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是我的天职 |
|||
——记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十大道德楷模”新岭煤矿退管中心第五党支部书记李景玉 |
|||
煤炭资讯网 | 2009-2-12 20:10:40人物展示 | ||
今年53岁的李景玉,担任新岭煤矿退管中心第五支部书记5年来,把“工作是责任,服务是天职”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对待老同志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为每一位老同志服务,被退休人员称为退管工作的贴心人。日前,他被评为鹤岗分公司“十大道德楷模”人物。 摆正位置,时刻想着工作的事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而每一个人的脾气、秉性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做人、做事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真型,做事认真,做人更认真,事事都会料理的井井有条;另一种是糊涂型,自己的事糊涂,别人的事更是稀里糊涂,对待工作也是干一天混一天,混一天算一天。当然处于两者之间的也大有人在。 李景玉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认真型的人。他在煤矿先后当过班长、当过生产指挥人员、当过安检人员,无论做哪项工作都是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去做好,做的最好。 李景玉在来退管中心工作之前,曾是矿安检科主持全面工作的副科长,位置很重要,责任很重大,在煤矿企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科室的负责人。2004年7月,原岭北煤矿破产重组时,他被调任到了重组后的新岭煤矿退管中心,担任第五支部的书记职务,负责兴山北大岭地区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 工作的调动,位置的转变,尽管不是因为犯错误、更不是因为受处分,而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但从一个重要的管理部门到辅助单位的变动,思想上难免不产生波动。 一段时间以来,他的心中充满了失落感,也充满了压抑感。 有人把退休职工管理部门看成是安置养老的部门,把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看成是“学学文件看看报,发发工资跑跑腿”的单纯事务性工作。没来退管中心之前的李景玉对退管工作也是这样认为的。 事实上,退休人员中发生矛盾、发泄心中不满、计较个人得失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因退休养老金问题、高寒问题、边远津贴问题等发生的集中上访事件,曾严重影响了企业政治形势的稳定,干扰了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这些问题的发生使刚刚走入退管工作行列的李景玉认识到,做好他们的思想稳定工作是关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他感觉到了身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 经过一番思索,李景玉想通了。他觉得组织之所以把自己从安监科调到现在的岗位,说明这里更重要,更需要他。李景玉想,既然是工作的需要,就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只有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只有尽快进入角色,才能不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和重托。。 许多事情都是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安检科到退管中心,工作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安检科的工作是监督管理,是严格执法,面对的是生产工作现场,是生产作业人员;而退管工作的性质是服务、是稳定,服务的对象是退休人员和工私亡遗属。因此,在退管中心工作说话办事要和气、要周到,更要细心和耐心,每一项工作更要认真、再认真的做好。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单位,认认真真地熟识辖区内人员的基本状况,向退管战线上的老同志学习请教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俨然把自己当成一名全科最年老的小学生。 