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乔:踏 雪 寻 梅 |
|||
煤炭资讯网 | 2009-3-16 11:09:24散文荟萃 | ||
自古以来,梅花就是文人墨客们的深爱。漫天飞雪之后,万里一色。在空寂的冰天雪地之中,断崖绝壁之上,一树寒梅,傲然挺立。 当此之时,雪催梅开为天景,踏雪寻梅成人趣。人观梅花,飘逸似仙,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梅映观者,风骨伟岸,天地一体,神游万方。天地、红梅、观梅人构成一幅绝佳的风景画,展示了大自然伟大创造。 想那些文人墨客,冒着纷飞的雪花,手执竹杖,骑一头毛驴,一颤一拐地行走于幽谷深涧。当他们历尽了千辛万苦,望见雪中昂首怒放的寒梅时,怎能不感到亲切和欢欣鼓舞呢!这也许是文人失意时,寻找寄托的最好去处。 多年前邓丽君在《踏雪寻梅》歌中所唱:“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歌声听来另有一番意境。 见景生情,歌以传情,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寄情山水而非止于山水,观花而见非花。邓丽君所唱,明丽欢快,意境确失于浅薄。古往今来的哲人、政治家,却能在寻常风光中,透视天地玄机,感悟人生真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老子观天地寒暑变化,知物壮则老,明盈亏有道朴素辩证法的哲理。北宋杰出政治家王安石在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游褒禅山记》中,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作为一名改革家,王安石一生都在实践自己的诺言,至死不悔。 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首《沁园春·雪》词超越千古,雄视百代,令蒋介石手下御用文人,不敢下手应对。 笔者以为,踏雪寻梅,不应是失意者寻找寄托,也非邓丽君所唱,而应是敢于探索、创新和自我超越,走向成功彼岸勇敢者的心灵写照。即便是寻常百姓,也应见贤思齐,向他们学习,做留心处处皆学问的有心人,不能蒙昧一生。愿做踏雪寻梅者,不做平常赏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