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崔军峰: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企业骨干力量

煤炭资讯网 2009-3-2 0:33:26论文、言论
作者单位:中煤一建第六十三工程处工会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如果能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发展自己的骨干力量,那么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使企业稳步健康的向前发展。根据我处眼下人才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本人有如下粗浅看法:

一、人才与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在我处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严峻性,使我处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施工速度和经济效益上,因而忽视了培育人才和建设自己的骨干队伍,所造成的损失是用人结构不合理、人才外流,施工队伍素质差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材料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不足、稳定性较差
从表面上看,我处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无论机关还是各个项目部,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配备非常完整,有的甚至是重叠性的,但这中间有许多技术人员是半路出家,学历和专业并不与自己的工作相符。有的边学边干摸索经验,也有的不求上进熬天混日,其结果是遇到技术难题一时拿不出方案,工程拖延、材料浪费,给企业直接造成重大损失。看似技术人才遍地抓,其实真材实料严重匮乏。
我处是流动施工单位,工程项目及其分散,点多面广,对技术人才有着需求量大、人员不好管理的特点 。特别是有时候工程衔接不上,使技术人才失去依托,对企业失去信任感,思想就有了不稳定的因素,产生了跳槽的思想。一些招聘过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技工学校分配来的技术工人,刚来到我处时踌躇满志,对自己的岗位和前途抱有很大的信心和期望,但着时间的推移,看到自己的薪酬和岗位待遇与要求相差甚远,于是,有的人刚来我处脚还没站稳就打道回府;有的人,人事关系留在了我处,本人却跳到了效益好的临近兄弟单位;还有的人爽性调离或辞职,使我处人才外流、技术优势失去平衡,变成了培训人才的中转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2.施工队伍年龄老化、缺乏青年中坚骨干
我处一线施工队伍原来的基础是以七四、七五年参加工作的工人为基干力量的,这些人年龄严重老化,现在已经是退休的退休二线的二线,早已不能作为施工主力军使用。后来逐步补充进来的技校生,虽是门里出身有技术特长,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至今也没能成为我处的一线生产骨干。利用外包或其他临时组建的队伍,如果出现劳动纠纷,不是尥蹶子拿你一把,就是带队走人。所以说,一线施工队伍现存在已鱼龙混杂、青黄不接,出现了空当。现在,充填一线人数最多的就是农民合同工,他们虽然积极肯干,吃苦耐劳,但施工流动性大和短暂性的特点,使他们思想不稳定,缺乏企业主人翁意识,因此,也没有成为我处的长期骨干力量。这些迹象表明,在我处的施工队伍中,老弱松散良莠不齐的现象已充分体现。从人员的数量上来看,好似队伍很是强大,但实际外强中干,战斗力低下,不能作为我处特别能战斗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所有这些,成了企业施工队伍建设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将人才建设放在首位
1.牢固树立人才至上的观念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人力资源的应用,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所以说,我们必须将人才的应用放在第一位,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各种人才在我处都有自己合理的工作岗位。坚决摒弃“官本位”、唯身份、唯资历、唯文凭、为亲任的用人观念,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用人思想,积极鼓励年轻人们努力去创业、努力创新、努力竞争,使他们在我处有一个自己发展的广阔天地。我们是流动单位,所处的环境与施工条件都非常的恶劣,因此更应该用优厚的福利、高额的薪金、优雅的环境来吸引有矿建技术特长的青年人才,给他们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空间,让他们的所学有用武之地。这也是我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我处后续发展奠定好了人才的基础。
2.建立与完善人才使用的平台和机制
要建立我处竞聘、选拔、考核、晋升、奖惩等机制,使我处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机制的好坏是吸引职工的关键。有好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好的方法,职工工作起来就会有热情,就会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对有技术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水平,给他们提供成长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为他们提供便利,使他们在我处有一种家的感觉。
处里在选拔与晋升工作中,要强化竞争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将“人”和“事”有效的结合起来,合理地使用人才。力避一些项目部人才短缺,而另一些项目部却存在人才闲置和浪费。要真正做到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同一平台上挑选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效益。
人才也是人,他们都有对精神的追求和物质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充分的发挥,工作业绩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引入新的薪酬分配制度,将他们的绩效和贡献与薪酬相符。虽说薪酬不是激励人才的唯一手段,但薪酬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他们自身价值的尺度。适当的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奖赏和鼓励他们,使他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精神上有满足感,这也就实现了企业赢利、个人收益增加双丰收。
三、搞好员工素质培训 加强发展骨干连队
我处要想持续有力,就必须注重对职工的素质培训,建立起企业其内部的人才市场,使每个职工都能成为人才,这样我处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我处现在的人员结构是专业技术人员与非专业技术人员鱼目混杂、参差不齐;一些技校生所学非所用,工作消极漫散,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短期农民合同工文化基础低,素质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培训的方法来对它们进行充电,使他们都能够在我处有学习的机会。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矿建专业技术学习和安全知识培训,使他们对我处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对自己的工作更加了解,这不但使他们增长了个人的知识面,而且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企业要让每个职工明白,在企业内部,不论是什么岗位,只要你具备岗位技能、从业知识及上岗标准,那么你都可以去竞争。这样就会激励每个职工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成为我处名副其实的主人翁。
在施工连队建设上,一定要打造好我处自己的骨干队伍,这是一个企业的良性后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长远计划。我们有时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就是和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素质低下分不开的。所以说,打造一支自己的王牌队伍是我处的当务之急。要想提升队伍的素质,必须靠培训,而想激发起职工的活力,必须用很好的奖励和分配。具体操作中,以年轻技校生和无固定期限合同职工为主体,农民工为辅助,在报酬和待遇上要给他们于优厚,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工程接续出现停产时,不要放假或发放生活保障金,使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思想,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对企业有归属感。通过思想教育、技术培训、施工锻炼和企业文化的感染,使他们真正成为我处拉得出、打得赢的王牌施工队伍。对待外来优秀人才,我们要以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态度,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融入到我处的大家庭中来,同舟共济、共创辉煌。
总之,我处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和自己的骨干队伍,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和我处良性健康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抓好人才建设和建立好自己的骨干队伍,干群合力、上下齐心,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竞争大潮中,一定能成为魁首,将我处立于不败之地。


本网通讯员:崔军峰 编 辑:木辛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