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追忆:创业前奏曲 |
|||
煤炭资讯网 | 2009-4-30 7:54:32通讯特写 | ||
“风餐露宿占天斗地六载艰辛迎来矿井移交,厉兵秣马艰苦创业一张白纸誓最美图画。” 这是1989年10月,冀中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金牛股份公司葛泉矿移交时,悬挂于煤仓之上的巨幅对联。它以形象的笔墨,生动地描述了该矿筹备过程中艰苦岁月;以昂奋的语言,激越的旋律表达了葛煤人在新矿建设中的雄心和斗志。 1984年9月18日,十几名共产党员以开天僻地的宏大气慨,在位于大沙河南岸的矿井口组成了新矿筹备处。没有住房、没有电话,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工作器皿、生活必需,他们租住于农村徒步往返。雨来了,风起了,霜打雪欺,汗水满身泥满脚,以多少甘苦谱成了昂奋的创业旋律! 如果是镜头,可触目而见赤日炎炎,树叶半卷,工业广场上汽车的嗽叭声与人们的号子声撞击成一中宏美的乐章。在音符的跳跃中,一群光膀赤臂的汉子们甩汗珠,抖精神,握钢钎,拽麻绳,力拔山兮气盖世,把数千吨的工字钢卸下又码齐。 如果是镜头,还可以看到:秋风飒飒,落叶翻坠,如山的铸铁管堆满广场,还是那帮年少年迈或正值中年的汉子们,提漆桶,握漆拴,细心地油漆着粗大的管子。风吹沙起,烟尘弥漫,各色漆花开在脸上衣服如同迷彩服,每个人都是色彩斑斓。 如果是镜头,也能够看到:风啸白霜,雪飞寒气,在工业广场通往生活区的两千米路旁,又是那群忘我的汗子,和民工们一起挥锹舞镐甩汗珠,揭三尺冻土挖掘水沟。虎口被震裂,鲜血又凝结,数百根庞大的管子被运来、接好又埋上之后,为护路基,他们又抬夯砸土,砸出了一条放心的线路。 如果是镜头,还可以听到一次次重复的画外音:1984~1986年,由于压缩基建投资,矿井经济捉襟见肘,工程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困难境地,是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以心血和汗水减少着一笔笔资金的支出。 1986年,他们从邢煤和显煤运进木材64立方米制办公用品,装卸、破板,送到几十里外完成制作后,再拉回矿区抬到生活区楼上的临时仓库。酷暑似笼汗如流,是他们靠一双大手两只肩,为企业节省了上万元资金。 为了给投产准备充足的工装,他们有现成的不用却买来劳动布自己制作,处党委领导请人用硬纸板制成标准的规格,并亲自主刀,将5000米布匹一剪剪裁出,让家属闫包小包地背回家去完成制作。 1987年,上级拔来的毕业生陆续到达,队伍发展到30多人。队伍的新龄化又给工作带来了困难。为锻炼队伍,也为给矿井的未来培养人才,他们又主动承担了1120面的设计任务。三九严冬,新建的办公楼一无暖气,二无炉灶。脚冻烂了,手冻伤了,仍以顽强的斗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为在土建、矿建和技术实践上积累经验,他们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办起了夜校。没有老师,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们便亲自执教。白天,他们在零下几度的严寒里监护施工,夜晚又挑灯学习孜孜不倦,从而使1.1万米井巷、666.9米井筒、54547平方米基建,及52项机电安装、1.8万米输电线路架设和9近万米窄轨铁路铺设都以较高的质量得以完成。其中,主井开凿后,仅10个月便以部优工程圆满竣工,并获得了金奖。1987年副井架安装,他们又极时发现了锈蚀严重、撑力减弱等缺陷,几次驱车到设计院奔波,并终于使施工单位更换了材质。 时光荏,这些事转眼已过去近20年了。葛泉矿也已由一井一面扩展成两井多面,取得了实质性发展。装备现代化、住宿公寓化、办公信息化、生活营养化,更是在多方面体现了发展。但他们在脚印上留下的片片芳草却依然如交响诗响彻在矿区,激励着后人。 工作精益求精,执行严格到位。这是老一辈葛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葛泉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座。也正是我们有了这样的财富、这样的基础,我们才具有了创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拼搏精神,才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创造出“1521”、“下组煤开采”等一个又一个领先国际的全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