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汝箕沟矿:一井一面改变了百年老矿什么

煤炭资讯网 2009-11-16 15:43:21通讯特写
  18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仅仅是短暂瞬间,但对于汝箕沟人来说,却是几代人从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文明的奋争史。

  巍巍贺兰,莽莽林海。见证着汝箕沟这座百年老矿沧桑巨变。

  从最初的簸箕端到皮带运输,从镐刨锹挖到综采机械化,从木支护到液压支架,从多面开采到一井一面,汝箕沟人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自信有力。

  特别是近年来,神宁集团大力推广和实施“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理念,对汝箕沟矿进行了矿井系统优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两堂一舍”改善,最终使百年老矿的矿容矿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随着硬件设施的改变,汝箕沟人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否能随着破旧的小地窑和脏乱差的巷道一起丢给历史?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汝箕沟矿,走进了汝箕沟人的心灵深处,探寻他们最真实的变化。

变化一:煤矿事故可以杜绝

  “只要生产就不可能不出事”、“要想生产就得违章”很早以前,这个观念绝不仅仅存在于老一辈汝箕沟人思想中,就是在全国挖媒人心中也是一个潜规则。

  由于落后的采煤工艺,简易的支护条件,强体力出煤工序,让大家一提起“煤矿”就联想到事故。

  汝箕沟矿综采队班长步建国刚参加工作就分配到炮采队,报到那天,家里人和周围邻居都劝他不要去,因为步建国2岁的时候,父亲就因工伤致残,给大家的心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阴影,他们不希望步建国再有什么闪失。

  但为了生计他还是去了。上班的头一天,母亲极不情愿地送他出门,担忧的眼神至今都让步建国难忘。

  “我从母亲的眼神里隐隐感到了一种出征的悲壮。”步建国说:“因为当时的炮采工作面,条件太差,大家为了早下班,经常违章操作,一些不负责任的班组长也是视而不见。”

  然而,从2006年起,在神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对汝箕沟矿的通风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矿井机电运输系统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矿井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率先在银北矿区实现了“一井一面”。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才行。”汝箕沟矿矿长张吉介绍说:“我们认真落实神华集团‘两个安全理念’,创造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变老矿区员工的安全思想,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

  班前会的每日一题提高了员工素质;墙上悬挂的全家福温馨提示员工注意安全;井口送温暖把安全祝福送入员工心坎;无违章人员安全抽奖营造遵章守纪的氛围;党员先锋岗增强了党员抓安全的意识;系统的安全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员工的安全观念……

  正是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放下铁锹拿起按钮的汝箕沟人的思想境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员工已经达成共识:煤矿事故可以杜绝。”步建国说:“谁要是违章,全班人都要谴责他。习惯性违章在我们班已经没有了舞台。”

  据悉,汝箕沟矿已经实现安全生产3年多,矿井采掘达到了神华集团特级标准,机电、运输、通风达到了神华一级标准。如今,员工在矿领导的带领下,正向着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稳步迈进。

变化二:脏乱差不是煤矿的“胎记”

  “远看要饭的,近看挖煤人”这是80年代以前对矿工最真实的写照。

  那时候,稍一留心就会发现,在井口或者浴池更衣室里,随处都能看到升井的矿工,把安全帽往屁股下面一坐,懒懒地斜倚在墙根下或者更衣箱上,点一支烟,在暖暖的阳光照射下,惬意地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
有的为了第二天穿上干爽的工作服,一升井先习惯地将湿漉漉的工作服脱下来摊平晾晒,自己却光着膀子,坐在旁边用细铁丝缝补挂烂的工作服。即使有矿嫂们路过,他们也不回避。矿嫂们也是熟视无睹,没有丝毫的难为情。

  这样的场景在当时的中国煤矿随处可见,在汝箕沟矿也并不陌生。因为,在大家的心里“脏乱差”、“傻大粗”就是煤矿的胎记,似乎永远也抹不去。

  “我们也渴望美好的幸福生活,也希望穿的体面一点。”一位在煤矿工作了26年的汝箕沟矿员工深有感触地说:“当时一听说挖煤的,连找对象都难。”

