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凿星光 |
|||
一一中煤一建特凿处庞庞塔项目经理王杰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2-24 17:49:08人物展示 | ||
他是一个刚满30岁青年,却是一个已身经百战的老兵:
王杰,1979年出生,大学本科,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河北华丰矿、柳泉矿、金地铁矿、山东曲荷高速公路桩基、鲁西煤矿、湖西煤矿、义桥煤矿、河南程村矿、吴村矿、吴桂桥矿、城郊矿西进风井、安徽口孜东矿、陕西胡家河矿、内蒙虎豹湾矿、塔然高勒矿等17个矿井和桩基冻结孔打钻施工任务。经过十年的基层历练,他由技术员、技术经理,再到现在的项目部经理、党支部书记,10年的辛苦勤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由于出色的表现,他先后荣获了“优秀团员”、“五好职工”、“新长征突击手”、“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8年,被评为邯郸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身先士卒 无往不利 作为项目部的负责人,王杰最让大家竖起大拇指的地方就是他能处处以身作则,起带头模范作用。
虎豹湾工地是他担任项目经历后的第一个工地,施工地点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开工时正值8月份,酷热的骄阳、滚烫的沙地和秋季刮起来昏天黑地的大风沙使得工人叫苦不迭,王杰及时给工人发放了毛巾和防风镜等物资,并以身作则,天天吃住在施工现场,和工人一起扛物资,保生产,仅用11天就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开工后因生活用水奇缺,工程也面临着经常断电的困难,开钻前期施工的19天时间里,4台钻机总进尺3378米,最高台月进尺仅为855米,施工进度和台月进尺均落后于另外两家施工单位,面对此种情况,作为项目经理的他倍感压力,为了扭转局面,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技术组和各钻机机长曾多次召开生产例会,通过分析原因,前后制定了8项技术和组织措施,经过项目部的一致努力,截止9月底,我项目部施工总进尺已达12979米,成孔29个,钻机最高台月进尺也达2482米,超过了其余俩家施工单位,并最终于2008年10月27日顺利完成了虎豹湾主井打钻施工任务,较合同工期提前了14天,并且所有钻孔试验压力、深度和质量通过二次验收全部符合设计要求。为此,乌审旗蒙大矿业责任有限公司发来贺信,他的劳动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在08年底内蒙塔然高勒施工期间,因严寒和地层原因导致施工进度迟缓不前,身为项目部经理的王杰夜不能寐,食不甘味,零下30多度的天气下,冒着呼啸的北风天天和钻工们一起盯守在四无遮蔽的工地上,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等问题解决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毫无知觉,步伐都琅琅跄跄。长年不规律的野外生活,他深受胃病、失眠的折磨,却从不叫苦,常备的小药箱似乎也是摆设,工作一忙起来,饭药全都忘记吃,往往等问题解决了,已过了食堂开饭的时间,他就一碗泡面一包咸菜应付着。衣服旧了,从没有时间出去买,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劝他要多注意身体,多休息,王杰笑着说:“说实话,施工进度一直上不去,我这经理能安心的休息吗?”。最终,项目部全体职工在他的带领下克难攻关,不分昼夜的顽强施工,工程于2009年4月12日正式完工,提前 19天完成了副井冻结造孔工程,经评定,造孔质量全部优良。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得到监理的认可和甲方的表扬,他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庞庞塔矿主斜井冻结工程是我处承揽的霍州煤电集团吕临能化有限责任公司的首个工程,设计钻孔874个,钻孔总工程量74000m,工期紧任务重,为此特凿处共投入了9台钻机同时施工,因施工现场地处山谷之中,用水用电困难,开工之初,为了解决施工和生活用水,王杰多次召开会议研讨施工方案和解决办法,并积极与矿方和当地村民协商,寻找供水水源并铺设了一趟供水管路,在用电方面,也购置了一台小型发电机以维持日常小负荷的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确保了生产和生活用水。