如何做好他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李景玉认为,退管工作的对象大多是年老体弱、思想固执的老年人,有些工作不讲究方法,硬着来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走向反的一面。所以,做好退管工作,说话办事要富有人情味,要善于沟通情况,理顺情绪,把老同志的冷暖时刻挂心上、小事当作大事办、缓事当作急事办,甘为公仆、竭诚奉献。把老同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老同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老同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老同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老同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老同志的事情当作第一要务去办理,只有树立这种思想、摆正这样的位置,才能把工作做好。 尽职尽责,每天做好该做的事 2004年的秋日,在北大岭的居民区内,刚刚转换了工作环境的李景玉,拿着写有地址的名册,走访他负责的退休人员。 李景玉找到了一户退休人员的家,敲响了他的房门。 “这是王某某家吧?” “有什么事吗?你是谁啊?”屋内传来问话声。 “我是矿退管中心的李景玉,负责这个地区的退管工作,来看看你们。” “看什么,还不是看我们死没死,你看吧,我们都活的好好的呢。” 第一次家访的李景玉就吃了闭门羹,他又找到了名册上的第二户要走访的退休人员。 “这是赵某某的家吧?” “有什么事?” “我是矿退管中心的李景玉,来看看您,同时收取您这个月的党费。”李景玉耐心的介绍说。 “我都退休了,还交什么党费,上级不是有规定吗,困难退休人员可以减免党费,我很困难,没钱交。”屋里的人不但没出来,而且显得很不耐烦。 …… 刚刚步入退管工作时的李景玉曾碰到过许多钉子。他几次下去家访时,都会引起退休人员的反感,他感觉工作人员与老同志之间的关系很不和谐、对立情绪很严重。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他想,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过去,他们在单位时是老师傅,在技术岗位上是权威。现在,他们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由“忙”变为“闲”,年龄由小变老,身体由好变差。这一系列变化,往往使他们心理失去平衡,不同程度的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如果退管工作做得好,就会减轻他们失落的症状,缩短他们失落的周期,使老同志平稳过渡。因此,认真做好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是退管人员一项经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退管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转变目前这种不正常的局面,首先要在工作人员身上找原因,要改变工作态度,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热情。 一个阴雨天的下午,他正在办公室里整理退休人员复查工作的基础材料,一名通知了几次却始终没来复查的老同志气呼呼的闯进了他的办公室,把身上的雨衣脱下来扔在了椅子上,气昂昂的说:“让我来复查什么,不就是看看我死没死吗,我还活着,活的好好的呢。” 李景玉从没经历这样的场面,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想,我们辛辛苦苦的为你们工作,你们还这样对我们。一种不满的情绪在他脑海中刚刚闪现出来,就被他曾经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压了下去。要忍一切之忍,解他人之怨;尽最大所能,做能做之事。于是,他起身为老同志点上一支烟,又递上一杯热茶,让老同志喝杯热水暖暖身子。然后耐心的解释说:“我们请您来,一是想了解一下你家庭的情况,二是想让你看一下我们退管中心的工作情况,征求一下你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他一边耐心的解释,一边和他唠家常,无形之中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后来,这名老同志悔恨地说:“我对你那个态度,可你对我还是这么热情,我真是个浑人啊,可话又说回来,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呢?” 