  然而随着汝箕沟矿在神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对部分巷道进行硬化,加大井下文明生产、井上文明卫生工作的考核力度,全力推进“两堂一舍”的改善工作,汝箕沟矿员工的精神面貌,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汝箕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的员工幸福指数,让员工群众充分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党委书记李晓东动情的说。

  “现在,我们下井坐上了猴车,每名员工一年两身工作服,随脏随洗烘干熨平……”综采队队长杨伟高兴地说:“这些细节上的变化,都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10月27日,记者一行到井下采访的时候,不论走到哪里,只要遇到井下的员工,他们都会热情地问候一声:“您好,欢迎您到我们汝箕沟矿”、“井下行走要注意安全”。这些来自地层深处的朴实问候,在千米大巷显得那么亲切、那么暖人。

  结束井下采访,在井底等车升井的时候,由于正赶上下班高峰期,乘坐猴车的人很多,但是,矿工们却下意识地将猴车让给我们这些来访的客人。

  意识决定行为,标准规范文明。

  如今的汝箕沟人已经摈弃了陋习,他们的文明习惯贯穿在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打电话的第一声问候,到井下作业现场的每道工序,再到平时的着装行走,都按照标准严格规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和谐文明的矿区,已经在贺兰山深处悄然崛起。

变化三:挖煤不是出苦力

  “预备……跑。”随着一声令下,几十个青年每人抱起一根上百斤重的支柱向前方跑去……

  身着打了补丁工作服的监考人员,站在场地边上,指点着拼命奔跑的青年们说:“那个大个子不错。”、“这个胖一点的也还行。”

  看到这样的场景,外人也许以为是在进行技术比武,其实不然,这是80年代前中国煤矿招工时经常发生的一幕,谁先跑到终点,谁就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矿工。

  “当时招工,不看文凭看体力。”汝箕沟矿一位退休在家的矿工说:“这样的招工方式,每月都在上演。因为井下条件太苦,好多人干不了多久,就走了。所以矿里不断招工但还是缺员。”

  下井挖煤就是干苦力,这是那个时代矿工的悲哀。有些矿工家属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忘不了带上一句:“再不好好学习,就下井挖煤去。”

  1998年,汝箕沟矿引进第一套单体液压支柱代替了金属摩擦支柱,虽然远不如现在的液压支架先进,但却有效改善了汝箕沟矿的井下支护条件。特别是神宁集团成立以来,汝箕沟矿按照“四减”要求不断提升矿井采煤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将矿工彻底从强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矿井逐步达到了安全高效模式。

  “随着矿井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矿工业务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副矿长王华说:“我们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的同时,采取竞聘上岗,竞聘技术员等办法,有效促进了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综采队技术主管姚海龙是一名技校毕业生,1998年分配到炮采工作面的时候,还因为劳动强度大,产生了辞职不干的念头。2002年矿里引进综采设备,他踊跃报名,积极备战,在200多人中脱颖而出。后来又经过竞聘考试成为一名采煤技术主管。和他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机电技术主管杨晓川。

  “我们挖煤人也是技术活。”综采队马新峰高兴地说:“以前我们一个采煤队铆足了劲一天也就两刀煤,现在依靠先进的采煤工艺随便6刀煤,而且还不费劲。”

矿 科学发展的愿景目标,增添了汝箕沟人奋发有为的自豪感;崇尚知识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汝箕沟人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如今的汝箕沟人,以成为综采队的一员而感到荣耀,因为挖煤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挖煤人通过努力也可以成为蓝领精英,这是百年老矿6代矿工的梦想,在今天汝箕沟矿新一代矿工身上终于实现了。


本网特约记者:詹光明 通讯员:卢常佳 余丽 刘立峰 编 辑:晓岚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