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带领工人紧锣密鼓的做着施工准备,并于6月5日按期开工,施工中,他严抓质量,召开技术研究会商讨解决了钻孔偏斜,纠偏,打压等问题,经过了日夜奋战,取得了同比其他单位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皆为第一名且提前20天完成钻孔任务的良好战绩(贺信原文),从而喜获霍州煤电集团的贺信,为我处开拓山西市场立下新功。
锐意创新 永不放弃 在繁忙的施工生产中,他时刻不忘学习科学施工技术,写出了“提高深孔钻进效率,确保施工工期”高质量论文,对钻井施工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参与合作研发的“JDT—5型陀螺仪配合φ168楔形变径纠斜器定向纠斜技术”,解决了钻孔施工定向纠斜的复杂问题,特别是深部地层纠斜误差易大这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在施工中获广泛推广应用。他负责施工的河南省程村矿主、副井冻结孔打钻工程,地层复杂,卵石层多达41层,最厚卵石层达35.59米,累计厚度233.4米,国内绝无先例,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钻井施工速度,他根据不同地层不断调整钻井参数,认真分析施工资料,组织技术攻关小组,严把冻结孔造孔技术质量关,有力的保证了复杂地层冻结孔钻井顺利施工,受到甲方和工程监理的高度赞扬。在安徽青东矿副井冻结孔打钻施工中,创出了单机台月效率4590m的全国同行业钻井施工新记录。2007年在河南永城城郊矿西进风井施工中,带领职工仅用53天、提前工期17天完成冻结孔打钻施工任务。 作为项目经理,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杰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在塔然高勒矿井打钻施工中,由于矿井地质结构复杂,且先期单位已将井筒掘砌施工至491米而造成扰动地层,形成坍塌区,从而造成施工钻孔漏浆严重。在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堵漏后,发现无论从堵漏时间,还是从堵漏效果上都不明显,施工进度一再受阻,此时王杰焦急万分,立即组织召开紧急技术会议,商讨技术方案。在会上,他大胆的提出了使用双液化学浆堵漏的设想,即用水玻璃和水泥浆按比例混合制成的化学泥浆,有人表示反对,说没经过尝试责任担待不起,他说:“双液化学浆虽然首次用于打钻施工堵漏中,但是他的化学性能和封堵效果早已经过很多次验证,效果很好,这次我决定详细研究配比比例后投入使用,责任我担。”经过再次讨论后,此方案获得通过。其后,他协同技术人员彻夜不息的认真分析了地质结构确定混合比例,多次试验后大胆应用到了施工中。经实践,堵漏效果异常显著,堵漏时间由原来的46小时缩短到了10小时之内,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把本来都认为无法按期完工的工程足足提前了19天完工,获得甲方惊喜之余的热烈称赞。
关心职工,人心凝聚 “没有官架子,为人实诚。”是所有职工对王杰的评价,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他总会抽出时间和职工们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职工在工作中的困难和难题。在项目部初到内蒙施工期间,正直冬季,项目部为各职工宿舍购置了火炉取暖,但由于首批购置火炉个数不够,个别宿舍未能取暖,王杰得知后,说:“工人不能全用上火炉,我就不用!”立即让人将自己用的电暖器搬了过去,自己却在冰冷的屋子里盖着两层被子睡了一星期。除此,考虑到职工冬季施工的辛苦,他还特意安排采购了一批冬季劳保,并及时发放到了职工手中,王杰常说:“活是靠大家干的,没有大家就没有这个项目部,我的功劳也是大家给的,所以我要感谢大家,不能光想着自己”。一次,项目部一位老职工在下班回宿舍的路上突发冠心病晕倒,王杰得知消息后,立即带车连夜将其送到县城医院,并亲自守夜照料一整晚,待第二天老职工的病情稳定下来,它才安排专人照料,踏着曙光,迈着疲惫的脚步返回了项目部。职工们被他的真诚和无私所打动,将一切感激化为工作动力,项目部团结协作氛围浓厚,工作成绩屡创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