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魏晓: 难忘记者生涯

煤炭资讯网 2009-11-8 14:56:57论文、言论
  新闻宣传的十一年,是我生命长河中最斑斓最光辉的十一年,是充满幻想和诗意的十一年。那年五月一日,经过安徽日报社、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几位老师短暂的岗前培训,就走马上任了。“无冕之王”的耀眼光环,初生牛犊的无邪无畏,青春勃发的浪漫情怀,把自己抬高到一种虚高的位置,自己俨然成为真理和公义的化身,进厂下乡跑机关,踌躇满志,一路春风,每每想起,总有一种如梦如幻如诗如歌的快意和满足。

处女作 刚上班,就有同学给我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徐淮公路大修,车辆驶入宿州段必须从萧桃公路南下,绕道丁里区一些村庄,然后进入徐淮路。这些村庄的村民截路堵车,故意将司机带进泥泞小路,公然上车抢劫、讹诈。一小时后,我孤军深入,来到事发现场,以行人的身份在那条乡村道上慢慢行走,仔细观察,用心打听,牢牢地记在心里,连夜赶写了一篇《雁过拔毛当休矣》的短文,用“委尧”的笔名,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发表在《安徽日报》“监督哨”和《安徽法制报上》。那时的舆论监督威力还是相当大的,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公安机关很快介入,道路很快畅通,涉嫌人员很快受到惩治,我也从中获益良多,“无冕之王”的美感陶醉了我好长一段时间,这篇短稿奠定了我在当地新闻界的地位,对我后来的记者生涯产生巨大影响,直至半年以后,同事们还拿“雁过拔毛”说事。
高产期,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阵营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国内也陷入一片迷茫。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解决了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这个讲话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这次南巡谈话为当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定了调,全国掀起学习“谈话”和十四大报告的高潮。我也主动随文教工作组下乡宣传。
那段时间,除公费订阅的报刊外,我还订阅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单位的业务刊物,我搜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日夜研读,我把丁里、皇藏两区作为我理论学习的实验场,发展通讯员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制定稿酬奖励政策,每日增补采写计划,满脑子都是写作,“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确是那段生活写作的真实写照。
深入地学习,不断的探索,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入,新鲜的想法总是汩汩地冒出。我将这些信息穿插合并,动用我当时能够掌握的一切新闻资源,把那些零碎的表象的东西,通过挖掘深化,不断地变成消息、通讯、特写、评论、专访或报告文学。此后的三年里,市委机关报几乎每份报纸至少有我一篇各类题材的新闻稿件。
在全省组织的大型农机化会战现场,我作为当地新闻机构的派员,与省报及各专业媒体的记者们拼抢。考虑到他们会用消息或通讯,于是我独辟蹊径,用目击的手法,从全景的角度入手,撰写了一篇《壮哉!农机化》的现场目击。该篇目击,我不惜笔墨,铺张热烈,烘托磅礴,写景、议论、对话交叉进行,大气沉着,斩钉截铁,结果那么多媒体的记者们,只有我的稿件与省报的记者并驾齐驱,刊登在安徽日报头版位置。
在陪同上级宣传部门组织的采访全国劳动模范王庆习的日子里,新闻的十八般兵器被我尝试一篇,最终我避开与上级记者撞车的可能,放弃了采写他创业奉献的老套,而以独特的视角瞄准了他普通民舍的家居。这个思路一确定,我立即像注入了兴奋剂一样投入采写计划。王庆习为人敦厚,生活极其节俭,在食堂打饭,别人掉在地上的一粒花生米他也得捡起来吃掉。但他对待公益事业,对待普通群众的无私和仗义却是人人称道的,他在当地的故事妇孺皆知。为他的高风亮节所感染,一篇《亿万富翁和他的家》不仅被省报采用,而且不久还被收录在李鹏总理题写书名的《光辉的足迹》中。
此篇文章一发表,立即引起轰动。那年“七一”前,市委组织部邀请王庆习作专场报告,王庆习却偏偏找到我,向我介绍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恋爱史。我本着为他立传为社会树标的严谨态度,把他的一言一行提炼升华,以此来诠释党的宗旨,用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完成了一篇长篇演讲报告。报告的组织者一再嘱咐王庆习,要他一定要向撰写报告的作者致谢,感动得王庆习一散会就把感动传递给了我。
此后,采写张长顺的报告文学《山水文章才破题》,采写付介良的长篇通讯《正是创业好年华》,采写萧县现代农业开发的大型调查报告《现代农业园区是怎样建立的》等一批较高水准的新闻稿件相继刊发,《现代农业园区》还直接引发了上级农业科研机构组织的现场研讨会的召开。
就在那时候,在中国书协会员阎梓昭老先生的一再要求和指导下,我涉足了书画界,并学会了装裱;也就在那时候,我开始关注教育,写了不少教育方面的稿件,并被教研机构聘为兼职会刊的主编;还是在那时候,小有成就的感觉助长了我的自信,以至后来轻易地离开这个令我神往的新闻岗位。
我不知道沿着当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的记者生涯是否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职业巅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后来的选择影响了我的记者生涯的再次闪光,以致后来南下广州,西进郑州时,我的第一选择还是新闻单位的采编业务。
人 生是一条单轨线,不能重复,没有来回,在这条单轨线上,过往的一切都是积累,都是财富,都值得珍藏。我们只能将过往收藏起来,踏踏实实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才不枉我们宝贵的生命。

单位:内蒙古太兴公司(内蒙古阿拉善右旗)







作者:魏晓 编 辑:田坎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