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诘问:“晋官难当”“晋工难打”? 为何“常丢官” |
|||
煤炭资讯网 | 2009-3-15 11:22:42焦点话题 | ||
山西屯兰矿难发生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只要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工作,就不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但凡发生这样的事故,一定是存在违规操作。” 而个别受伤矿工还提到用来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自救器打不开。
诚然,以今天的技术,矿区瓦斯已是可控的有害气体,发生爆炸事故必然是“人祸”。至于是哪一层级的职务犯罪,要等最终事故调查结论来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有官员为之担责。 矿难——换官——再矿难——再换官……素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似乎中了这个魔咒,连王君这个煤矿工人出身,在大同矿务局、煤炭工业部有20多年工作经历,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襄汾溃坝事故国务院调查小组组长的位置上就地转任山西省的省长,这个煤炭行家最终也未能摆脱这一魔咒,撞上“霉(煤)运”烦恼不已。 眼看又一批官员将被问责,不由想起山西前省长孟学农的四字离任感慨:晋官难当。是的,晋官难当,孟学农去职,这只是大名在外的省部级干部,其他因事故被处理的干部还有不少。不必怀疑,这些领导都为遏制事故做了很大努力,孟学农就职时宣称“要当好山西3300万人民公仆”,可还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恕我直言,立足于一个“官”字反思事故频发,恐怕永远杜绝不了矿难,只有站到问题的“上游”——“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希望。因为,在慨叹“晋官难当”时,其实“晋工难打”的问题更直接、更突出:官难当,至多不过丢乌纱、去党籍;工难打,百姓轻则残疾重则丢命。 在矿难、黑窑工等群体灾难事件中,无一例外地发现腐败和官商勾结的影子,地方安监部门、地方官员与非法矿主(企业主)结成利益共同体,要解决这样一个盘根错节的问题如不“以民为本”,而是层层级级以“保官”为出发点,怎能不处处受掣、时时被动、常常丢官?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 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这一点,为官者要铭记在心,因为,人的生命不是钱能弥补的,不是你“官命”所能抵消的。你要将百姓的重托永记心中,化作向魑魅魍魉亮剑的勇气与决心,从而从制度、监管等环节严防死守,努力使百姓工不难打,自己也就官不难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