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采煤工,如今修鞋匠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1-29 14:21:17人物展示 | ||
曹志强,一米八的陕北大汉,原在铜川矿务局桃园煤矿采煤二区当矿工。重活不惜力,累活抢在前,不论是攉煤打柱,还是放顶移溜子,他都是把好手,身体强壮,技术过硬,总是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井下干活难免磕磕碰碰,他身上多处受伤,但他仍然坚持上班,一次采煤工作面突然来压,他为了抢救矿工弟兄而被铁柱子砸住脚,脚跟骨折,经鉴定调地面选运区选煤楼工作。由于他行走不便,在选煤楼扒高上低,爬上爬下,在维修保养更换电机时,右腿膝盖骨骨折,住院治疗,由于石膏固定,腿不能活动而留下右腿不能打弯的后遗症。他的爱人小时侯因烧伤手残疾,不能干重活,加之双胞胎的两个儿子的抚养,全家人生活重担落在老曹的肩上。桃园煤矿破产后,老曹属于待退人员,工资待遇比较低,因生活所迫,他起早贪黑,拖着不能弯屈的右腿,骑着三轮车到貨场当搬运工,干另活。为批发商装车卸货,一百多斤一袋子洋芋,在老曹手里抱上抱下,一车一元的报酬,来回搬运一连十几车能挣十几元。对平常人来说非常吃力,而他拖着僵直的腿,一拐一簸,汗流浃背,饥饿劳累,冬天雨雪,冰冻路滑,夏日炎炎,酷暑高温,那该是多么辛苦哦。早晨四点起床做饭,照顾孩子们上学,就骑车走了。中午在树荫下歇一会儿,吃着带的馍饭,喝着自带的水;严冬的中午在商贩摊位的火炉边呆一会儿。一干就是三年。随后又去贩菜、卖菜,批发,另售,大称来小称走,批发来的菜当天卖不完剩下的,第二天就扔一半,卖给顾客的菜足斤足两不亏人,算帐时,另分分不要。遇到熟人只拿成本价。“卖菜两年,赚不了多少钱,每天能吃到青菜,经常吃卖剩下的菜。”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熬着,挺着,硬是把两个儿子供养大,一个上煤技校,一个上高中。如今,大儿子煤技校毕业分到神木下井,二儿子上高中,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第一、第二。老曹随着年龄的增长,搬运,颠簸的重活也干不动了,怎么办?他老岳父干了一辈子修鞋匠,也老了,就对女婿说“你岁数不小了,我也老了,你就接着学干个修鞋的活,还能顾家,行吧?”曹志强在岳父的修鞋摊上坐了三天,跟着老岳父学了三天,上鞋、订鞋、修鞋、补鞋,上鞋锥子没少扎住手、修鞋刀子经常划破皮。看上去,老曹是个粗壮大汉,可他心细,手巧,能吃苦,有耐性。磨练出一手好手艺。就上鞋来说,线拉松紧均匀,针脚大小一致。有时顾客鞋尖的底邦开裂,他用胶一沾,牢固结实,顾客问多少钱,他一摆手,“拿去,不要钱”,有时鞋线开了,他用机器来回走几针,也不要顾客的钱,有的老乡、熟人来修鞋,他只收成本,手工都是倒贴功夫,不要钱。谁要是上班路过,就把要修的鞋往他跟前一放,也不问价,就走了,等到下班,他的鞋,老曹也修好了。经他修的鞋,结实耐穿,价低实惠,远近住户,农村农民也来光顾。 曹志强下井挖煤,风里来雨里去,含辛茹苦,受伤后起早贪黑闲不住,打零工,生活困难,在矿上属于特困户,组织上经常关心照顾。曹志强原来是农民协议工,他工作表现好,解决了户口转为合同工。他受伤后,解决了低保待遇,每逢节日、过年,组织上给予补助救济,大儿子照顾安排到神木矿区工作,二儿子学费全免。老曹说:我的年龄快到了,马上也该办退休手续了,我家生活困难,多亏共产党关怀,不然,我怎能活到今天。 是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惠民政策好,像曹志强这样的伤残矿工,还有一份自谋职业之路,也不收任何费用,党组织还经常帮助解决像他这样的矿工的困难,曹志强感到十分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