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强和韧性叩开成功之门 |
|||
——记中煤五公司五处安装一工区主任谌喜华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2-2 9:44:06人物展示 | ||
![]() 能够成功穿越沙漠的人,心中总有一片绿洲。在谌喜华心中支撑他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那片绿洲就是,“我的心在中煤,我的事业在中煤”。十二年来,谌喜华用坚强和韧性叩开了事业成功的大门。 谌喜华扎根在施工生产一线已整整十二个年头了,曾先后担任过中煤五公司五处安装二工区机电技术员、技术主管、工区副主任,2003年11月调任安装一工区主任。十二年风雨兼程,十二年兢兢业业,谌喜华付出了许多许多,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8年他带领的团队,实现施工产值达到4500万元,利润20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32000元,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正因为业绩突出,2006年11月谌喜华被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评为“第五届优秀项目经理”,2007年4月被江苏省徐州市政府评为2004-2006年度徐州市“劳动模范”,2008年3月被中国建设协会授予“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2008年5月他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了“五一”劳动奖章。
勤学苦练,造就技术尖兵
1997年6月,谌喜华同志从安徽淮南工业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煤五公司五处工作。最初,他被分配到安装二工区电工班实习。那年,正赶上安装河北宣化宣东煤矿副井提升机系统工程。刚走出校门不久的谌喜华第一次接触到了煤矿配电电气系统。电控配电柜、操作台、电控盘形闸、液压站、电缆桥架、深度指示器等一系列电气设备,他只是在书本上学过一些,但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电气设备的高精度和复杂度,使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束手无策,看到别人熟练地操作,他心里羡慕得不得了。谌喜华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电气设备安装这块硬骨头。从此,他每天上班带着笔记本,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班组长、老师傅学习操作要领和方法,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别人八小时之外看电视、打扑克,他八小时之外看书学习,整理工作日记,研究施工措施,每天晚上12点以后才上床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钻研和实践操作,使谌喜华成为了行家里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尖兵。
多年来,谌喜华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他所负责的施工生产和技术工作,分散在山东、山西、安徽、河南、河北、甘肃等多个省份,全都是煤矿机电安装工程。井筒、井架、绞车、天轮、变电所、泵房、抽风机、上下摇台、推车机、上下山皮带运输机等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大都要求工期短、质量高,必须达到优质。为了高效优质完成施工生产任务,谌喜华组织技术人员会审图纸,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解决;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方案时,他坚持按照规程规范、质量标准严格把关,反复查证和公式验算,会同技术人员校对核实后再落笔,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凡是他着手编制审核的技术文件和资料,都满足了客户的要求,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拓展市场、创造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严谨细实,练就管理能手
走上基层领导工作岗位后,谌喜华严细管理,真抓实干,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诚恳的工作态度,平易近人的形象,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带领全工区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勇闯市场,转战于东南西北煤炭基本建设施工点,多次完成急、难、险、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任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强企富民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从事管理工作五年来,谌喜华主持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在“严”字上、工作协调上下功夫,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几年来,他所在的领导班子团结,职工队伍稳定,善打硬仗,敢打恶仗,造就了一支煤炭基建施工的王牌军。所承担施工的多项工程被评为省部级优质工程,荣获国家煤炭建设协会最高奖“太阳杯”优质工程,他所在单位荣获过省部级甲级队,他本人也多次被处、公司评为文明职工、五好职工、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此外,谌喜华还注重维护生产一线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为稳定技术人才队伍,他费了不少心血,做了大量工作,对技术人才在生活上照顾、思想上交流、工作上支持、待遇上倾斜、发展上鼓励、政治上关心,重视对两堂一舍的建设和投入,多次拨出专项资金改善职工食宿条件……正由于他管理到位、工作细致,技术人才队伍和职工队伍思想稳定,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在单位扎了根,成了家,成为了单位的骨干,他所带领的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着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推动了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率先垂范,甘为企业奉献
“叫别人做的工作,完成的任务,首先自己要把工作做到做好,做深做细,才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多年来,谌喜华始终以这一标准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自从担任领导干部、单独负责施工项目后,他总是率先垂范,深入生产一线工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尤其在承担安徽淮南矿务局许疃煤矿副井井筒安装工程中,时值寒冬,他坚持吃住在工地,讲生产形势,讲安全工作,调度生产进度;积极协调甲方、监理和其他单位的关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在工地上,他与当班工人一起下井,一起工作。他踏实的工作作风、朴实的言行、认真的态度深深感动了甲方、监理单位和广大职工,大家都说:“有这样的领导干部带头作表率,真是企业兴旺的基石,职工群众的福音”。
在山东汶上县义桥煤矿安装副井提升工程时,因井筒施工淋水大,工人工作时即使穿雨衣也往往是全身湿透。谌喜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安排人花高价购进了一批优质雨衣发给工人。有一次,因为天下大雨,一位工人急需胶靴,不然就会影响地面材料运输,他发现后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胶靴脱下来,递给那位工人说道:“你穿吧,我再想办法,别管我”。一个小小的举动使得在场的职工热泪盈眶。
12年来,不论施工工程大小,转战在何方,条件多艰苦,谌喜华始终以工地为家,以工作为己任,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每年出勤率都保持100%;自有施工记录以来,他曾创下起立山东生建煤矿副井井架只用15天的最快记录,受到山东省有关部门和矿方的高度赞扬,在齐鲁大地树立起了中煤五建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良好形象。
坚强刚毅,好男儿也柔情
顽强拼搏和无悔地付出,让谌喜华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同时也让他失去了许多许多……
他的独生女儿生病住院,妻子打电话叫他回家一趟看看孩子,他总是说工作忙离不开;女儿每天都趴在病房的阳台上眼巴巴地看着远方,嘴里不停地念叨:“爸爸什么时候来看我啊?”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年妻子的腿被砸伤住院,谌喜华在百忙之中抽空赶回去只照顾了两天,就又返回了工地,因为他放不下工区的工作。
12年了,谌喜华已经记不得多少次没在家里过年了!年迈多病的父亲思儿心切,每年都盼着春节与儿相聚!父亲因病去逝时,他因工作繁忙脱不开身,连父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而等他忙完工作再回到家乡时,父亲已经下葬多日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那一刻谌喜华说他这一辈子都忘不了,说这话的时候谌喜华哽咽着,堂堂好男儿止不住的热泪夺眶而出。
“我的心在中煤,我的事业在中煤”,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目前,谌喜华为了企业的发展仍然坚守在施工生产一线。让我们为谌喜华喝彩,也为谌喜华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