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云;从矿区拣选队 “黑牡丹”到“种花大王” |
|||
煤炭资讯网 | 2009-5-28 19:42:51人物展示 | ||
作者单位:山东兖矿集团北宿矿宣传科
刘巧云是山东兖矿集团北宿矿皮带工区拣选队的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下岗后不等不靠自谋职业,从开花店卖花逐步发展到种植花卉,成为了矿区、市区名符其实的“种花大王”,用勤劳和智慧实现了自己创业梦想。 在矿区,拣选队的女工们被亲切的誉为“黑牡丹”,刘巧云就是这样一支在拣选队兢兢业业的工作了多年“黑牡丹”, 1998年一向好强,一心想自己闯闯的的刘巧云自愿下岗。一时间家庭经济状况很是紧张。为了养家糊口,她打过工,干过多种生意,生意有赔有赚。 刘巧云告诉笔者“有一次与朋友上北京办事,发现鲜花店很多,效益也不错,在邹城市区、兖州矿区没见有人做是一个空白点,我和家里人慎重商量后决定开家鲜花店。”。说干就干2005年,她在开办了腾飞鲜花店。对于这个偏远小城来说,卖鲜花还是个新鲜事物,当时她店里的鲜花全部从外地购进,为了打开市场,虽然只加了一些运费,薄利销售,但消费者仍嫌价格高不能接受,这样一年多下来,利润微薄。于是刘巧云想光从外面进花不行,还必须得有自己的花卉基地,自己从种到卖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006年,她投资数万多元在北宿镇承租了100亩土地,建起了花卉大棚,从昆明等地,引进了玫瑰、康乃馨、百合等花卉,聘请了几位下岗职工和当地农民开始种植鲜花。当然,刘巧云种花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技术不过关她没有少吃苦。为此,她经常到云南等地向别人学习种植技术,杭州、上海等地举办相关的培训班,她也去学习。为了能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她还订了很多专业的报纸杂志,而且每期都认真阅读。经过不懈地努力,她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几年来,刘巧云建立了花卉种植基地100多亩,花卉大棚50多个,先后从南方引进多年生花卉品种100多种。通过引种花卉自产自销,花店鲜花价格降低了,购买鲜花人多了,效益也成倍增长,现在鲜花批发商络绎不绝。 为了延长花卉苗木产业链条,刘巧云又独辟蹊径,正在开发建设设 “花市旅游”项目,即在花卉苗木基地硬化观光小道,建立花卉式饭庄,将有特色的花卉、盆景摆放在餐厅外,一场别具特色的“花市宴”即将新鲜出炉。她还计划增设垂钓等休闲项目。刘巧云说:“这种融赏花、饮食、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方式既让市民乐趣无穷,又解决了矿区和周边农村的就业问题,我觉得很有意义。”目前,刘巧云又在北宿镇租赁土地380亩准备打造鲁西南最大的鲜花生产、批发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