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与时俱进,抓好安全管理 |
|||
煤炭资讯网 | 2009-4-26 2:10:08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荣达公司 人的思想上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搞好安全工作先要从源头抓起,要牢牢抓住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因此,在安全问题上要头脑清醒,正确辨析事故隐患,有效控制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的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一、安全就是生命 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明确安全工作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改革与长远发展问题,影响着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家庭幸福,从而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牢;要不断强化“安全=生命”观念的教育,提倡关心人、爱护人,做到尊重人的生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使干部职工明白安全不仅身系着自己的生命,而且关系着大家甚至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把安全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对待,务必做好,不容失误。 二、树立安全发展观 安全工作不能一劳永逸。作为管理者,要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求新答案,探索新路子,试验新办法,对管理进行创新,探求安全发展的规律,研究事故隐患产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条件、环境、动因。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继承过去被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可行的宝贵经验,又要坚持破除旧的思维定势,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改变过去与改革发展、生产经营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陈规陋习,趋利避害,更好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 三、健康安全“防”字当头 不出事故是安全工作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抓安全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立足源头,超前“预防”,这要求在事故的源头截流,抓小防大,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把事故隐患可能隐匿的、潜在的因素降到最低,树立抓安全生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意识,增强责任心和敬业意识,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抓安全工作如同号脉诊病,只有找准病情方能对症下药,这就需要加强理性思维,准确把握工作的预见性和对问题的敏感性。要紧紧抓住安全预想这个关键点,在提高超前防范意识上下功夫,转变安全管理观念,由重事后管理转变为重事前防范,由重结果考核转变为重作业过程控制,必须坚持运用的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必须坚持运用全过程的监督好保障。始终坚持对安全隐患和问题的不断反思、查找和整改,及时消除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和问题。 四、安全就是效益 安全工作至关重要,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效益是安全工作的落脚点。没有安全作保证,生产必然被动,人心惶惶,如何能够营造保生产、增效益的氛围。也就没有客流和货源,哪来的效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只有确保安全,才能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安全工作抓不好将导致出现大事故,会牵涉到许多精力、财力、物力、人力,就会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安全抓好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不会打乱,正常的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就会创造直接和间接的效益。从这些意义上讲,确保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 五、安全工作主要靠管理 安全工作要突出在管理上,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安全工作是空谈。事故隐患是变化的、发展的,从管理角度看,不可能全部列入控制范围;也有可能在发展中又产生新的现象,生成新的问题。标准和规章制度总是滞后于生产的发展,总有一个适应与完善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判定事故隐患就要凭借实际经验,这一现象是否存在危险,其危险程度如何,是否有可能造成事故。相当的经验积累,丰厚的专业知识,专家型的权威判断。需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精神从理论和实践中获得。抓管理关键在抓责任,为此,必须立标明责,实施分层管理,强化逐级负责。要按照专业、车间、班组三个管理层次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界定,明晰各个管理层次的安全管理责任,将责任变为压力和动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局面,从而调动每一层、每一级、每一名干部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同时,建立逐级考核评价机制,使管理与考核同步。 六、以零事故为目标 安全工作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相对性。安全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是指安全生产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都是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同时,安全生产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产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安全工作的相对性是指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安全,从发展的角度看,事故曲线只能无限趋于零,而不能永远达到零,即事故为零具有相对性。安全的“三性”要求管理者要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管理安全,必须实行全员安全管理,使安全的主体、安全客体、安全环境的可靠性满足安全的要求。 七、安全工作重在落实 安全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如何抓安全,光讲没有用,关键要去做,要扎扎实实地去做,也就是落实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作为管理层者要通过工作检查指导,把安全工作的要求、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和具体岗位,落实到每一位职工,落实到影响安全的各个环节中;作为操作层要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和有关规章制度。安全工作贵在持之以恒,要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摆脱出来,按照“三基”的要求,从基层、基础、基本功抓起,一件一件地抓落实、一步一步地夯基础,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切实抓实抓好。 八、安全依靠科技支持 安全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工作。在安全工作中,科技含量越高,安全把握性就越大。但对干部职工在科技知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抓好安全工作,首先要抓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发挥好三级教育网络的作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做好适应性培训工作,抓好全员日常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同时,要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各类知识性讲座及科技、管理的学习培训工作。安全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必须按照国际安全质量标准要求,完善制度,规范运行,科学管理。 九、适应安全管理的机制变革 这是建立怎样的制度的问题,建立包括适应安全管理的制度的问题。“以人为本,从严治企”是我们的管理理念,这一理念催动着安全管理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安全生产发生着积极的影响。“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用什么人的问题,对管理层、操作层都应有严格的要求。什么样的人都进来,再严的管理制度也是百密一疏,必给工作带来被动,必给安全埋下隐患。提升干部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的“双提升”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突破瓶颈期的有效载体,也将给安全管理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机制变革也会越来越适应安全管理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