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曹东风:钻井“钻”出一支支歌

记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劳动模范、豫中公司快钻分公司经理曹东风

煤炭资讯网 2009-4-8 15:36:24人物展示
本网通讯员 王伟灿

曹东风,今年37岁,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快速钻井分公司经理。年轻、睿智的曹东风带领分公司干部职工克艰攻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工程,创造了多项全省第一、全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曲曲开拓奋进的辉煌华章。


冻结井施工是在煤矿建井过程中穿过深厚表土层,使井筒周围形成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冻结井壁。而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在半径10米的圆圈上施工100多口井,垂直度要求相当高,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报废工程。2005年,一向精干、睿智的曹东风带领队伍开始了许昌泉店、赵固一井冻结井项目的施工。当时,此类钻井项目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就是在全省同行业也是第一次。面对挑战,他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研究了工程设计,制定出了科学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为了确保工程的垂直度,施工中,采取了“一二三”的质量管理办法。即:用一个扶正器进行井径垂直维护;每天召开两次施工质量 “碰头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班三次进行井径测斜,并在钻井参数、操作规程方面制定了合理的技术参数,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许昌泉店、焦作一矿冻结井工程都处于河床地带,一个是100多米的卵石层,一个是50多米的流砂层,给施工造成了重重困难。在许昌泉店冻结井工程施工中,100多米的卵石层造成井内坍塌严重,生产效率低下,曹东风积极采用了加稠泥浆、投掷泥球等办法对井壁进行加固,两天后,井内坍塌现象终于被制服了,生产也慢慢走上了正常轨道。也许命运有意要考验曹东风的能力。在随后的施工中,井径却又出现了严重超斜。曹东风知道井径超斜意味着什么,于是,他多次召开诸葛亮会议研究对策,他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大胆提出采用“钻塔正推反垫”的方法进行纠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这种方法已投入生产便产生了明显效果,在施工中,井径超斜被一点一点被纠正过来了。工程竣工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甲方设计标准。由于这种方法纠斜效果非常好,受到了甲方的高度称赞,并在各个施工井队中进行了推广。在泉店项目施工中,他们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井68口,钻探工作量17000米,施工效率遥遥领先于兄弟井队。


2006年10月,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安徽淮南煤业集团丁集煤矿瓦斯抽排井的胜利竣工引起了全国同行业的关注。然而,身为该项目负责人的曹东风为完成这项工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该井设计井深851米,井径1100毫米,套管总重量335吨,其设计之深、井径之大、套管之重、施工难度之大堪称“亚洲第一井”。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完成这一艰巨工程,3月1日,“亚洲第一井”开钻后,曹东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从设计方案到技术措施,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合理安排和部署。

大口径钻井施工,安全生产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为此,曹东风建立健全了项目部、井队、班组安全网络。建立了安全例会制度,每天及时通报、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同时,充分利用生产技术分析会、小班进出班会等形式加强安全培训,牢固树立职工安全意识,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和死角。在瓦斯抽排井施工中,由于表土层厚达500余米,泥浆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坍塌,为了确保井壁的稳定性,曹东风根据地层情况,认真分析,仔细观察,调制出了性能好的优质泥浆,确保了孔内安全。

6月初,钻孔终于钻穿了表土层,准备下套管了。由于第一路套管重达135吨,而设备提升能力仅为80吨左右。曹东风和大家并肩作战,一方面对钻塔地基进行加固,另一方面对套管重量与钻塔承载能力进行反复论证、并在下管工艺上寻找突破口,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能减轻套管近50吨的水泥塞下管工艺,破解了套管重量远远超出钻塔承载能力的难题。随着一根根套管的下入,钻机承载能力越来越重了,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的曹东风始终守在在机台前,一边注视着钻塔,观察着天轮,一边注视着拉力表的变化,叮嘱着班长:“注意,慢点!”一天、两天、三天,经过72小时的共同努力,第一次下套管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0月,又一次更具挑战性的终孔下套管打响了。这一次所下管重量达200吨,于是,曹东风和工程技术人员从浮力数据采集到每一道工序认真分析、仔细核对,并结合上次下套管的经验,重新对水泥浮力塞进行改进,使其负重能力达到了80吨以上。并且又研制出了对接扶正器,保证了套管的垂直度。在下套管中,曹东风吃住在现场,昼夜指挥,三天三夜没睡一个囫囵觉,严把质量关。经过126小时紧张工作,第二路套管终于安全顺利地下入预定位置。备受关注的“亚洲第一井”圆满竣工了,消息传来,上下欢腾。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发来了嘉奖令,并将省煤炭安全生产会议安排在了淮南召开,全省120余名代表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习。


2007年6月,豫中公司相继引进了两台车载钻机,曹东风又担当起了“司机”的重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台设备投入生产后,由于职工们对德国宝峨车载钻机操作不熟悉,一度影响了生产效率。为此,曹东风因地制宜采取了“一带一”的培训方式,即一个有经验的师傅指导一个徒弟,从机械原理、机械性能、操作要领等方面进行示范指导、而且每次讲完后还要让新手们亲自操作一番,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职工们的记忆力和实际操作本领。同时,曹东风还结合职工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唐星月、刘宏对工作认真负责,将他们提拔为地质员后,整理出的地质资料多次受到业主称赞;一向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孙文国,被提拔为副机长后,积极协助井队长抓好生产管理,带领职工一次次完成了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由于管理到位,措施得力,职工们很快熟悉和掌握了这台设备,顺利的进入了角色。

车载钻机作为当今世界先进的钻探设备,其灵活机动的性能是其他钻探设备所不能比的。为了充分发挥该设备的最大潜能,曹东风又在其机动性和灵活性方面做起了文章。煤层气井一开固井后都有两天的凝固时间,当第一口井一开固井后,他就带领职工们开始了下一口井的一开钻进。就这样,在两天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三口井的一开施工任务,然后再返回来进行第一井二开施工。由于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工程施工周期,职工们亲切的把这种工作法称之为 “不间断作业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施工,曹东风认为车载钻机有待创新的地方还很多,如果能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这台世界先进钻探设备定会如虎添翼。于是,他又开始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工作。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先后引进了空气潜孔锤钻井工艺、高压冲击器和高压洗泵等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晋城蓝焰公司施工SJ--12煤层气井中,由于该地区为开孔见山,他们运用空气潜孔锤钻井工艺施工,45米的表土层,仅用3个小时就成功穿越了,较普通钻井速度提高了24倍,这口530米煤层气井仅用了30个小时就顺利竣工。

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空气钻井也暴露出了弊端。由于车载钻机没有防尘设施,空气钻井中吹出来的粉尘的漫天横飞。“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堵住粉尘!”于是,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曹东风又开始了井口防尘装置的研制,他在井台前不停观察,细心的琢磨,不断丈量,绘制草图,积极对防尘装置进行设计,几天后,一种防止粉尘喷泄的装置便设计出来了,投入使用后,有效地解决了粉尘弥漫的问题,从而保护周边施工环境和职工们身心健康。车载钻机的优质高效引起了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广泛关注,局长翦保平在现场观看后,高兴的说:“以前打钻是论米的,现在打钻是论根啊!”

一路风雨一路歌。曹东风带领两台车载钻机职工们现已完成80口煤层气井,创产值2000万元。目前,曹东风又满怀豪情向着煤层气钻井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




本网通讯员:王伟灿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