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芝: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
|||
对东坡煤矿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调查与思考 |
|||
煤炭资讯网 | 2009-5-11 11:22:02论文、言论 | ||
东坡矿宣传部:王金芝 东坡煤矿1970年简易投产,设计年产45万吨。80年代以来,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改扩建,年产能力逐步提升为90万吨、100万吨,最终达到了现在的105万吨。该矿现有职工2281人。其中,干部240人,党员545人,团员226人,专业技术人员144人。在1997年首次盈利的基础上,年年完成安全生产指标,职工收入逐年递增,先后被评为全煤系统文明煤矿、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单位等,涌现出了全国十杰工人张彦生、全国优秀区队长宁志峰等一大批先进人物,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调查该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情况,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他们一以贯之的战略主线,全方位地尊重人、关心人、凝聚人、爱护人、发展人,打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了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确保双向沟通。 东坡煤矿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全面推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矿党政认为:职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最具进取力和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灵活方式方法,开辟多种途径,确保与职工的双向沟通、双向了解与双向信任,使职工感到企业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自觉主动提高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富有献身精神的状态,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2008年,采一区工作面安装了顶板监测系统,锅炉房安装了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监测系统、锅炉智能监测系统,主扇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综采工作面及锚杆支护巷道安装了顶板压力及顶板离层监测系统,选运区进行了皮带改造安装工程。还构建洗选煤工艺流程,形成了12篇理论创新论文,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打造团队精神。 该矿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一条就是看其是否具有与企业一致的人本理念和发展理念,努力把具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职工选拔任用到管理岗位上,追求人职匹配,实现大统一。学院毕业生吴刚,从一般科员到生产科长,再到副总,始终坚持人本管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使科员具有了较高的团队精神,而且使部门与个人都成为局矿先进,打造了一支团结奋进的战斗型团队。另外,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激发职工爱企如家的责任感;设立攻关项目,成立项目攻关小组,使攻关成员在“不辱使命”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中,努力施展聪明才智,自觉团结合作,千方百计取得成功,分享集体攻关的成绩和荣誉,进一步提升团队意识,强化团队精神;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使职工换位思考,增进了解,互相体谅,主动欣赏他人,帮助他人,强化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赢得了岗位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丰收,多次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单位。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根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制定各种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以岗定人、以职定责、以责定资的工作责任制,月月考评,奖罚兑现,维护职工应得利益,保证了职工工作能力与工资福利的同步协调增长,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职工的满意率,让职工把自己看成了企业共同体的一员。 其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激励职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多年来,矿井坚持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增产增收、节约创效活动,形成了品牌特色,激发了职工立足岗位多奉献的工作主动性;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交友帮扶活动,全面关爱职工,真心对待职工,使职工倍受感动,自我鞭策,努力工作;开展岗位练兵、大比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激励职工献身企业、奉献企业、实现价值,与企业同命运、共进退。 最后,实行各种激励政策,及时表彰奖励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有突出贡献者。让他们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名,光荣磅上有照,受尊重,得实惠。激励全矿以他们为标尺,闪现亮点,实现价值,在推进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的完美进步。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职工素质是人本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涉及的主要内容。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推进人本理念的重中之重。东坡矿不断强化对职工的素质培训、业绩考评、选拔任用,实现了职工素质大提高,推动了企业发展上台阶。今年,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办法,“量身定做”岗位4E工作标准,月月考评兑现到工资,追求队伍素质的整体飞跃,涌现出了全国性优秀区队长宁志峰、集团公司劳模刘征、矿务局劳模惠武功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实力。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东坡矿拥有了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跻身于省、市、国家级先进行列之中,稳立铜川局支柱矿井行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1、亲情化教育不够灵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重在感化人、凝聚人、发展人,挖掘潜能,发挥作用,全面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投入到企业的科学发展之中。纵观东坡煤矿实际,虽然实施了亲情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作用,但距离预期效果,还有一定距离。 2、农合工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体制、机制以及煤矿企业现实情况,大批农合工进入生产一线。而他们,主要来源于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融入矿井人员队伍后,受农村生活方式影响,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和具体业务的承受能力相对欠缺,对矿井追求科学发展形成了阻碍。 3、精细化管理还不到位。目前,东坡煤矿正在运行循环闭合式精细化管理模式,由标准、考核、评定体系构成,月月考评兑现。但是,这种考评还没有具体到企业的每一个人,总体系的子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修订,精细程度还不到位,管理上仍然难以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 4、采掘接续还有空档。年初以来,东坡煤矿地质变化面积较大,原煤生产处于困境。虽然属于客观原因,但也曝露出采掘接续紧张的实际。如果接续条件优厚,就可以有选择地异地开采,将变化带与煤层带结合起来、交叉开采,缓解生产困境。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进一步施行人本理念,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整顿。 第一,强化亲情化教育效果。分析东坡煤矿亲情化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在于方法单一,基本沿袭扶贫送温暖、开展捐款活动、举办亲情演讲等方式,没有真正引发员工的“亲情感受”,很难有“亲情反应”和“亲情共鸣”。所以,要开辟方法途径,在员工急需解决的热难点问题上动脑筋,想办法,真正为员工排忧解难,增进情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去年进行的家属区集中供暖工程,启动阶段不受欢迎,误解很多。矿党政一心一意为员工着想,克服各种困难,变通工程运作过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赢得了理解、支持与称赞,在职工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问题在于,这样的事例不仅需要矿党政去做,更需要每一名企业干部去做。只有弘扬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的作风,树立聚精会神为民解忧难的意识,才能把亲情化教育做到实处,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第二,加大农合工管理力度。要严格农合工招收程序,认真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同时,建立农合工跟踪管理机制,让综合素质较强的老工人与之结成包保对子,确定教培科管理干部的考核职责,定期进行综合素质考评,实行包保对子同奖同罚。对于表现较好的,要注重培养,多方关爱,创造使其学习成才的好途径,重用到重要岗位上去。对于表现较差的,及时教育,正面引导,视其实际表现,进行合理的、教育、处罚。对于不思进取、违规乱纪、屡教不改的,开除不用,强力加大农合工管理力度,为企业追求科学发展打好人力资源基础。 第三,完善精细化管理模式。管不厌精,理不厌细,精细化管理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已成为一种理念、一种做事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成功运用于现代企业之中,为成功企业打开了科学发展之门,也成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从调查情况来看,东坡煤矿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速度、力度、与质量都不到位,必须在“深入”上面狠下功夫。尤其要深入宣传精细化管理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关系,深入了解精细化管理的误区与陷阱,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结合本土文化特色,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办法和运行体系,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与日常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文化,最终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加速器,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提升矿井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营管理工作,抑或是采掘接续、安全生产等,都离不开“科技”二字。因此,要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理念,积极吸纳、培养、重用专业技术人才,长期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五小革新”活动。要鼓励技术骨干研究理论,结合实际,撰写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深入探索科技创新的好方法、好途径与好成效,以理路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印证理论创新,切实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总之,东坡煤矿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直面问题,合理对策,应对变化,才能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跨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成长为具有东坡品牌的强势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