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升:王成祥你有一双穿透迷雾的慧眼 |
|||
——读纪实报告文学《无底的暗洞》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6 14:01:42一事一议 | ||
翻开2009年第1期刚出版的《中国作家》杂志,王成祥的报告文学《无底的暗洞》呈现在我的眼前。呼吸着淡淡的墨香,细细地品读王成祥的新作,尔后掩卷沉思。 毫无疑问,这部两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将王成祥的新闻生涯,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无底的暗洞》仍然是煤炭行业的题材,成祥仍然秉承着他一贯的嫉恶扬善的作风,将笔触深入到了深深的煤层之下。不过,在《无底的暗洞》中,成祥尝试了新的新闻形式:报告文学——并取得了成功! 在《无底的暗洞》中,一幅幅场景、一个个人物、一段段思考,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煤炭行业惊心动魄的事件。令人在故事中产生了思考、在场景中生发出感叹、在沉重中体会了深刻……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徘徊不前的中国突飞猛进。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第四大经济体、500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当然,中国的煤炭产量更是以二十多亿吨成为世界翘楚! 然而,在这一连串的傲人业绩下,隐藏着多少“无奈的暗洞”呢? 煤炭是大自然几十亿年孕育出来的黑色精灵。从十七世纪开始,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煤化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工业和日用品。 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是把煤炭作为战略物资进行保护的,一些欧美国家曾战略性关闭一些本国的煤矿,转而购买他国的煤炭。 而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却提出了“有水快流”的煤炭发展战略,导致各地方一哄而上,小煤窑象癌瘤一样长满了中国大地。“只要利润有300%,就让人疯狂”。小煤窑主们在利润的驱动下,上演了近代中国最疯狂的滥开滥采。破坏了矿脉、水脉和地表,从而造成了对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个“暗洞”,流失了多少国家的资源、子孙后代的财富? 小煤窑的仓促上马,小矿主的资源有限,派生出许许多的安全隐患。中国近几年矿难频频,动辄就是几十人上百人死于安全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成了“消防队员”,四处奔波“灭火”,形成了没出事小矿主挣大钱、出了事政府部门“埋单”的怪圈。小矿主与政府部门周旋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场景,在成祥的笔触下,跃然纸上。这个“暗洞”,何时能堵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些地方的不二法门。炸矿关井的轰轰烈烈,表现了地方安全管理部门执法的威严和果决。然而,随着成祥的足迹,我们也深入到了远处深山的煤窑。原来,只要疏通到位,炸矿可以成为表演:只炸不关键的地方,一经修整又能投产。原来,逮捕谁也有讲究,谁管钱抓谁,不然没处罚款。原来,官员对矿主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有苦衷的,他也在矿上入了股的。这个“暗洞”,是一般人能堵的吗? 儿子结婚,接亲不再是灰毛驴驴了,而是一色的悍马、一色的法拉利。婚礼的主持人,不是中央台的就是影视明星。有煤矿的地方,吃喝玩乐的地方就雨后春笋般茂盛,而小小煤老板,三妻四妾严然是一方土皇帝。这块煤尘染黑的土地上,世风日下。这个社会的“暗洞”,谁来堵呢?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我们听到了太多的赞歌、我们听到了太多的颂扬,其实,真正展望未来的、有责任心的人,会穿过历史的迷雾辨识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陷井或羁绊。我们在王成祥的这篇报告文学里,的确能体验到他的关注和深邃。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面对现实的“暗洞”会有无所作为的“无低(奈)”,然而,成祥用他的笔,对着“无底的暗洞”发出了警醒世人的呐喊,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有洪钟大吕的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