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树:论二十四节气与煤矿安全 |
|||
煤炭资讯网 | 2009-3-26 2:28:51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四川广旺集团公司代池坝煤矿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二十四节气变化的特性与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性联系起来,提出不同时段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把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编成顺口溜,便于煤矿人记忆,为四川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一些经验。 二十四节气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其他行业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民间广为流传。节气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也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掌握了节气的变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是很大的。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立春:我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在气候上,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但是在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立春虽是阳气转,煤矿生产仍要防冻与防寒。
雨水: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这段时间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要特别注意预防。
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可闻春雷初鸣;我省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煤矿重点是注意通风和瓦斯的管理,另外要防雷。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左右。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惊蛰、春分是倒风季节,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仍然是注意通风和瓦斯。
清明: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这段时期,岩石破碎,要加强顶板管理,加大支护密度,另外人也是精神精力难集中期,懒洋洋的。
谷雨:谷雨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虽然谷雨有雨雨不多,这时要开始“雨季三防”工作,刨沟问坎找边坡。
立夏: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这时,井下有水要抽干,预防淹井。
小满、芒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四川正值抢收抢种时节,人力短缺,要注意生产安排和劳动力组织,杜绝疲劳作战。另外芒种时节是全国安全宣传月,要搞好安全培训和宣传。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过了夏至,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井下危岩较多,顶帮活石也多,要经常检查和敲帮问顶。另外设备已经运行半年了,要安排检修,为下半年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另外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要注意防洪排涝。但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要经常检查“雨季三防工程”、尾库等,防止滑坡。
立秋: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
处暑: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处暑落雨十八河,处暑这天特别注意观察天气情况,一般下雨,就可能涨较大的洪水,要做好预案和预警工作。
白露: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白露下雨,路白又下”,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这段时期要特别注意采空区、老窑的勘察和管理,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这段时期,进入了第二个倒风期,要特别搞好一通三防和瓦斯管理。
寒露: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平均气温每候5天普遍低于10℃,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这段时期,有雾出现,也有薄冰,出行、上下班途中应注意预防。
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这时煤矿生产进入了好的时期,但要防止运输系统一时跟不上产量的问题,而导至其它事故的发生。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所以煤矿职工不论是井上井下,该添衣裳。
小雪: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应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预防手指脚指冻疮。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但是天气转寒冷,职工添班衣上要严禁穿化纤类。
冬至: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职工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煤矿工人习惯饮酒驱寒、去疲劳,但要严禁酒后入井。
小寒、大寒:我省盆地冬暖显著,盆地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盆地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大寒时节,我省盆地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但是天气较寒冷,烤火取暖特别要注意发生火灾。
为了方便记忆,下面把二十四节气与安全编成歌。
二十四节气与川煤安全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四个季,二十四节紧相连。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因地解,春夏秋冬保安全,上节预知下一节,早出措施早防范。
冬春两季好挖炭,抢工图快就危险,夏秋两季难生产,自然灾害来作乱。
立春虽是阳气转,仍要防冻与防寒,雨水少雨水不多,风和草干防火燃。
惊蛰气温上下翻,重防瓦斯莫爬杆,春分昼夜平均分,莫堵风道门要关。
清明地水扯上树,人懒石碎多打柱,谷雨有雨雨不多,刨沟问坎找边坡。
春季有年人人欢,走亲访友酒少灌,勤敲多问莫偷懒,首季安全系全年。
立夏雷雨跟着下,井下有水要抽干,小满工农皆要忙,身心千万莫疲倦。
芒种人人忙忙种,再忙也要搞宣传,夏至重防灾害至,检修好战下半年。
小署雨多顶帮烂,锤锤钎钎密密看,大暑水大滚石多,顶住烈日要巡坡。
冬春两季若天干,夏秋两季雨绵绵,三防设施要加固,拖拉将就不省钱。
立秋非凉署气重,一早一晚好做工,处暑落雨十八河,预案预警随时出。
白露下雨路白下,采空老窑细勘查,秋分秋雨场场寒,通风瓦斯管理难。
寒露多雾降温度,上班下班看清路,霜降正好出产量,谨防运输不通畅。
秋季安全最难管,自然灾害都齐全,管住顶板是重点,防好瓦斯是关键。
立冬初冷生产忙,井上井下添衣裳,小雪无雪黑白霜,手指脚指防冻疮。
大雪有雪雪不大,不穿化纤穿棉褂,冬至开始数九九,不怕天冷怕饮酒。
小寒最冷是三九,烤火取暖离井口,大寒过后又一年,危化物品当枪管。
冬季煤炭好生产,通风瓦斯要管严,煤矿安全大于天,提早检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