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史渊:如何做好煤炭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煤炭资讯网 2009-2-6 16:23:57论文、言论
作者单位:永兴县煤炭局

  摘要:抓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是落实”三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必然要求。煤炭行业整顿关闭工作的开展,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特别是对煤炭资源整合矿井的监管提出了新的内容。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握安全重点,又要严格依照相关法规加强对整合矿井的检查执法和指导服务,以推进煤炭行业管理,规范煤炭生产秩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资源 整合 煤矿 监管
  2005年来,我县按照国务院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加大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合法煤矿之间对煤炭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淘汰落后,优化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了煤矿数量,提高了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但在煤炭资源整合、矿井整顿、关闭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尤其在安全监管工作过程中矛盾突出。现结合我县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煤炭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监管工作作以下一些分析和思考。

  1、当前煤炭产业整顿关闭政策,我县煤矿整顿关闭的任务和煤炭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煤炭产业,国家要求从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也就是争取用三年时间,小煤矿实现“一个好转、两个减少和三个提高”的目标。

  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总体要求,结合永兴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永兴县煤矿整顿关闭三年规划》实施方案”,2007年12月7日湖南省政府批准了《永兴县煤矿整顿关闭规划》。全县在2006年分两批整顿关闭了持证煤矿37处,2007年整顿关闭了持证煤矿33处,2008年关闭1处,全县只保留持证合法煤矿72处,提前实现了全县煤矿整顿关闭矿井任务。

  按照国家省市对有关整顿关闭矿井实行“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还有诸如煤矿的资源资产整合、技术改造扩能、设计与专篇的编制审批、证照的延续变更、生产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等问题有待解决。就我县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把握,着力解决。

  1.1 存在依法实施停产整顿的煤矿,不按规定执行停产整顿指令的问题。煤矿在依法取得五证一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合格证、矿长资格证、营业执照)后,还必须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持续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如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国务院446号令《特别规定》和总局《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有具体的细化内容)煤矿企业必须主动自觉地停止生产,采取措施排除隐患。拒不停止生产的,必须依法下达停产整顿指令,责令停产整顿。煤矿企业在接到有关部门(包括安监站)下达的停产整顿指令之日起,必须立即停止生产,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整改方案,组织煤矿相关人员查证照、查隐患、查安全管理、查劳动组织,确定整改项目、整改目标、整改期限、整改作业范围,从事整改的作业人员,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整改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将方案报县煤炭局备案。同时,停产整顿期间,煤矿还要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如何有针对性的制订整改方案和切实落实这些措施,真正达到停产整顿的目的,一方面要求煤矿自觉执行、落实主体责任。另一个重要方面就要求我们煤矿安全监管人员监管到位,跟踪盯守,督促指导到位。在现有的条件下,有的煤矿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有限,就有赖于行业管理部门的技术员、安监员。对问题严重,困难较大的煤矿,还要组织人员进行“会诊”,帮助煤矿查找问题,制订方案。在督促煤矿按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坚决防止明停暗开、日停夜开、假整顿真生产等非法生产行为。只有煤矿整改项目完成后经自查,上报申请组织验收合格,发还证照后煤矿才能恢复生产。

  1.2 存在整合矿井未经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批复整合设计、安全专篇擅自组织施工的问题。目前全县有60处整顿关闭矿井,被纳入了整合对象,要求实施整合。按照规定,被整合的煤矿必须“先关闭、后整合”,被整合矿井的矿区范围要通过扩界的方式并入整合后的煤矿之中,即根据市政府批准的煤矿资源整合的方案依法办理采矿权扩界变更登记手续,整合煤矿取得新的采矿许可证后,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重新编制煤矿开采设计、安全专篇,并经市煤炭局和煤监分局审查批准后严格按照设计和专篇组织施工。基建施工完成后要依法申请竣工验收,验收合格核发相关证照后方可组织煤炭生产。但资源整合煤矿严格按程序审批、组织施工和生产的情况不是很到位,监管难度大,这样下去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性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安全监管人员熟悉和掌握整合矿井的“三同时”执行情况,证照的变更程序和办理进度,帮助指导煤矿尽快完备资料、完善手续。同时对被整合矿井(未被利用井筒和关闭矿井)要及时督促严格按“六条标准”关闭到位。发现非法施工和违法生产的要依法打击到位。

