阵全面指挥;其他经理层人员带领抢修小分队立即出发前往各地点;井下在撤离人员的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应先期出发的两支抢险小分队的要求紧急安排筹措急需物资、工具。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第二批三支小分队在总经理杨加忠、副总经理董顶峰、机电科长王忍岭的带领下出发了。 23时50分,公司总经理杨加忠带领的抢修线路小分队冒着雷电风雨,在泥泞的田野上艰难跋涉。有的干部和职工连雨具都没来得及带,天黑路滑,行进途中不时会有人跌倒,他们相互招呼着,以急行军的速度,在一小时内疾行10公里到达了杜楼镇王台村附近的作业地点。 此时,正在井下的夜班职工132人,正紧张有序的组织撤离。突然,上井的人员汇报,一名电瓶车司机因患有哮喘,体质较差,还有恐高症,看到立井200多米、70多度陡峭的逃生悬梯,眩晕腿软,无法升井。但是情况紧急,不容拖延!董事长吴振虎果断下令“一个都不能少,想尽办法,必须把所有职工安全撤离井下”,并随后立即安排了安全措施。此时,竟然找不到一条结实的绳索下井带人!董事长吴振虎的嘴唇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水泡。“对,毛巾,毛巾,用毛巾结绳”。最终,下了两拨人员,上面一人拉,下面一人扶,每人腰上系上绳子,绳子上系上挂钩,上一台挂上一次钩,两拨人员接力帮助这名职工,历时近三小时,终于把他安全带到地面。 24时50分,在井下各关键场所、地点,进行各项防护工作的小分队在紧张的工作。为使灾情对矿井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预案安排,要千方百计保证-200水平中央配电所和水仓的安全。为确保-200中央泵房、配电所不受井下水的浸淹,对所有与泵房、配电所相连的巷道堆筑了防洪袋,并挖通了通往-350水平的水沟,保证-200中央泵房、配电所的安全,以备矿井恢复供电后,立即实现正常排水。 6月4日凌晨2时30分,最后一支小分队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了抢修地点。他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跨过了五条沟壑、一条小河,横七竖八的断树、灌木杂草、复杂的路况曾让他们一度寸步难行。此时的他们一个个都成了水人、泥人,顾不上胳膊肘、膝盖上以至于脸上的青紫伤痕,立即投入清障工作…… 凌晨4时30分,各地点反馈回信息,有的需要增加清障工具、有的为加快进度急需电动工具,特别是汽油锯来清除大树。至此,除障急需的绳、斧、锯等工具矿上已经找不出一样了,前后出去除障抢险的人员已有一百几十人了,能用上的都带走了。砍伐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树一般工具根本无济于事,所以急需汽油锯,可矿上根本没有这种工具。董事长吴振虎拨通了毗邻矿区大演武村领导的电话(之前几次拨打对方都未开机)。此时很多村民也觉察到了矿上的异常。在公司方的要求下,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很多村民积极加入了抢险救灾的队伍,能出人的出人,有工具的出工具。村民陈灵山开出了自家的小面包车帮助运送人员和工具,村民王宇宽拿出了自家的汽油锯,自己加满油,工人不会用,又亲自找人带着汽油锯去帮忙锯树,而没有提任何报酬和条件…… 天亮的时候,各地点的清障进度不一,道路不通,机动车辆难以接近现场,清障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向当地政府求援…… 董事长吴振虎又拿起了电话…… 萧县煤管理局卢佰华局长的电话拨通了…… 萧县王寨镇委书记徐书记的电话拨通了…… 萧县安全生产管理局李明局长的电话拨通了…… 萧县常务副县长杨维志县长的电话拨通了…… …… 早7点30分萧县安全生产管理局李明局长第一个赶到了公司调度室……。根据李局长介绍,全县道路和供电线路普遍遭受严重损坏,道路多处受阻,各有关部门正在全力抢修。作为全县的重点企业,李局长对公司提出的帮助要求及时进行了安排。公路局在抓紧清理公路障碍、供电局派人与公司各抢修小分队联合作业、公司驻地王寨镇刘路副镇长、三座楼村支书王平等地方领导亲临抢修现场调度指挥。 灾情同时牵动了远在山东的华丰煤矿总部,牵动了全矿职工家属的心。6月4日一大早,华丰煤矿矿长陈尚本、分管机电副矿长王振冒雨驱车300公里赶来救灾现场指导救灾。8点30分他们来到现场,矿领导不顾路途劳顿,在询问救灾进度后,马上换上工作服奔向线路抢修现场…… 此时,昨晚的暴风骤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太阳一从东方地平线上跃起就热辣辣的,天气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是摄氏34度。各地点奋战了一夜的干部职工都水米未进、疲惫不堪,但是,所有人没有怨言、没有懈怠,灾情就是命令,顶着烈日他们在继续奋战…… 下午1时20分,丁里线路已经进行了一次送电,但是发生“速跳”,说明还有障碍。分管机电专业的副总经理董顶峰,身高只有1.65米左右,身体单薄的他在冒雨连夜工作十多个小时后,又马上带人分头去加紧巡查。 下午2时30分左右,丁里变电所,随着咔哒一声,“送上电了”,公司调度室内一阵短暂的欢呼,终于通电了!至此距离停电已逾15个半小时。 马上下井组织排水…… 机电科长王忍岭不顾井上下连续作业的劳累,带领几名机电专业能手,急急赶往井下。此时-200水仓已经满溢,并向下一水平倾泻,多处积水已经齐腰、齐胸。为了把排水泵安置合适,把淹没的水泵捞上来,王忍岭带头脱光衣服跳进了冰凉的水仓……,掘进一区副区长王开展不顾患椎间盘突出曾做过手术,也赤膊跳进了冰凉的水中…… 恢复供电后,公司严格按照事故处理预案进行了恢复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6月4日中班,由公司领导带班,组织有关人员对井下瓦斯进行了检查、恢复主扇通风和主排水系统、探查和排放瓦斯、排查处理其它各种隐患,到6月5日夜班,矿井正常恢复了生产。 至此救灾行动以胜利而告终,避免了矿井被淹、停产、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创造了建矿以来大灾面前成功自救的先例。 这场救灾行动是一次考验,也是一场战役。在这场考验和战役中,宿州清大矿业公司职工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义无返顾地走在了最前面。在短的十几小时内五支小分队累计行程100多公里、砍伐断树400多棵、整修损坏电线杆17根、处理断线10处、更换其他零配件上百件、抢修井下各类设备30多台、修筑挡水墙80米。同时,一组组感动矿山的画面,时时让人回想:不顾自身病痛赤膊跳进冰冷矿井水中处理水泵、没有工具拿着自家菜刀清理树障不顾手掌磨出血泡、家住几十里路外连夜赶回公司参加救灾而不顾自家的房屋还在漏雨……,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职工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没有豪言、没有壮语,却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和一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这种力量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这种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究其原因,这种力量和精神来自于企业的凝聚力、来自于“和谐矿区”建设的成果、来自于日常工作中“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的管理理念。 这次救灾行动更是一张诠释责任的满意答卷。企业的各级领导和地方政府各级领导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得力的救灾措施、以周密及时的调度指挥、以雷厉风行、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共同谱写了一曲地企协作抗风救灾激昂而和谐的交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