李景玉说:“你们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几年之后我也会退休,也会走入你们的行列之中,也会有你现在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但今天我是工作人员,我的工作就是为你们服务,为了明天我能顺心的生活,今天宁可我受点委屈,也要让你们高兴顺心。” 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李景玉的一席话,让这名老同志感觉很难为情。原来,这位老同志的身体很好,退休后自己种了很多菜地,每天起早贪黑的侍弄自己的地,没有时间来复查,只好在这个下雨天来荣工科办理复查手续。带着一脸的冰霜而来的这位老同志,被李景玉的热情温暖融化了。 他坐在李景玉的办公室里唠了很多很多,最后走的时候说:“以后有什么事,你只要打一个电话,我就会按要求的去做,绝不会再给你添麻烦。” 平平常常的一件事情让李景玉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人与人之间缺乏的就是感情沟通和真诚交流,管理人员被管理人员之间这种真诚的感情沟通和交流更为重要。 此后,李景玉在办公室里备下了烟和茶,每当老同志来办事或咨询有关政策时,他都热情的接待,耐心的解答,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热心和真诚。凡是有老同志生病住院的,李景玉知道后都要前往看望,使老同志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增强了退休人员与组织间的亲密感。他所管辖和服务的区域里的退休人员,谁外出不在家,谁生病住院,谁在外面做了好事等等他都了如指掌。 李景玉手勤嘴勤腿更勤,他经常是出了张家去李家,也经常帮了王家帮赵家。无论是走到哪儿家,都是热心地帮助退休人员解决问题,因而,他很受这些退休人员的欢迎。 如今,他无论走进谁家,都会受到笑脸相迎、热情招呼,坐下来聊聊家常,谈谈生活。离开的时候,有的要留他吃饭,有的要送他一些菜,有的要在树上摘点果子让他带回去,看上去就像关系和谐融洽的好朋友一般。过去那种被敌视、受冷落的现象不见了,他服务的几百名退休人员有事都愿找他商量,这个地区的十几名党员都主动到科里缴纳党费,或委托他带缴到科里。 荣工科有许多细小繁琐的工作,但每一项工作对退休人员来说都是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如果稍有疏乎和遗漏就会给对退休人员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因此,做退管工作既要细心,更要有责任心。 每年的劳保慢性病会诊时,管理人员都要下去张贴通知。按照规定,工作人员把通知单张贴在辖区就算完成任务。然而,李景玉不仅按要求张贴了通知单,他还想到那些体弱病残人员身体不好,甚至不出家门的卧床人员,还有那些居住在偏远地方的退休人员,即使张贴了通知这部分人员也看不到,李景玉对这些人员非常熟悉,他就一家一户的通知到人,并给他们讲解有关政策要求,使所辖地区的退休人员及时参加了慢性病会诊。 退休人员弥金寿住在北大岭三三三站,而且在这么偏远地方居住的只有他一个退休人员,别说看不到通知,连送信的人都没有。李景玉到荣工科工作以来,每一个通知都亲自去他家通知本人。而他家居住的地方来回没有车辆不说,出租车都不去跑那里的山路。李景玉知道他的身体不好,每年一次的会诊绝不能把他落下。李景玉就步行去他家里,给他详细讲解有关政策。感动的弥金寿老人说什么也要留李书记在家里吃顿饭。老两口见李书记执意不肯留下来,就装了一袋子各种各样的蔬菜,让李书记背回去。李景玉说:老人家,这点事是我应该做的份内工作,你们千万不要这么客气,走这点路算不了什么,不过如果让我背这么多菜回去我可背不动,还是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事后,感到很是过意不去的弥金寿让老伴买了两盒烟送到了荣工科。正在两人推来让去的推让时,退管中心主任蔡永生推门走了进来,他了解了事情的前前后后,考虑到老人家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科里,就是想表达一番自己的心意,如果拒绝了又怕伤了老人的心,于是当即决定让李景玉收下弥金寿老两口的一片心意。李景玉知道,老人送来的不仅仅是两盒烟,而是两位老人对退管干部,对退管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是一份真真切切的真情。 王洪生退休后身体有病,被女儿接去佳木斯居住。几年来,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李景玉用电话与他传递信息。今年初的慢性病会诊前,接到电话通知的王洪生,在女儿陪同下回鹤岗会诊。为感谢李景玉几年来的关心和服务,特意买了两条烟送给李景玉,李景玉同样是谢绝了他的好意。 在几年的工作中,李景玉体验到了做退休老同志工作的辛酸,然而,他更了解了一些退休人员和工私亡遗属生活中困难和疾苦。为此,他把“工作是责任,服务是天职”作为自己工作的理念,激励自己努力去工作、去服务。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认可。