  1.3 存在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未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违法组织施工的问题。矿井技术改造扩能提质项目(还包括直通地面的井筒延深改造项目),必须有正规设计和安全专篇。所有的煤矿技改项目必须严格按批准的设计和专篇施工,改造工程完成后必须通过竣工验收,并变更煤炭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组织生产。通过调查摸底,全县煤矿违法违规改造施工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技改设计未批复,有的安全专篇未批复,有的根本没有正规设计和编制安全专篇就擅自新开井口。更多的煤矿对主要井筒延深改造还根本没有立项、设计、审批、验收这个意识,随意性强,导致改造工程不合理,既造成人力物力和经济上的浪费,又对安全构成严重危害。所以要求我们安全监管人员要严格把握政策性和原则性,强化执法力度,防止类似严重违法生产,违法改造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1.4 存在证照过期,或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未依法延续和办理变更登记,违法组织生产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些煤矿的证照有效期并未按照要求与批准的矿井服务年限终止期相同,特别是由于整顿关闭工作的复杂性使得证照办理、延续、变更难度大而且频繁,同时给基层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的说,煤矿企业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及其它相关证照)有效期满后需要延期的,必须在期满前9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提交相关资料,申请办理延期手续。煤矿企业变更名称、矿长、隶属关系、开采范围、开采煤层、开采系统等事项,必须在变更前6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提交相关资料,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改扩建煤矿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投产前必须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变更手续。如果不依法按照程序办理,就达不到依法持有有效的煤炭生产许可证条件,无论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组织生产就是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处置,维护正常的煤炭生产秩序。

  除此之外诸如假借资源整合之名逃避、拖延关闭,一证多井,挂靠井,风井、副井出煤,一矿多系统,几套班子管理等违法违规现象,极大的扰乱了煤炭生产秩序,给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必须要求通过安全监管人员指导帮助煤矿企业共同解决。

  2、注重实际和实效,做好整顿关闭矿井的监督、指导、服务工作

  监督指导煤矿依法办矿、安全生产,是我们安全监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一是要将关闭矿井关死关实;二是要严格规范资源整合;三是要清理基建,改扩建矿井;四是要强化联合执法,上下各部门互相联动,确保执法到位。在具体操作中,我认为我们在推动煤炭行业管理、规范煤炭生产秩序方面,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2.1 在落实整顿关闭任务的同时,要严格整顿关闭标准,防止关闭矿井死灰复燃。

  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重点就是通过整顿关闭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提高矿井的整体安全水平。关闭取缔矿井的数量是检验整顿关闭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但又不能只满足于数量,更要提高整顿关闭工作的质量。对整顿关闭矿井一方面要防止以“改扩建”、“技术改造”、“资源整合”的名义逃避整顿关闭;另一方面又要严格按照国务院446号令的要求,关闭煤矿达到五条标准,即吊销相关证照;停止供应并处理火工产品;停止供电,拆除矿井生产设备、供电、通信线路;封闭、填实矿井井筒,平整井口场地,恢复地貌;妥善遣散从业人员。防止关闭的煤矿明停暗开,日停夜开,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

