垞城矿着力打造培养三优一强年轻干部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1-18 15:24:22通讯特写 | ||
江苏徐矿集团垞城矿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主线,着重打造“三强一优”( 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强、奉献精神强、群众评价优)年轻干部队伍,为实施“内稳外扩”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该矿优化科区级后备干部年龄结构,坚持后备干部集中调整补充和动态管理相结合,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调整补充,按照干部标准和选拔程序确定后备干部。完善后备干部队伍选拔机制。通过公开选拔、模拟竞聘、开放论坛等方式,实行分类排名次,排名靠前的优先选拔使用,排名靠后或经实践检验不符合后备干部条件以及不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人选的及时调整。实行跟踪考察制度,通过日常观察和年度考核等方法,重点考核后备干部的政治素养、能力水平、工作绩效、廉洁自律、业务进修等,根据考核情况实行优进绌退、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补充。对条件成熟且特别优秀的后备干部可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任职。 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该矿坚持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使用年轻干部的主渠道。采取公开招聘、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每年拿出 5~10个科(副)级岗位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机关岗位缺员原则上采取公开招聘形式。坚持把竞争性选拔作为使用年轻干部的主渠道,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锻炼平台。坚持实施双助理制度,实行科区长(党支部书记)助理制度。从优秀年轻干部和优秀班长(标兵)中选拔科区长(党支部书记)助理,基层区队配备一定数量 25 岁左右的科区长(党支部书记)助理,享受副科区级待遇;实行班长或车间主任助理制度,从高校毕业生、优秀派遣工和技校毕业生中选拔班长助理或车间主任助理。对科区长(党支部书记)助理、班长助理或车间主任助理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担任实职。坚持年轻干部双途径培养。对高校毕业生和优秀青年职工采取两个途径培养,着力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链,树立干部从基层培养、人才在一线成长的用人导向。定向安排高校毕业生到生产一线、车间班组、以及专业岗位与管理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以增加阅历,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管理能力;对一线优秀青年职工通过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成人高考或送出去培训等形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提高学历层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该矿加强年轻干部轮岗锻炼。坚持多岗位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计划地对年轻干部进行轮岗锻炼,对在一个岗位工作 2~3 年的进行轮岗;对缺乏必要岗位经历的,安排到适当岗位上任职;对长期在机关工作的,有针对性地安排到基层单位任职;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有重点地安排到机关工作;对德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优先安排轮岗,放到重要岗位上锻炼考验,加快成长步伐。 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该矿坚持培训教育主渠道,有针对性的对年轻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培训。通过理论培训、联合办班、举办讲座、专题研讨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抓好年轻干部的在职学习。引导年轻干部把理论学习与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鼓励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为年轻干部进修深造创造必要条件,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注重在政治上关心优秀年轻人才。对积极要求进步的优秀年轻人才,优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培养,符合党员条件的优先吸收入党。通过开展“推优荐才”、“高校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劳务派遣工成才在垞城”、评选“创业标兵”、“明星师徒”等活动,广泛选树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加强领导,把培养选拔工作落到实处。该矿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制度,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帮助改正,促使其尽快成长、成才。建立年轻干部思想状况、工作状况调查分析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建立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在思想上、工作上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正确分析和理解年轻人的不成熟,看大节、看主流、看发展。鼓励年轻干部大胆创新,宽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并帮助其总结提高,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