在北大岭地区提起新岭煤矿荣工科第五党支部书记李景玉同志,居住在这里的新岭煤矿近200名退休职工和公私亡遗属们都称赞李书记是个腿勤嘴勤,能办事、办好事的人,是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的有心人和贴心人。李景玉的敬业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赞扬,特别是他一心朴实为贫困人家办好事办实事的高尚情怀被传为佳话。许多外单位的退休人员都羡慕新岭矿的退休人员有这样一位好干部。 方便他人,努力承担份外的事 李景玉从事退休工作几年来,他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神圣和伟大。退休人员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是最需要帮助,也是最应该竭尽全力去帮助的人。何况人都有年老的时候,都有行动不便的时候,这些退休人员在年龄上如同他的长辈一样,因此,李景玉始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2006年年末的一天,北风呼啸,雪花飘飞。 北大岭居民区退休职工闫秀芳家里响起了敲门声。 自从家里几经遭遇不幸,对外接触的少了,家里就很少有人来了。“这种鬼天气,谁能来呢,出去看看。”躺在床上的闫秀芳老人对老伴说。 老伴穿上棉鞋不情愿的走了出去。“老闫啊,快起来,矿退管中心的李书记来看你了。” 老闫得过脑血栓,这事李景玉早就知道,不过,老闫的儿子也得了脑血栓,李景玉是在前一天晚上家访时听附近的退休老同志说的。这不,今天尽管风很大,雪在下,他还是惦记着老闫家里的事,一大早就顶风冒雪赶过来了。 “景玉,坐在炕头上暖和暖和,这里热乎点。” 李景玉坐过去与老闫老两口唠起了家常。从中了解了老闫的儿子的事情。原来,老闫的儿子在两个月前也患了脑血栓,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因为无钱继续医治不得不出院回家静养。儿媳无工作,孙子正在上学,儿子患病前是瓦工,靠夏季在工地干建筑养家糊口。自从儿子得病之后就失去了这部分还不够维持三口人生活的经济来源,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就全靠老闫几百元退休金来维持了。有限的退休金既要维持两个病人的吃药,还要供一个孩子上学,导致家庭生活特别的困难。 了解到老闫一家的情况后,李景玉心里酸酸的,他及时向科领导汇报情况并请示给予救济,帮助他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然后他又同老闫商量,靠救济能解一饥但解不了百饱,想干点什么来增加收入家里又没有劳动力,唯一的办法就是争取给没有劳动能力的儿子办个低保,让他的生活有个最低保障。 老闫很为难的说自己不知道这事应该怎么办,再说家里的人不是老弱就是病残,也没有人来跑这事,这可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李景玉也知道这事的确很难办,但眼下这是唯一的办法。 李景玉对老闫说,他帮着去向政府反映,帮着联系办理。老闫知道办理低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对李景玉的话也没放在心上,而李景玉却把闫家的事装在了自己的心里。 时值三九天气,正是北方的寒冬腊月,路面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50多岁的李景玉从地处东山区的新岭煤矿走至兴山区政府,又从兴山区政府走到北大岭的闫家,跑政府,跑社区,李景玉比办自家的事还认真、还着急。 雪后的路面,光亮如镜,往返的途中,他先后摔了五六跤,腿摔青了,膝盖摔肿了,为了争取时间,他就打出租车去区 政府反映老闫一家的情况,请示政府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办理低保待遇。 区上的领导和办事人员原以为李景玉是老闫的家人或亲属,但后来得知他与闫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矿退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时,他们被李景玉如此的敬业精神和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感动了。 经过李景玉几次协调并配合区有关部门调查后,兴山区政府在一个月后就给老闫的儿子办理了低保待遇。 拿到了低保的老闫一家不明白李书记帮助他们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是为了什么,他们被李景玉为他们一家办理低保忙前跑后的行动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 李景玉与自己无亲无故,却把帮着办理低保这么繁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想想自己这个家,拿什么来感谢恩人呢?送钱,恐怕全家倾其所有也凑不出几百元钱;送物,几年来家里几乎是家徒四壁了。