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迸溅出的荣耀 |
|||
——记周源山煤矿文明职工标兵机电厂电氧焊工王成国 |
|||
煤炭资讯网 | 2009-5-19 19:58:04人物展示 | ||
“电弧花开千万朵,朵朵花开结成果”。5月30日,周源山煤矿召开全矿文明职工标兵表彰大会。有一位戴着眼镜,镜片上布满细小斑点的同志,他就是机电厂焊工王成国。 号称“焊工王”的王成国出生于六十年代,是一名高级电氧焊工,机电厂铆焊班班长。从事焊工工艺二十三年,他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自参加工作一来一直脚踏实地,真诚做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他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刻苦钻研高新技术;及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遇到紧急任务时他总是身先士卒,带领作业人员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任务。
在2008年那场史无前例的冰灾中,矿井面临被水淹没的危险,抗灾保矿急需制作几个大型的能移动的水泵机座,机座必须稳定耐用,随时随地就能安装使用,在周源山煤矿,这种机座还从未用过,只是在临时抢险救灾中才急需采用,一些技术指标无据可查,可靠性只能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矿里自己所熟悉的机电厂没电,他带领班里的另一位同事在唐煤公司机厂连续奋斗两天两晚,终于赶制出来了。回来后又继续投入到井筒吊篮、管路配件等的任务中,一直坚持工作了十二天,直到抢险救灾工作任务完成后才回家休息。
在周源山煤矿开展的“拧毛巾、降成本、增效益”活动中,机电厂积极响应。铆焊班是降成本最有潜力可挖的班组,稍不注意配件制作成本就增加许多。他在制作配件时合理利用原材料和边角余料,在边角材料未使用完之前时绝不使用原材料,他总是与班里的同事认真看图纸、找材料,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材料,做到绝不浪费。一次在制作完四寸法兰盘后,他把中间的割下的小铁板全部收起来放进箱里,过了几天分工时他看到制作另一种配件正好可以利用那些小铁板时,他要求班里的同事不要嫌麻烦,就用那些材料加工,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控制了制造成本。
安全工作是他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班里,然后就是对班里的电氧焊设备和行车进行安全检查,用他的话说“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的重要,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我每天提前几分钟到达厂里,利用这几分钟在班里进行一次巡查,查看有无安全隐患,这样大家上班来做事时我也就放心了,电氧焊工长期与火打交道,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作业时承受的除了辛苦之外还有火的煎熬,王成国总是密切注意班里其它成员的精神状态,发现有过度疲劳的人员,马上叫其休息,自己却主动补上去工作。
在王成国担任班长以来,铆焊班没有发生过一起工伤,文明生产、配件加工质量全部达标。“焊工王”的美称也从此传开,电弧的火花伴随着他青春的每一天,溅开的一朵朵的电弧花包含着多少汗水,也结出了丰硕成果,王成国年年评为技术能手,今年又评为文明职工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