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国殇:难以忘怀的记忆-------

参加煤炭资讯网地震灾区周年祭采访活动见闻

煤炭资讯网 2009-4-26 14:41:12通讯特写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令中国人永远伤痛的日子。这天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横扫了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大半个四川省,地震共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前不久,记者应邀前往四川省成都参加煤炭资讯网地震灾区周年祭采访活动,耳闻目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地震灾区一年来的变化。

4月16日 星期四 多云转阴雨

按照煤炭资讯网的行程安排,早上8点,来自全国煤炭系统的70多名新闻宣传工作者分乘两辆旅游大巴,沿成绵公路,经过3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了德阳受灾最严重的煤炭企业天池煤业集团灾民板房安置点。这是一个有3000余人的安置点,全部为天池煤矿的职工家属。

在板房会议室,煤炭资讯网举行了2008年度优秀通讯员表彰会,会上,特邀了天池煤矿的领导介绍了天池煤矿的受灾情况、灾后重建和复产的情况。回忆起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令人惊心、揪心、痛心的大地震,这位年过半百的矿长一次又一次地声音哽咽。位于汉旺镇的天池煤矿,离震中映秀镇不足30公里,西北方向是受灾严重的青川县,东南方向是震中北川县和都江堰。正是处于地震断裂带上,是地震损失最为严重的国有煤矿,共有数百人遇难,地震使整个矿区道路、办公区域及职工住宅几乎全部毁于一旦。地震一来临,矿领导立即组织了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30余人的矿山救护队,他们2人一组分片以单位、一家一户为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搜救、抢险工作,经过连续几天的奋战,共搜救了200余人,并与当地政府和部队一道,安置受灾职工家属2000余人,去年9月,全部把职工家属3000多人安置住进了活动板房。

在过去的一年,天池煤矿一边职工家属的灾后安置工作,一边又紧锣密鼓地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收到了很多效果。尽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矿区很多帮助,但目前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仍然很大,如职工就业安置问题、职工家属永久居住问题、灾后重建资金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在大灾大难面前,天池人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矿党委的领导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有信心、有决心带领职工走出困境克服一切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临近中午,煤炭资讯网采访团又来到了位于德阳汉旺镇,只见汉旺镇的一座四方钟楼的时钟永远定格在14点28分,这是一个令全中国人永远伤痛的时刻。当我们一踏进挂有“德阳市天池集团公司办公区地震遗址”横幅的天池煤矿时,每个人的心情都显得十分沉重:办公楼、工会活动室、职工家属区几乎全部倒塌,成了一片废墟,惨象历历在目。一同陪同我们现场采访的是天池煤业集团政工部的陈静,她眼含泪水地介绍着当时地震时的情况,而她自己正是当时被埋在办公楼废墟下数小时被挖掘抢救过来的其中一员。

此时此刻,我们站在天池集团地震废墟上,想想这场大地震给煤矿、给四川人民带来的伤痛都是无法用更为悲痛的词语来表达了!

下午2点多吃过午饭后,采访团一行又从德阳沿着绵阳的道路向九寨沟方向进发了,两辆大巴经江油、北川等受灾地区,接近天黑时,天空中又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地震的影响,道路还没有完全通畅,有些地段还不时有泥石流出现,车子刚进入平武县,我们的大巴车的车胎突然被扎坏,无奈,只得在平武停下来换胎,这时,利用这点空隙,我和住在路旁的一位羌族妇女聊了起来,她告诉我,在去年的大地震中,平武受灾也十分严重,特别时一些山区,当时有余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多种灾害不断出现,老百姓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严重,给救灾抢险带来了很大困难。然而,经过一年来的灾后自救、重建,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对口支持援建下,灾民们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和改善,使我们坚定了抗震救灾、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半个多小时后,车胎已经换好,晚上8点多,大巴车又沿着漆黑、险峻的山路直奔九寨沟了,由于一路上没有吃饭的地方,所有的人都饿着肚子,至晚上11点多,车子才进入阿坝州九寨沟县,凌晨1点多到达终点站九寨沟,吃上了一顿藏族饭。

4月18日 星期六 晴转阴

四月,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旅游旺季,尽管去年大地震对九寨沟旅游有些影响,但神奇、美丽的九寨沟还是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前来观光旅游的人。煤炭资讯网采访团一行,在九寨沟饱览了令人神奇、向往的九寨风光后,纷纷来到藏族、羌族民俗文化村,与当地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朋友一起进行了文化交流,了解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从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上午10点,采访团一行开始踏上了返回成都的归程,此时,天正下着大雨,车子一路沿着泥泞、险峻的山路,由于下雨,路上不时有泥石流和堵车发生,车子经过九寨沟、平武、北川、江油、绵阳、德阳等地区,只见公路两边隔不远处就有横幅标语写着:加速科学重建,加快科学发展;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一年重建、二年恢复、三年发展;感谢祖国,感谢全国人民等等格外醒目。许多县乡镇地震倒塌的民房遗迹还依稀可见,路旁的帐篷、板房一幢接一幢。然而,令人值得欣慰的是: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灾民们与对口援建单位的同志一道,用自己勤劳得双手重建家园,许多灾民都在废墟上重建起了一撞撞小洋楼。在北川桂溪乡,一位羌族村民对记者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河北保定人民的大力支持!尽管地震使我们失去了亲人,但共产党就是我们的亲人!”

是啊,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虽然离我们远去一年了,但它留给中国人那种永远的伤痛却是刻骨铭心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灾区人民那种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扰、重建家园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图为记者与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天池煤矿女政工干部陈静合影)






本网特约记者: 刘光明 编 辑:云松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