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煤矿“三大害” 乐为党旗添光彩 |
|||
——记枣庄市优秀共产党员、枣矿集团柴里煤矿高风亮 |
|||
煤炭资讯网 | 2009-6-10 20:21:52人物展示 | ||
煤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作业地点在井下,时刻都受到矿尘、瓦斯、顶板、火灾、透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矿尘、瓦斯、火灾“三大害”不仅危害后果特别严重,而且难以治理,如果管理稍微放松,就有可能酿成事故,而且大多数是群伤群亡的重特大事故,许多人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共产党员、枣矿集团柴里煤矿通防副总工程师高风亮却乐此不疲,二十年如一日不计个人得失,潜心研究、执着治理“三大害”。 与其他矿井相比,柴里煤矿“三大害”的治理尤为困难。这是一个有着45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不仅矿井通风系统十分复杂,而且煤炭自然发火异常频繁,是全省乃至全国自然发火较为严重的矿井之一,同时,煤尘爆炸指数较高,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煤尘爆炸事故。 “血不能再流,悲剧决不能重演。否则,咱真没脸再戴这枚党徽啊!”接任通防副总工程师伊始,在专业干部大会上,他抚着胸前鲜红的党徽发出了这样的誓言。随后,他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刀阔斧推进矿井“一通三防”(一通指矿井通风;三防指瓦斯、矿尘、矿井火灾的防治)创新,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彻底降伏了该矿“三大害”,创造了连续11年不发火、不封面的优异成绩,创出了建矿以来“一通三防”专业安全生产最好水平,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一通三防”、降伏煤矿“三大害”的成功之路。 由于该矿开采时间长,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自燃发火周期短,煤炭自然发火形势严峻,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一通三防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困难,他深知自身担子的重量。为全面提升矿井通防管理水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经过多次现场考察和对整体通防工作的系统思考,结合矿井实际,他组织制定并亲自督导实施了《煤矿自燃火灾防治措施》、《通防管理工作意见》等十余项标准化管理制度。在矿井通防基础工作管理方面,一是他狠抓了瓦斯管理,建立健全了智能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加强了瓦斯员业务技术培训和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二是他强化了采空区密闭管理,对老采空区密闭采取喷浆堵漏措施,减少了采空区漏风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涌出,确保了安全生产;三是他坚持组织开展了每周一次的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组织了整改闭合;四是他认真落实了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实施了“无尘工作面”创建考核,强化了捕尘帘、煤体注水、自动化喷雾、远程喷雾、风水联动喷雾、自动旋转喷雾等综合防尘设施的使用;五是为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和《山东省一通三防实施管理细则》,他克服资金紧张,缺乏技术人员等困难,通过积极调动,2007年11月份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实施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及时完成了KJ90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上齐了甲烷、温度、一氧化碳、粉尘、风速、风门开关、馈电、局扇开停等各类传感器,并一次性通过了鲁南安全监察分局、集团公司组织的联合检查验收。 此外,他还进一步深化了质量标准化高标准创建工作,先后高标准创建了东异七采区一条线、234集轨一条线、232集轨一条线、236一条线,并多次成功承办了集团公司通防专业现场会,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 针对该矿严峻的防灭火形势,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亲自制订了科学的防火技术方案,成立了四个防火责任组,实行了分片管理,并与柴里煤矿签定了防灭火军令状,向矿党政立誓,保证不因发火停头封面。为此,他把誓言的压力化作强有力的行动,亲自组织人员深入井下现场检查各采面防火情况,有针对性的制订防火方案,在防火上抓时机、争主动,在抓好常规防灭火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与国内科研机构院校合作,研究应用了大量的防灭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他主持开展了多功能注浆系统研究,利用黄土,实现了高浓度浆液的制备及管路输送,不仅提高了灌浆效率和防灭火效果,而且节约了大量防灭火资金。2007年10月在治理23604工作面高温隐患时,他亲自带领职工落实防火措施,处理不安全隐患,多次加班延点达10个多小时,有一天连下3次井,为该工作面顺利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采用创新技术,消除了23606、23604、23607、23608、23610等多个区段的高温点,节约防灭火投入500余万元,为柴里煤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他和通防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该矿不仅创造了连续11年不发火不封面的好成绩,同时,进一步稳定了老火区,还超前消除了新开采工作面的自燃发火隐患,开创了易燃煤层防火工作的新局面。 为解决通防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他还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截止到目前完成创新课题项目近60项,其中《柴里煤矿防灭火新技术研究》通过了国内专家鉴定,他个人获得山东煤炭协会科技进步奖,在山东省“一通三防”示范矿井建设中被省安监局评为优秀工作者。2007年组织实施了《采空区大面积漏风测定》和《井下主要风门监测、监控研究》,又成功组织了23602工作面大调采防自燃发火工程。面对通防工作的新形势,他积极创新,组织研发了《自旋、对旋系列喷雾》、《风水联动喷雾》、《防尘水反冲式多级过滤装置》等三个专利项目。 由于矿井“一通三防”措施卓有成效,该矿连续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一通三防”示范化矿井。与此同时,高风亮也被评为山东省“一通三防”示范矿井建设优秀工作者,2006年他获得“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通风队长”称号,2007年被柴里煤矿评为劳动模范、十佳公仆、廉洁勤政好干部;2007年荣膺“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被中共枣庄市委授予 “枣庄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面对过去的成绩和荣誉,高风亮十分淡然,他经常说“对于一个党员干部来讲,荣誉,仅仅是昨天的证明,明天则必须是今天的传承”。 此时此刻,他正一如既往地努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