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海:带领钢铁队伍创佳绩 |
|||
煤炭资讯网 | 2009-4-27 22:46:10人物展示 | ||
人物小传 孙培海,35岁,龙矿集团北皂煤矿掘进二区206队大班长。1994年入矿当上一名普通的掘进工人,6个月后升任班组长,2003年被推选为206队大班长,2008年,被评为龙矿集团劳动模范,并先后三次荣获北皂煤矿“安全标兵”称号。 身先士卒的大班长 说起孙培海在工作中敢为人先、身先士卒,熟悉他的人总能说出一串故事来。 有一年冬天,孙培海带领员工在海域2103运联巷施工。当进尺推进到数百米时,巷道顶板突然出现淋水,且水势较大,情况十分紧急。孙培海当机立断:“护住顶板,赶紧排水。”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工具冲到最前面,冒着顶板随时可能冒落的危险,打实穿楔子,刹紧煤帮巷顶。而此时的孙培海满脸、满身全是泥浆和煤屑,早已看不出了模样。他和员工经过数小时的紧张奋战,终于排除了险情,保证了工程的正常循环。 “不管多重的任务,不管脏活、累活,孙队长从来都是领在前、干在前,这是最让我们员工佩服和感动的。”员工李斌在谈到孙培海时这样说道。2008年5月,206队担负海域皮带井清理斜巷、海域皮带暗斜井等地点的返修任务。特别在海域皮带井固定皮带下返修底拱时,为了保护巷道内的皮带和管线,施工中禁止放炮。 为此,孙培海就带领员工使用风镐扩刷,扩刷下来的矸石全部人工装袋,然后上皮带,在海域轨道暗斜井1号眼从皮带上卸下后再装矿车。不仅如此,返修所用的钢棚、沙灰等大型材料,以及撤下的旧钢棚全部需要人工搬运,搬运距离长达2000多米,由于巷道空间狭窄,员工工作起来劳动强度大,施工进度缓慢。困难面前,孙培海再一次选择了“靠前”。他与员工一道风镐扩刷,与员工一起运送物料,在现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一个班下来手上和腿上经常被碰得红肿一片。员工们都劝他少干点,而他总是说:“你们在这里埋头苦干,我也不能落在后面。” “务实肯干、吃苦耐劳”是掘进二区区长邹德昕对孙培海的评价,而这简单的八个字也恰恰道出了孙培海身上最闪光的特质。 敢打硬仗的钢铁团队 危急时刻抢在前,脏活累活干在前,孙培海和员工一起攻坚克难,奋勇向前,用无声的行动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的钢铁队伍。 2007年冬天,206队奉命调入回风井索道进行施工。而此时的施工现场环境非常恶劣:22度的下山让员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绊倒;从迎头下来的淋水把工作面弄得泥泞不堪,人走在上面半天拔不出脚来;加之顶板易碎,给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孙培海和他的队伍二话没说,迎接挑战。刚开始治理淋水期间,一个班下来,员工个个被泥水弄得像个“泥猴”,衣服也湿透了,干活时不觉得,一升井他们就被冻得瑟瑟发抖,但员工们从未因此有过一句怨言,因为他们知道,条件就是这样,只有扎实苦干,完成任务,才能不辜负矿上对他们的信任。淋水治住后,孙培海又带领队伍控制顶板。三天后,206队就成功解决了淋水和顶板两大难题,顺利实现了正规循环,第一个月就创出了进尺45米的好成绩。 去年6月份,北皂煤矿把建矿以来第一个采用上仓口提升矸石和物料的煤仓——H2106海域分流系统煤仓施工任务交给了206队。面对施工经验少,施工难度大,钻孔塌落堵塞严重,支护工艺复杂等一系列困难,孙培海带领全队员工严格按措施要求施工,对吊桶提升稳固、圈梁的加固、天轮的固定、人员上下煤仓的行为、慢速绞车司机人选等每班都进行严格要求和细致检查,确保施工安全。从施工的第一天起,孙培海就天天靠着现场,盯在仓中,每个班上下煤仓多达十几个来回,施工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他都烂熟于心,带领员工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最终用时1个月圆满完成任务,为H2106工作面投产赢得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