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莉:农民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7 21:55:54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陕西澄合二矿有限责任公司
农民协议工是八十年代初,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用工制度,它已成为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是矿区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煤矿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是各级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又一项具体而艰巨的主要工作。为了认真贯彻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做好农民工工作,按照矿区工会的安排,近期我们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农民工状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队伍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我们采取调查问卷,查阅档案,个别走访等方法,对全公司七个采掘区队中的475名农民工状况进行调查。
1、农民工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七个采掘区队共有职工700名,其中农民工475人,占采掘区队职工总数的67.8%;在这475名农民工中,30岁以下年龄的有102人,占农协工队伍的 21.4%,31岁-40岁人数有350人,占农协工队伍的73.6% ,40岁以上的有23 人,占农协工队伍的4.8%;在对农民工队伍的文化结构调查中表示,初中文化程度有472人,高中文化程度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人;在对农民工队伍稳定状况调查中显示,在公司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的人数有224人,占农民工队伍的47.2%。
2、农民工的待遇情况:
农民工工资收入状况是:2008年(前9个月)各单位农民工人均工资收入情况是:采煤队农民工平均收入18529.81元,掘进队农民工平均收入为14844.38元,准备队农民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6200元,煤柱队农民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3850.36元。同时也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其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按照《陕西澄合二矿有限责任公司二OO八年工资成本经营及工资分配管理办法》规定的执行,即:采掘职工600元/人月;井下辅助职工550元/人月;其它职工520元/人月。
3、农民工管理情况:
农民工来公司参加工作,须经公司进行严格的体检和学习培训合格后,方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1—3年;目前475人全部接受岗前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已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情况包括劳动生产条件,劳动保护措施,职业病和事故预防、事故处理均执行国家现行政策。
我公司农民工有423人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占农民工总数的89%,有222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占农民工总数的46.7%。在工伤保险方面,农民工全部参加了保险,另外,我公司还为他们全部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伤费用,公司均给予报销。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权利方面均和其它职工享受同等的待遇。凡在矿区居住的住户,用水用电、就餐、就医、子女入学就读、享受探亲假和固定工、合同工没有两样,也是企业的主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本单位及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参加职业培训,在发生天灾人祸时,同样接受组织的关心救助。
4、农民工的我公司安全生产中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井下七个采掘单位职工中,有67.8%是农民工,在采掘单位的22个班组中,就有8个工长是农民工,2008年有近20名农民工被评为先进个人。不难看出,农民工在我公司安全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着整个矿井的兴亡。
二、农民工队伍存在的问题:
农民工成为矿区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煤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矿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较差,思想不稳定
煤矿农民工大部分是从边远山区比较落后的农村招收来的,他们的整体素质较差,思想不稳定,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我公司475名农民工中,就有472人是初中文化程度。
二是主人翁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对公司的改革发展漠不关心,缺乏与公司同呼吸共患难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公司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只知道干活挣钱,不爱学习,懒得钻研业务技术,缺乏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
三是爱岗意识差。极个别的农民工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认为自己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差距很大,不安心本职工作,更谈不上提高素质,勤奋敬业了。经调查,大部分的农合工表示“只要有钱挣,我就喜欢”。
四是自由主义思想严重。受小农意识的影响,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有自由、散漫的习气和明显的利我倾向,凡事都要衡量是否对自己有利,不适应严格的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有的农民工视区队为旅店,想来就来,说走就走,麻木不仁,没有顾忌。
五是部分农民工法制意识淡薄,不能认真履行劳动合同的各项规章制度,呈现出自由散漫、不负责任、随意流动的特点,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了企业的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截至2008年底,我公司还有52名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253名农民工没有参加医疗保险。部分农民工一是因为在煤矿长期干的意识不强,属边干边看,抱着干不成就回家的临时思想;二是因为家庭困难,每月缴纳养老保险金8%,降低了实际收入;三是因为政策规定个人累计缴纳养老金15年,年满55岁退休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怕自己在煤矿干不了15年,回到农村后还得续保,所以这部分人不同意缴纳养老保险金。
(二)农民工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大多数农协工能吃苦,也善于吃苦。他们来到煤矿其目的就是为了多挣钱,为以后的自身发展积累资金。因此大多数农协工都能按规定完成劳动任务,但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思想不稳定,生产条件不好就不入井,收入不高就走人,造成了一线职工队伍的稳定性较差,使得培训投入大,收效小,直接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加班工资的支付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工。在煤矿井下作业,它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加之生产条件的限制,职工加班延点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区队也给予了适当的加分,但支付的工资距《劳动法》第44条规定的“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还有较大的差距。
(四)根据陕西省实施《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中第七条规定的农民工合同期限累计不得超过8年,严重挫伤了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目前,农民工已是我公司原煤生产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站在关心人、教育人、培养人的高度,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农民工队伍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工的生产积极性,提升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
1、切实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职工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着职工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现,而且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不仅要在广大职工中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而且要鼓励职工钻研本职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岗位竞争能力,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只有这样,才能将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共创美好的前景。
2、重点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针对农民工存在对煤矿生产恐惧心理的问题,应切实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严管理,严考核,严落实,以制度作保障,确保农民工的战斗力。重点进行安全常识的教育和安全技术的教育,让他们清楚:任何规律都是可以认识的,事故并非是难免的,只要严格按规程作业,就可以避免事故,保证安全。在此基础上,要及时纠正他们重产量、进尺轻质量以及“马虎、凑合、不在乎”的思想,让他们明白各项安全规程都是矿工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并能自觉按章作业。
3、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矿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农民工作为矿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爱护和培养他们,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显的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把农民工的教育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对他们要关心爱护,一视同仁,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不公平心理,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为他们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要加强调研,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要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呼声,建章立制,强化落实,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使农民工维权工作有章可循,为他们的健康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4、选典树标。要健全激励机制,以矿区优秀农民工为榜样,感召广大农民工,使他们找差距、谈体会、定位置、做贡献。通过评选“优秀农民工”等活动,塑造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优秀农合工典型。同时,加大“推优”工作力度,对各类典型优先向公司党政及组干部门推荐,为他们的成长成才铺路搭桥,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5、要多方倾听农民工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农协工分忧解愁,多办实事,多办好事,稳定农民工队伍,更好的为公司生产经营做贡献。
6、采取多种渠道,为农民工充分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建议煤业公司继续坚持通过技校培训的形式,为矿区作贡献的农民工的骨干,提供转为合同工的机会,充分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稳定职工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