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煤电联营方可家和万事兴

煤炭资讯网 2009-5-14 9:40:40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新闻

煤电联营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启动,当时国内诸多电力企业陆续宣布参股煤炭企业,或者与煤炭企业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勘探开发煤炭资源。到2005年上半年,煤电联营进入一个高潮期,多家电力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在当时相继发布了关于煤电联营的相关公告。但是这种合作当时并不被业内人士所看好,因为发电企业并未积极介入煤炭企业的生产运营,只是希望能以股东身份用较低价格购入电煤,这种煤电合作关系并不是很紧密,且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煤电联营。

  到了2008年,煤电联营就动了真格的。因为再不进行深层次的以资本为纽带的实质性合作,火电企业可能难以为继,进一步下去将可能伤害中国经济。

  作为一种合作关系,煤电联营的结果应该是合作双方都能从中受益。由于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都是周期性行业,所以这种联营应该是一种互利的关系,双方可以互补,使得业绩保持稳定。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与煤炭企业合作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仅仅产生当期盈利,而是注重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能够保证煤炭的长期稳定供应,还可以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因如此,目前率先进行联营的都是大的电力公司与大的煤炭集团,合作双方寻求的也正是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事实上,自2004年以来,五大电力集团基本都在和煤炭企业开展煤炭资源的开采合作,如中电投与霍煤集团、大唐与大同煤矿集团、国电与大同煤矿集团、华能与平顶山煤矿集团、华电国际与华电煤业,等等。而如今这些企业已经逐渐地把煤电联营由过去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比如中电投旗下的露天煤业已经完成上市,这说明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的合作方式正在改变,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的渗透也更为彻底。

  如果说,最初的联营是迫于价格压力的无奈之举,那么如今,煤电联营更大的意义则在于,这种模式打破了煤与电这两个行业之间的界限,从最初为了抵御价格过快上涨的风险,上升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互为链接,在资金、原料、物流和终端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上都联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的确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升级和跨越。从联营的模式和效果来看,尽管各有千秋,但是从企业寻求合作的热情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坑口电站、建设大型煤电基地来看,这种联营的未来值得期待。

  华能伊敏煤电项目运营的成功经验证明,煤电联营可以在更高层次和水准上建设新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企业,可以形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中电投所尝试的煤电路港一体化的联营模式,加大了煤电联营的空间,延伸了上下游产业链条,为进一步发展拓宽了空间,受益最大的还是发电这一主业,而主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尽管竞争是不变的市场法则,但若演变成难以调和的“顶牛”,就已经失去竞争的实质意义,变成了一种扭曲的“对抗”关系。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煤电联营的尝试已经证明,与其僵持下去,不如退而求其“和”,尝试合作、磨合最终达到和谐。中国人讲究“和”,如果把这个“和”字引入到市场竞争中,就要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就是融合与和谐,竞争在这里代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非相互残杀,既损人,又不利己。况且,市场经济本身既讲竞争,又重合作。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树立竞合的理念。

  在产业链上,煤电是“唇齿相依”的两个行业,特别是在以火电为主的我国,这两个行业的关联度很高,“十一五”期间的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无疑将为煤电联营这个趋势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更多实现的可能性。在今天,煤电两个行业最需要的就是从“唇齿相依”再到“骨肉相连”,从“合”到“和”,以联营作为突破口,实现发展的超越。这种超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需要一种更高的市场境界,需要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最终到达“和”的彼岸。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编 辑:兰天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