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奏响和谐乐章 |
|||
——江苏徐矿集团垞城矿运搬工区开展“我爱我家”活动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9-6-12 19:42:31党群工作 | ||
本网讯 江苏徐矿集团垞城矿运搬工区现有职工394人。人员多、工种多、生产环节多是该区显著的特点。今年来,工区党支部把“温馨家园、建设家园、发展家园”作为精神文明创新项目,并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凝聚了全区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家庭氛围,职工有话在“家”说、有喜向“家”报、有苦向“家”诉、有难向“家”讲,呈现出一个和谐、稳定、向上的崭新面貌。 爱心和细心营造家一样的温馨环境。55岁的老工人程良高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日工区领导比自己还清楚,当他在工区会议室,与其他同月出生的10余名工友一起,许下心愿,吹灭生日蜡烛,唱着《生日歌》,吃着写有“安全生产 健康幸福”的生日蛋糕时,他是吃在嘴里甜在了心里,他十分激动地说:“入矿35年了,自己也从来没有正式过回生日,今天在这个大家庭里过的退休前的最后一个生日是永生难忘的”。49岁的孟凡启感叹到:“出生在困难时期,母亲都想不起我的生日了,工区想得可真周到啊!”。工区党支部掌握了每个职工的详细情况,职工的生日时间、家庭成员情况、家庭住址一目了然,每月一次的集体生日形成了制度化,远离家人的职工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今年来,运搬工区在坚持职工有病、家有重大事项必访的原则基础上,增加了一条:逢节日领导干部必须了解职工的生活情况,决不让一个职工家庭过不好节。职工宋某妻子没有工作,加之自己治疗伤病花费很大,虽然工区多次救济,但生活还是很拮据,今年中秋节,一家人只买了点蔬菜作为节日食品。他没有想到,区长苗兴江会带着月饼、水果登门了,临走时又将100元钱塞入宋某的手中:“快去再买点菜,别亏了老婆孩子”。今年来,运搬工区走访慰问职工家庭28人次。工区带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接济,更是精神上的鼓励。今年5月份,职工魏景平患肝癌去世,家里在为其治疗期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女儿决定放弃读研,提前找份工作。党支部书记刘家栋先后3次登门劝说,“老魏不在了,但他生前的工友忘不了他和他的家人的,你是我们运搬工区的女儿,有困难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可不能误了学业呀!”一番话说得她泪水涟涟,打消了放弃学业的念头。
关心和信赖凝聚成建设家园的不竭动力。在运搬工区,职工下班了喜欢到工区看看,班后空闲喜欢到工区转转,有心思喜欢找领导谈谈,人们关心着这个集体,信赖这个集体,爱护着这个大家庭。工区院内有纸片,立即有人拾起来放入垃圾箱内;工区有应急任务,立即有人参加突击而不计报酬。今年5月,老副井口会议室和机电设备库相继出现漏雨现象,矿专门维修人员一时又抽不出时间,不等工区领导发话,张治影、马武庭、时吉林等职工下班后已爬上了屋顶忙碌开来,经过数天的班后大干,他们修好了所有漏雨的房屋;副井大院内缺少排水系统,雨后积水给行人带来不便,19名党员自发行动,挖出了一条30多米长的水沟。。
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工区设立了“聚智厅”,每月至少召集职工议事一次,围绕安全生产等方方面面听取他们的意见,让职工有困难就说,有意见愿讲,有想法敢提。今年来仅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就达78条。上半年,北三采区生产集中,又是单轨道运输线,车场仅能存放5趟列车,满足不了运输需要。职工们立即围绕如何提高运输能力想办法,班长王茂伦提出了扩大车场长度的建议,很快得到重视并付诸实施,经过一场延长车场突击战,增加了列车的存放量,每天增加了700余吨的运输能力,缓解了紧张状况。职工李磊妻子无工作,一家人只靠他工资生活,在“聚智厅”,副区长郑广平根据他工作心细、手巧的特点,提出了工余时间搞小型修理的设想,很快得到李磊家人及工友们的赞同,经多方筹备,李磊在市场上租得一间门面房,修锁、焊盘,增加了家庭收入,摆脱窘境。
责任和激情迸发出发展家园的活力。家和万事兴。温馨和谐的环境,使职工产生了对工区大家庭负责、为工区大家庭尽力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激情。今年来,运搬工区战斗力显著增强,职工素质显著提高。发生的生产事故少了,生产创新的多了;受到的各类处罚少了,奖励的多了;职工酗酒闹事的没了,学文化学技术蔚然成风。
工区51名党员在全区职工面前公开亮相,作出一切工作干在群众前面的承诺,诚恳接受群众监督。3月4日,井下轨道会战需加工钢轨,下了夜班的党员班长王继明听到消息,主动带领班里的党员职工冒着瓢泼大雨,克服路道被雨水冲毁等困难,苦战一个多小时,将三十多根几百斤重的旧钢轨运送到更新厂加工,保证了会战顺利进行。在今年矿井生产系统发生变化、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产事故发生率却降到了历年来的最低,往年难得一见的班拉千车如今成了“家常便饭”,创出了班拉炭1440车的历史最好成绩。工区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矿党政的高度评价,5月13日,主管副矿长朱庆华亲自带着有关部门将一台54英寸的等离子彩电送到工区,该区职工在全矿第一家看上等离子彩电。工区的精细化与人性化管理结合,理顺了职工情绪,激发了职工的斗志,产生了显著效益。今年1至5月份,工区职工月均收入由去年的1039元上升到1193元,提高了15%。生产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
温馨家园靠爱心、建设家园靠人心,而发展家园则靠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技术素质。为了使职工尽快适应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工区领导干部纷纷当起了“师傅”。副区长杨明信有着34年的轨道运输经验,在井下总带着钉道班的职工讲解什么情况下轨道容易断裂,断裂后如何对接、加固;如何检查采区下山和运输大巷内轨道超宽或超窄,在他的传帮带中,钉道班的技术素质显著提高,班长夏庆新以娴熟的实践技术被矿聘为高级技师。副区长郑广平是煤车制造修理出身,每次煤车毁坏他都到现场察看并找到问题的症结。今年3月份,矸子山翻斗车车轴发生弯曲,郑广平冒着大雪,带领煤车班职工爬上山顶与他们一起分析车轴弯曲的原因,由于车轴受力不均,导致前后轴磨损不一,郑广平要求煤车班每两个月对前后车轴进行一次调整,这样每个翻斗车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一倍。
为了鼓励职工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技术,工区对所有参加学习职工一律大开“绿灯”,凡学习需要占用工作时间的可享受公假,凡因学习需要调整班次的一律调整。今年来,工区共有100余名职工参加了各类技术培训,5名职工取得了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证,20余名职工取得中级工证书,20名职工取得大中专毕业证书,1名班长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他们将为运搬工区这个大家庭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