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呈现“潘二现象” 干部选用导向聚焦“德才”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1-5 14:17:56党群工作 | ||
本网讯: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今年以来,潘二矿党委通过公开招聘、民主推荐、干部考核,对班队长、支部书记、科区长的任用导向,进一步体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同时兼顾学历、资历等综合因素。目前,“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岗位之间的交流、素质性淘汰等,成为了“潘二现象”正确的、健康的用人标准。 该矿注重“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在加大青年技术干部培养任用的同时,不断加大后备队伍建设,对工作尽心尽职、脚踏实地从工人岗位上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任用。今年选用的11名科技管理人员,60、70、80年代各占相应比例,其中从青年大学生技术人员提任5人,从班队长和机关一般管技人员中选用6人,有效地控制了“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
公开招聘,也是该矿党委长期坚持的一种选人用人手段。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本着“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注重经历、注重能力”的原则,相继面向全矿职工公开招聘1名团委副书记和1名宣传干事,不少普通的工人和大学生,在召开招聘中脱颖而出。
许宝森,原来是从机关交流到生产单位又交流到机关工作的科级管理人员,近期由于工作需要,再次安排到基层从事党务工作。据统计,今年以来,与许宝森相似的30多名科级管理人员,在机关与机关、机关与基层、基层与机关、专业口与专业口、跨专业口之间进行岗位交流,4名科级管理人员在行政与党务工作之间交流,1人即担任行政职务、又担任党务职务,进一步加强了干部岗位的交流,为建设一支既有党务工作经历、又有行政工作经验的中层干部队伍,打下了基础。
“管职数、管结构、管条件、管程序”,这是该矿党委对班队长的任用导向。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该矿建立了“科区自主推荐、分管领导监督把关、矿管职数、条件、结构和程序”的班队长任用要求。综合基层单位的人数及工作范围,规范班队的设置,并相应的配备班队长以及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结合专业口需要的年龄结构及技术含量,相应进行调控,严格对班队长的年龄、学历、资历、技能等级等方面的条件进行把关。同时,任用班队长,实行基层单位研究上报推荐人员,经过分管领导的审核、把关,矿考察后下文任用的程序。
该矿党委在对过失性处理的同时,还建立了素质性淘汰机制,对部分中层干部工作不在状态、岗位上无业绩的,采取过失性淘汰。仅今年,12名免、撤职的科级干部中,有3名副科级管理人员就因过失性淘汰,失去了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