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展翅 勇攀高峰 |
|||
——记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黄勇 |
|||
煤炭资讯网 | 2009-2-16 16:56:30人物展示 | ||
四年前,黄勇从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潘二矿工作;四年来,他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担重任,稳重好学;四年后,他已是在千米井下纵横驰骋的快掘儒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矿井快速掘进默默奉献着。去年,黄勇以扎实的业务功底、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被矿聘为综掘二队技术副队长,并被矿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作为技术和生产管理人员的黄勇不仅干事认真精细、而且细心,屡屡跟班都把安全、质量摆在首位,平衡解决生产难题,按质按量完成了各项任务。 当好技术员。黄勇在担任技术员和主管技术员期间,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每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之前,都深入井下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收集现场相关参数及资料。上井认真整理,根据实际情况,把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反复揣摩,细致思考,并找来班长和技术工人以及班子成员进行讨论、论证,最终以图文并茂、便于操作和理解的措施交给矿技术部门联合会审。有一次,黄勇与单位管技人员在编制措施上出现了意见偏差。为了保证技术措施指导生产,确保万无一失,他在反复核对确认自己观点准确之后,带上相关图表、参数、资料和计算器,重新组织讨论,在一组组精确的数据、一句句无可挑剔的言语之下,参加单位讨论的管技人员油然投向黄勇敬佩的眼神。 当好“安全员”。黄勇有超前的安全预防意识,能及时制止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黄勇有一次跟班,施工的迎头突遇断层,顶部大面积发生掉顶,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进度。他在进行详细观察和了解后,果断要求职工进行超前护顶,采用临时支护,用菱形金属网和锚杆配合超前联合护顶,保证施工安全。同时,采取锚索和顶部刚带进行加强支护,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地点的顶板安全以及施工后顶板的下沉量,比传统的过断层采用架棚支护提高了施工进度和安全可靠系数。 当好“质检员”。黄勇在自己积极学习安全质量标准化新标准的同时,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利用班前的“一日一题”和安全技能知识培训等“短、平、快”的培训方式,让职工知道基本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以及掘进工作面施工中腰线规定、锚网支护等操作工序。在井下施工现场,他严把施工质量,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他从不讲“情面”。去年,综掘二队1班在遇到地质构造综掘施工当中,恰逢黄勇跟班。来到现场后,黄勇看到巷道底部铲的不平整,帮部割的凹凸不平,挂金属网时坑坑洼洼后,迅速找到了当班带班班长。严厉批评工程质量标准不高后,立即安排人员对底、帮进行了重新施工。经过个把小时的修复,看到底帮两处平平整整,挂起的金属网整齐划一,掘进走向良性循环后,才静静地向其他工作面走去。由此可见,黄勇对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可见一斑。 当好“协调员”。黄勇跟班、值班期间把平衡解决井下安全生产和技术难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争取队里、机关部门和矿上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井下安全高效进尺提供保障。一天黄勇值班,在办公室里思考中班班前会需要安排哪些工作。一名职工匆忙的身影引起了黄勇的注意。黄勇叫住身着工作服的职工问道,你一上午东跑西跑的干嘛呢?职工回答说:井下材料快用完了,材料领过了、车皮也下了,现在还未送到,得联系联系看材料在哪来,不能影响生产。知道情况后的黄勇,打电话联系了分管领导和机关有关部门,并得到了大力支持,很快材料被送到指定地点,没有影响生产。 当好“教练员”。黄勇虽然年轻但技术过硬,在传授技术时善于从徒弟的兴趣方面入手,通过多方面的引导,让徒弟首先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并从煤矿安全和煤矿事业的重要性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并配以身边典型事例加以引导。每次下井,黄勇都带上徒弟一起深入现场,全面了解整个生产流程和注意事项。同时,他还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徒弟学习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的基本内容。学完以后,提出问题让徒弟给予解答,并在贯彻措施时,让徒弟坐在一旁认真听讲,在初步熟悉规程和措施内容后,结合施工现场规程措施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他还针对情况,让徒弟独立完成措施的编制,然后自己认真阅读,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黄勇要求徒弟不懂就问,不能装懂,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在编制措施和现场管理上及时给予纠偏。目前,他带的徒弟业务素质迅速提高,现在已经独当一面,走上了技术主管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