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 |
|||
——63处峰峰项目部副经理席青生小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0-29 22:19:17人物展示 | ||
2003年——2007年连续5年被63处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标兵”,2008 年被评为中煤一公司“劳模”。 拼命学习 小时候由于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位居全班第一的席青生不得不退学参加工作。工作后他从来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床铺上常常堆满各种书籍,随着施工进度的加快和新设备的不断投入,现有的业务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工程建设的需要。对此,他时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攻读。可学习对工作繁忙的他来说是近乎奢侈的事情。常常为了多看一眼书,多学习一点知识而挑灯夜战,常常是彻夜不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08年他顺利通过了成人高考,接到大专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这个坚强的汉子落下了欣慰的泪水。是啊,这份成绩的取得付出了多少艰辛啊!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热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年,项目部羊渠河矿施工处全体员工在他组织下,开展扶贫助困和积极参与处对四川灾区的“博爱一日捐”和“特殊党费”的捐款活动。自己还通过其它渠道向灾区累计捐款1500余元,用自己些许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拼命工作 2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这样感悟,要干好一份工作,热爱是前提。因为热爱,他渴望面对和尝试挑战,年轻时如此,现在也如此,他坚信“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想不出的办法”。 去年7月初,项目部领导安排他负责到羊渠河矿接受了新的施工承揽项目。他没提任何条件便率领新的组建队员,走进羊渠河矿施工地点,当时白手起家人生地不熟,职工无处住,办公无场地,办事联系难,工作无头绪,就在这工作难以起步的情况下,这个“拼命郎”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凭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扑下身子,不回家不休息不分昼夜发动员工,动员骨干,从井上到井下双管齐下,从上到下、跑东跑西展开了前期紧张准备工作。那时他一手抓井下衔接准备,一手抓地面建房工地,时刻盯在现场,既指挥又战斗,上午下井接地区、排计划、抓衔接、定任务、定措施,升坑又到建房工地备材料打基础。一连20几天的辛劳苦战,他始终没有离开现场,眼熬红了、嗓子哑了、身子累了,但他全然不顾,只是一个念头,只要前期准备工作衔接能够早日到位,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挺住。通过20多天的艰苦奋战,井下有了施工战场,地面有了职工住房, 8月10日正式开工庆典仪式的礼炮,打开了进入羊渠河矿施工的新局面。 去年,在单位展开的“百日安全活动”中,他号召各班队职工开展比、学、赶、帮、超“流动红旗”竞赛活动,在这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中,他连续三个月基本不回家,吃住在矿,和工人同甘共苦,坚持值班跟班,不断下井深入现场,亲自抓安全、抓质量、抓进度。 凭着扎实的业务知识、执著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他带领同事们一起在有淋水、坡度大、供罐难的情况下,先后以月成巷93米、98米、122米超矿方记录的成绩,为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荣誉的背后意味着付出,对工作多一份投入,就意味着对家庭多一份愧疚,看着他黑瘦的脸庞和虚弱的身体,妻子禁不住一阵心痛,她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工作,默默担起家庭的重担。儿女的成长与学习,他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关心。今年7月,当儿子拿着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向他汇报时,他还在千米之下的深井工作。“爸,您注意身体,我考的不错,抽时间回来,我和妈妈好想和你一起吃顿团圆饭。”每每听到孩子懂事的话语,想起对妻儿的愧疚,泪水就会模糊他的双眼…… “努力干自己该干的事、拼命流自己该流的汗”,这是席青生的座右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席青生正是凭自己默默奉献的精神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