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铿锵玫瑰-------- |
|||
记王村煤矿公司运行队技术员肖映玲 |
|||
煤炭资讯网 | 2009-4-18 0:09:26人物展示 | ||
肖映玲,女,1990年7月毕业于陕西煤炭工业学校机电专业,22岁毕业的她没有选择都市的繁华,也没有选择丰厚的利禄,而是毅然而然地选择到澄合这片热土成就自己的事业。无悔地将青春在煤海中绽放,刚一到公司,她就被分配到调度室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见习技术员干起。收入是微薄的,工作是辛苦的。整天奔波在辅助连队的各个角落,无冬长夏,她不叫苦,不喊累。刻苦钻研技术、勤奋学习经验,不懂就问,勤学苦练,很快就从一个学校刚出来的学生娃变成了一个能胜任本职工作的技术骨干。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她很快就被调入机关工作。在这里她将理论知识结合当前实际汇于一体地在工作中运用自如。并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工作经验在任机电科四大机械主管、销售科技术员、运行队技术员时都以科技人才的身份多次出现在特大工程的工作现场,并多次在技术革新中才华出众,工作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具体验证。才华横溢的她再次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并多次被公司(局)评为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进步者,科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工作中她不畏艰难,敢于迎难而上,有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热爱矿山、敬业爱岗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业务是她永不服输的工作理念。 在任机电科四大机械主管时,她经常加班加点为井下绘制了无数生产所需的各类图纸,并自学了计算机有关操作知识及电脑绘图等,特别是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方面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从此,王村煤矿公司巾帼展风采的行列中又多了一个身影。 技改为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在2003年的东风井反风道的再利用项目中,她刻苦钻研,同工友们一起认真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使得此项目成功完成,同时,她个人也因工作出色被公司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11月主井提升装置及卸装载方式的改造,为了这次大型技术改造,公司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以确保此次大型技术改造顺利完工.这次她又以主管领导参与其中,在查看了原来的提升装置后,她尽可能地利用部分时间拟定了一份安全可行的提升方式报告,后经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商议,决定将原同侧装卸式四绳提煤箕斗改为同侧装卸后置式四绳提炼箕斗,首绳悬挂装置采用自动平衡型,杜绝了以往扇形门锁板经常变形,锁钩板锁不住扇形门,扇形门自动打开等现象。随后她又参加了主付绞主电机加装冷却系统的改造,每年夏季主付绞主电机由于温度过高,要停止运转几个小时,加了冷却系统后,使主电机得到了良性运转,确保了主付井常年的正常提升运转。两次骄人的成绩面前她个人又因突出贡献而被公司评为科技成果一等奖。 在接踵而来的荣誉面前,她没有自满骄傲,而是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她所学的机电专业奉献着一颗赤诚的心。在提升装置改造成功后,她又钻研主绞通风机,后又以详细的书面报告上报公司,经相关技术人员汇总后,公司研究决定利用主绞原系统发电机的通风机,并加装了风道同主电机的通风机共同为主电机通风,以确保公司原煤的正常提升。 销售科的工作环境对于一位女性意味着有太多的不便,而她却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更是充分发挥“巾帼不让须眉”的半边天精神。在任销售科技术员期间,她每天三趟来回穿梭于整个煤厂,巡查到了很多不足之处,后经认真思考决定向公司申请改造大小矸漏斗、转载漏斗。大小矸漏斗容易堵塞,影响提煤,处理漏斗费时费力,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大胆将原漏斗尺寸600×600改成800×800,钢板厚度由6MM改成8MM,普通A3钢板改为锰钢板,经过改造的大小矸漏斗非常实用,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有力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转载漏斗由于多次改造,转载皮带容易跑偏,将原设计漏斗作了小的改造,钢板厚度由6MM改成8MM,直漏斗改为斜漏斗并把为锅炉上煤漏斗加装在主漏斗段,利用提炼过程自动给锅炉煤仓漏煤,将转载皮带机直清扫器改为三角清扫器,使转载皮带不容易跑偏。改造后漏斗堵塞现象减少,不安全因素减少,提煤速度加快。以精选细管保质量、提高标准促外运的信誉赢得更多的用煤客户。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荣誉永远是投靠于有准备的人。这一次,荣誉再次向她投来,她无愧于巾帼创新能手这一光荣称号。 刻苦钻研是他一惯充实工作的准则,一项看似体貌不凡的她,但在工作中却总能做出让我刮目相看的一面:运行队担负着全矿四大机械的运转等重要工作。由于她本人擅长机械专业,成绩突出的她在竞选运行队技术员时脱颖而出,并协助队长雷继学主抓四大机械的正常运转工作,在初任职期间,她每天上岗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各个机房进行巡检,在检查主绞钢丝绳时,细心的她发现钢丝绳有断丝现象,经维护工测定后,共发现77处断丝现象,严重不符合《安规》要求,她立即上报公司要求更换,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她同其他有经验的职工共同探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更换钢丝绳的步骤,使换绳提前24小时安全顺利地更换,为当月原煤生产计划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接到主井筒治水任务时,她正在休假照顾住院的母亲,可一想到领导对她工作的赏识;一想到治水工作的坚巨性,她只能将母亲全权委托给医院照料,那一刻,作为女儿她是不合格的,她更是惭愧的。虽对母亲有着太多的不舍,但却能以顾全大局的思想观念体现女中豪杰的优秀品质,在煤矿这个男人的世界里也骄傲地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扭头离开母亲的病床后,伤心的她再次回到工作现场,同相关人员一道研究主井筒治水方案,探讨治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主井筒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为确保主井筒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可靠基础。 2008年4月主副绞直流拖动方式改造;6月更换新型压风机;同年10月又更换主井箕斗时,她一次又一次地以一名业务骨干的身份投身于科技改造工作中,每次她都抢抓时间,提早为各工程制定相关的技术要领,安全措施。从而大大减少了公司增派人力资源的相关安排。由于四次大型的技术改造她都独揽大梁,因此,在2009年度的煤业公司(局)表彰大会上,出类拔萃的她再次成为整个会场万众瞩目的焦点,当局领导向她颁发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进步奖时,赞扬、佩服、羡慕所有目光如炬般地凝望着眼前体貌不凡的她,瞬间雷鸣般的掌声也随即在整个会场荡气回肠、、、、、、由于长时间在工地上风吹日晒,她原本稍黑的皮肤早已失去了女人应用的靓色,颁奖结束后,有人开玩笑的说:“肖工,再忙也不至于不洗澡吧,”她却涨红了脸不知该如何对答,要不我们以后不你叫肖工,就管你叫黑玫瑰吧,你看行吗?哈哈,欢声笑语汇成一片、、、、、、她就是这样一直在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谱写平凡而普通的人生篇章。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天字号”工程,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她认真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并认真备课,利用班前会给职工讲解《安规》的相关内容、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标准化的有关内容提要等,并以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月一考的形式来督促职工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大大增强了员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生产的综合素质。确保了四大机械的正常运转,为我公司正在践行的科学发展观贡献自己的一份努力。 荣誉代表过去,成绩催人奋进。肖映玲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不懈努力再次投入到即将更换主井钢丝绳的工作中去,她以一名王村人的真实缩影书写着新时期王村人爱岗敬业的历史篇章;她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诠释着自己无悔的人生追求。在“致力产煤提升,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王村”的实践载体中铿锵地迈着自己更坚实的步伐。 “柔肩担重任,青春献澄合”,这就是肖映玲,一位黑色的铿锵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