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
|||
煤炭资讯网 | 2009-6-20 13:46:28论文、言论 | ||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群众的领路人。领导干部能否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确权力观,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关系到个人的荣辱安危。因此,认真探讨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深刻认识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权力观来源于对权力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揭示了权力的授受关系,廓清了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错误权力来源观,得出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科学结论,为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指明了方向。 就其本质而言,权力是一种公众委托。人民作为权力的所有者和决定者,为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便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和法律规定,把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推选出来,代表人民群众执掌政权,从而使这些优秀分子有了一定的权力。权力的这种委托和授予关系,本质地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完全地、彻底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否则,对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人民群众就有权随时收回。对此,一些政治上比较成熟的领导干部一语见的地道出“当官司一张纸,做人一辈子”的深刻道理,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坚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切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相反,有的领导干部由于对权力的本质认识不清,一朝权力在手,立刻高高在上,目无法纪,胡作非为,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这样的人必定难以逃脱历史对他们惩罚。因此,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确是一个意义非同一般的大问题,必须认真思考,慎重对待。 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方法和途径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情,只有经过不断培养和长期锻炼才有望实现。但是,其基本方法和途径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始终是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都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毛泽东同志也早就指出,“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劳动群众给的”,“为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的幸福、为人民的事业而掌权,其权力目标才是进步的、可敬的”。因此,我们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执政党,不是因为我们的口号喊得响亮,而是因为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语言到行动,都一以贯之地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同样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在把权力赋予共产党的同时,实际上是把权力赋予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个人的党员领导干部,获得一定的权力,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固然是个人长期奋发努力、严格要求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的模范表率作用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工具,因此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因此,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党员领导干部要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公道正派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廉洁勤政,两袖清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定做好本职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党的权威和形象。 二是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权力观问题的实质是世界观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最根本的是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从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极端重要性。要认识到:崇尚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向往;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这一美好社会理想,也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在经济社会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谁最先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福祉?这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个人的心理需求希望得到满足时,是凭借手中的权力不顾法律的制约和道德谴责去冒险行事,还是遏制私欲,理智地管好自己,一切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办?在这一利益搏弈中,最能够看出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党性修养、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的高低。德高位稳,贪利害身。因此,从政治思想上,从道德伦理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时处处严格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行权用权、为人处世,这样的领导干部既不负众望,又受人尊重。 三是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明白事理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基础和前提。能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去做,保持一生清白,并且大有作为,这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是极为严峻的考验。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人民除弊兴利,得到社会的认可;用得不好,则极容易伤及自身。尤其是在选人用人上,在决定重大投资项目上,在大宗物资采购和巨额资金支配上,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上,以及在日常说话行事上,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党的事业造成危害,进而危及自身。但是,在强调谨慎用权的同时,还要防止不敢用权的现象发生。既然权力是人民给的,那么按照党的原则和客观实际正确行权用权,既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又是有作为的重要表现。对于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敢大胆使用,说明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或自己无能;而对于人民赋予的权力胡用乱用,则表明目无法纪或胆大妄为。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科学的评判方法是看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正确,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科学先进合理,看能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看有没有为显示个人政绩或谋取私利的成分包含其中。如果确实出以公心,因经验不足或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行权用权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是能够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谅解的。 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想问题,办事情,而且努力把工作干好,干出成效来,才是对权力的最大维护,才是对自己的最大爱护。对于这些深刻道理,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经常想,反复想,时时刻刻管住管好自己,充分认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和“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的道理。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特别是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努力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为维护党和自身形象把好每一道关口,以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