  2.2 在突出现场监管的同时,要注重指导煤矿生产系统的合理科学。

  毫无疑问,煤矿安全监管的重点在井下作业现场,看紧盯牢了每个作业地点、每个作业环节、每个作业人员,自然而然煤矿的安全会使人放心一些。但是我觉得,在突出现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指导煤矿生产系统的合理科学。系统合理了,安全保障会更大一些,更让人放心一些。抓住了矿井系统的完善就抓住了预防关,就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以矿井通风系统为例来说,在瓦斯管理上,我们大家应当晓得安全要诀在通风、系统通畅才安全。现在全县高瓦斯突出矿井都装备了安全监控系统,有些低瓦斯矿井也装了,并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低瓦斯矿井也必须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必须限期全面完成安装和联网工作。能正常使用的安全监控系统不仅能准确显示有害气体浓度和其它相关数据,能报警,能对有害气体浓度超限区域切断电源。有效防止瓦斯事故发生,正确正常使用无疑是防瓦斯事故的坚实屏障。但因为设备质量、使用、维护、环境、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仍不能只依赖于它的作用,解决瓦斯的关键正还在于通风,只有用通风来稀释瓦斯。所有瓦斯事故都与通风有关,通风不合理,风流不稳定,引起工作区域无风或微风,瓦斯就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稀释,达到一定浓度,达到相应条件,事故不可避免。瓦斯事故的共性原因就是通风系统出了问题。通风系统由风墙、风桥、风门、风障、风窗等组成,没有这些设施的合理布置与完好,瓦斯爆炸的生死之门就打开了。换个角度想,煤矿井下瓦斯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检测得到,但是只要我们把握完善系统,杜绝无风、微风作业,盲巷管理到位,这样无须专业瓦检员,普通井下人员也可以判断作业环境和场所是否安全。

  同时,我们经常说的大独头掘进,井下提升运输复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等都无不与系统布置有关,如果在煤矿系统布置上我们能够帮助、指导煤矿准确把握,就能够真正打造出放心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 在监督煤矿安全生产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其生产(包括技改、整合、基建矿井的施工)的合法性。

  安全监管人员必须对分管范围内或联系的煤矿的基本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不仅是煤矿的灾害情况、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和系统情况,也包括其证照的合法有效性,矿长、特殊工种特别是瓦检员、安全员、技术员的资质能力,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甚至是煤矿的开采生产水平位置,矿井井筒的合法性等都要了如指掌。对整顿关闭后进行资源资产整合和技改扩能的矿井,要按照《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进行安全监管,坚持做到对申请设计审查或竣工验收的整合和技改扩能工程的资料合法性、完整性进行严格审查,资料不全或不符要求的不予批准上报;严格按照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程序和标准进行审查,不符设计标准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不呈报验收不批准竣工投产。通过现场“三同时”监管工作规范煤矿整合改造行为,提高煤矿企业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依法生产意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在督促煤矿安全隐患整改的同时,要帮助指导煤矿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制度,抓好教育培训等安全基础工作。

  检查督促煤矿安全隐患的整改是对安全监管人员的基本要求,在搞好隐患排查和跟踪督促隐患整改的同时,还要帮助指导煤矿在提高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制度,职工教育培训等安全基础工作的落实。

   一方面要帮助指导煤矿加强生产布局的安全技术管理。科学合理地搞好采掘布置,保证系统完善和正常接替,指导煤矿合理组织生产,根据核定的生产能力制订劳动定额和定员标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逐步全面推行四班六小时作业制,实行一班检修维修,三班作业。必要时对个别重点矿井要实行“限员挂牌”制度,在井口、采掘作业现场设牌板,真实明确核定的每班作业人数和实际作业人员防止超能力、超定员生产行为发生。

  其次要帮助指导煤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煤矿要聘请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制订并落实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严格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批,确保规程内容全面、安全措施可靠,有效指导施工和作业。比方说矿井经常遇到串联通风问题,规程也规定了采掘工作实行独立通风的要求,但又允许低瓦斯矿井串联一次,在串联通风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还有长期停产的工作面恢复施工生产必须制订排放瓦斯安全措施,有水害危险的作业面要制订探放水措施等等。在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制订上,如果你没有指导帮助的能力,你就没有有效监督督促的勇气和把握。有日常工作中,还要监督指导煤矿制订并落实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严格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批,保证内容全面、安全措施可靠,有效指导施工、作业的安全。认真监督帮助指导煤矿制定落实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掌握本职工作应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作者简介:史渊,男、1965年10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白沙矿务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采矿专业,现任永兴县煤炭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采矿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较扎实的理论水评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网通讯员 史渊 编 辑:梅村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