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结合实际试论精细化管理 |
|||
煤炭资讯网 | 2009-4-1 1:43:37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铜川矿务局铁路运输公司
创建“三型六化”是我公司贯彻落实局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一项重大决策、一项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干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成为“重头戏”。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自认为精细化管理是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现状、是适合员工整体素质现状、是适合传统思维方式和创新管理方式的现状的“对症下药”的良方。“大锅饭”的粗放式管理、“制度+控制”的传统模式管理已经在竞争中淘汰过时,构建超前适时的管理不容忽视,在管理深化创新。创建“三型五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做为创建“三型五化”切入点和着脚点,其管理为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以“学习+激励”为主要特点,抓“精”、“细”二字,精耕细作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质的飞跃。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的经营目标量值化,经济责任具体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三、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公司坚持以安全稳定“双零”目标和创建“三型五化”示范单位为目标,以人为本,重点放在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上,打造创建亮点,完成各项目标。 1、创新理念,切实提高对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上的创新、尝试、探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任何一个新理念、新文化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转变过程。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的系统体系工程,是一种由管结果升华到管过程,并分解和控制影响结果的各个过程因素的管理念和管理模式。 (1)认真分析,学习借鉴,明确方向。 面对新的形式,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根据工作实际,要想把各项工作做好,只有在精细化管理上多下功夫。未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以前,企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不突出、安全稳定性差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粗放,传统的思维定势没有突破,缺乏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从而导致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发现不了,解决不好,工作态度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工作满于现状,甚至得过且过,造成企业管理上被动局面。因此,必须在管理上创新,突破管理上的思维定势,减少“人治”成份,淘汰经验型管理,寻求新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面对当前趋势,局与时俱进做出了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建“三型六化”重大决策,其核心是精细化管理。为此,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到枣庄、淮北、蒲白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到了精细化管理为公司带来的成效。同时,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学习、借鉴、消化和吸收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明确了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打造一流的强势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精细化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只有在“精”字上严要求,在“细”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的发挥内在作用。 (2)统一认识,明确意义,转变观念。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领导干部是决定因素,广大职工是基础。要想使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广大职工共同参与,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从行动上共同落实、严格执行,认真学习领悟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转变观念,增强搞好精细化管理的自觉性。对于在基层干部和广大职工中,习惯与传统管理,出现对精细化管理不理解,没有信心,有畏难情绪等问题。加之,铁路运输管理公司点多、现场、人员分散、作业环境复杂、线路穿越百里矿区,管理工作难度大,只有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管理,来实现管理精细化,使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2、加强领导,加大精细化管理组织力度。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证。精细化管理的每项过程,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领导的决策,组织指挥等,更离不开广大职工,广大职工需要基层领导来管理组织。否则,基层一线广大职工将成为“一盘散沙”。在矿区铁路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次创新,更加需要强有力组织领导,才能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组织领导,精细化管理也不能例外。为了开展精细化管理,公司设立了精细化管理办公室,抽调专人,配备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施,负责组织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检查、验收及日常工作。并成立了精细化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参加,由公司主要领导负责,主要负责全公司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考核检查工作。各基层部门相继都成立了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将精细化管理纵向到单位班组以及个人,横向到科室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层层把关,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 (2)整合制度,完善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精细化管理之前,必须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完善修改和制定适合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公司抽出8名专业技术人员,结合6个生产单位的98个岗位工种工作实际,编制了精细化管理制度、标准汇编。确定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天、每一处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标准,把原有定员定额、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整合规范为严密的规范化标准体系,真正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处处有标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相继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以及出台了12个管理办法,并将其纳入精细化考核之中。并且要求各基层单位部门制定了切合实际,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保证了精细化管理顺利运行。 (3)学习培训,提高认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管理模式。因此,除领导重视外,还必须有一个“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工作队伍。需要全员参与,转变观念,积极的调整、主动的学习理解、掌握、执行工作流程,标准化作业,自觉规范行为和操作。由于公司各单位部门的工作特点不同,各单位部门结合实际,采取了办培训班、班前学习等形式,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抓好了精细化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利用报纸广播、同煤铁运动态、铁运工会动态、板报等媒体,宣传精细化管理。让全员懂得精细化管理操作流程,领悟开展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全体员工自身素质,打造出一支适应精细化管理的强悍的队伍。 (4)激励约束,严格考核。 好的策略,好的办法,必须在执行和落实上见成效,成败在于考核。公司按照“先运行、后规范”的办法,全面推行以SC员工行为规范为基准,以员工行为养成为根本,以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四卡闭环考核和“三工共存”的管理机制为手段的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管理责任上定量化,管理制度上刚性化,工作考核上绩效化,员工行为上规范化。坚持旬工作总结上报制度,将各项经营指标、干部下线、安全运输生产等纳入精细化管理之中,每月严格从机关课室和生产单位两大块,按照旬检月验月评比的百分制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精细化管理奖、工资、奖金分配挂钩,奖罚分明,月月兑现。同时设立年度首席员工、学习型家庭等奖项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管人到管心,不断深化、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紧切工作实际,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力求实效,在管理中找漏洞,细化管理,抓落实,充分发挥全员主观能性和创造性,正确的处理好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且,将精细化管理与经营管理 、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等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铸造一支“团结进取,雷厉风行,勇于创新”的团队,促进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总的来说,精细化管理工作就是从基础工作起,从细微工作抓起,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精抓细管,严抓落实,最终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从而,实现安全稳定“双零”目标和创建“三型五化”示范单位“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