为了表示一下感谢的心意,老两口想请李景玉吃顿饭,但李景玉坐在这样的家庭里怎么能吃得下去呢,他婉言谢绝了老两口的请求。 后来,老两口给李景玉买了一条烟。老闫说:“说是感谢你,其实这条烟还没有你为我家办事打出租车和打电话花的钱多呢,再说我家里没有人抽烟,如果你不收下我也退不回去了,你就别让我为难了。” 李景玉考虑一条烟对老闫一家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收下了这条烟,临走时候,把烟钱塞在了老闫手里。他对老闫一家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帮着跑跑腿反映一下真实情况,别人去办也一样能办好,你们不用再考虑感谢我的事了。”老闫和老伴动情的说:“多好的干部啊,有这样的领导帮助我们,是我们一家人的造化啊。” 2008年春节前,虽然季节临近春节,天上阳光普照,但嗖嗖的小北风还是吹得人不愿走出家门。李景玉想马上就临近年关了,自己辖区内的几十户私亡遗属的生活怎么样,这个年她们怎么过? 北风挥动着积雪的颗粒在肆无忌惮的舞动着,寂静的居民区小巷里,李景玉走了张家访李家,一连半个多月的时间他走访了北大岭地区的几十户私亡遗属,对一些身体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大的遗属进行了摸底,详细了解了她们的生活情况,并为其中的12户特困遗属争取了救济,让这些平日里省吃俭用的遗属们过了一个欢乐年。 李景玉周到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大家的充分赞扬,有3名遗属为表示谢意给李景玉送来了水果和酸奶等物品,李景玉都一一的返还了回去。并解释说,给你们救济是你们真正的有困难,是党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我只是执行上级的政策,代表组织和企业来做好这项工作,做好了是我份内的工作,做不好就是我的失职。 去年夏季,曾经给李景玉送来水果又被他送回去的一名遗属摔断了胸骨。李景玉知道后同爱人一起买来了鸡蛋和水果去看望老太太。老人感动的老泪纵横,她说: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我给你买点水果你不收,反而还买东西来看我,我太过意不去了。李景玉说,从工作角度讲,您是我的服务对象,为您做事是应该的;从年龄上讲,您是老人,我应该尊敬您,来看您也是我应该做的。 李景玉常说,为老人家服务是应该的,收人家东西就变味了。我是做退管工作的,工作的对象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只要他们有困难,只要自己有能力帮助,份内份外都是应该做的。 去年5月的一天,李景玉辖区内的退休党员张文彬病逝了。他儿子打电话找到李景玉,请他去帮着料理丧事。李景玉二话没说就去了张文彬家。他帮着联系租客车,联系殡仪馆,又联系饭店,三天的时间里,担任起了张家葬礼主持人的李景玉,带着党组织的一片深情,带着与老同志的一片厚谊,忙里忙外的一直把张文彬送走。 事后,张文彬的老伴拉着李景玉的手连声感谢,并为自己过去曾为李景玉开展工作制造过许多麻烦而致歉。 李景玉全心全意的为弱势群体服务,让参加葬礼的退休人员以及张文彬的家人非常欣慰,使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拉近了距离,增加了感情,促进了和谐。 去年夏季,科党总支组织召开全休退休党员大会。李景玉知道,从北大岭到东山交通不变,即使坐公交车往返也要花4元钱。他就自己掏钱,以党总支的名义为辖区内的10多名党员每人付了5元钱的车费。 开会时候,退休党员对退管中心的做法表示感谢时,才知道是李景玉自己从腰包里拿出的钱。 2007年秋季,退管中心为退休人员家属办医疗证,证件办完后,在公示板上通知办证人员领取医疗证并取回户口簿。李景玉知道居住在北大岭地区的退休人员不常到东山来,可能看不到这个通知。为了方便劳保家属及时拿到证件,他就一家一家的把60多本户口和医疗证送到他们家中。 今年4月份,有一名退休人员在一年一度的复查时,把身份证丢在了退管中心。李景玉看到身份证上的人是自己辖区的退休人员,他的家住在北大岭最北端的三五六站的北面。李景玉怕失主找不到身份证着急,他下班后走了近两个小时的崎岖小路,到这个出租车都不去的地方,把身份证送到了这名退休人员的家中。 又是一个初冬的季节,按照矿退管中心的安排,开始了第二轮家访工作。在退休党员贾文家里,看到他老伴患病卧床,李景玉嘘寒问暖的安慰她安心养病,家里有困难组织会尽力帮着解决的。 第二天一早,他又和爱人一起拎着水果、食品等来到老贾家里看望他患病的老伴。当得知因为老伴有病,贾文的棉衣还没有着落时,李景玉就把自己的棉大衣,棉手套找出来送给了老贾,并许诺说,以后家里有困难和事情就找他,自己会尽全力的帮助解决办理。 事后,贾文对李景玉说,北大岭的退休人员这么多,以后有事你一个人跑不过来你就说话,我帮你一起跑。 李景玉的心里总是装着这些退休人员、特别是体弱病残的老年人,想着他管辖的弱势群体。在李景玉的办公桌上有一句时时激励他努力工作的座佑铭:踏踏实实为退休人员工作是我的责任,任劳任怨为老年人服务是我的天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