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聪:从一线来写一线事 |
|||
煤炭资讯网 | 2009-1-11 11:07:42一事一议 | ||
2008年以来,我虽然被新淄矿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经理日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矿业杂志、经理日报以及煤炭资讯网等市级以上新闻网站用稿260余篇,依然深感业绩平平,但却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肯定。有人问我,这么多稿件从哪里来?我的回答是:我工作在矿井下一线,一线是新闻宣传的“资源宝库”。 从一线变化中捕捉新闻。我注意从一线变化中写新闻,通过小事反映大主题。去年5月份,我在3125综采面外切眼盯靠安全时,因为这个孤岛面受周边压力集中的影响,顶板全都压得变形,悬矸像张着的“老虎嘴”,但我见职工不像以前那样慌张,很平静自然的扩修切眼,并且班长现场提醒职工安全时总把顶板和防止地震联系起来,我了解到这是矿上开展“情系‘汶川’地震,真情奉献岗位”活动所带来的变化,及时写成了《王班长的“防震课”》一稿,被山东工人报、山东矿业杂志、新淄矿报刊载。去年4月份,我发现职工上、下井时,没有了以前的拥、挤、抢现象,自成一排很有次序进出罐笼,形成了一道新的安全风景,我联想到开展的区队安全文化建设竞赛,便写成了“念好三本经、促井口秩序文明“的稿子,很快被报社采用。在下井检查中,我看到掘进巷道锚杆、锚索都用红漆标注着整齐的数字,便产生了兴趣,经向职工打听,得知是井上实行支护责任终身制采取的措施,仔细了解情况后,写成《巷道支护有了身份证》被新淄矿一版采用。通过这些不同侧面,集中反映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在一线发生的可喜变化。 从一线氛围中感受新闻。从氛围中取新闻,这是我写好稿的又一个途径,这种新闻来自于潜移默化中,来自于写稿人的新闻敏感度。去年夏天,我看到职工每次用水具从井口走廊接上温水下井、上井后喝着备好的凉水,脸上的所表现舒服表情,脑子里产生了矿井领导以人为本、心系职工防暑降温的事,通过观察职工喝水、餐厅生活和宿舍的细节,写成《埠村煤矿职工乐享清凉》一稿,被新淄矿采用后,得到领导肯定。另外“我为党的生日献礼,奥运会开幕的当天……,中秋节、我们这样过,采撷假日生活”等稿子都是从一种悄然的氛围中感受到的新闻,反映了一线职工在工作和生活的瞬间为党旗增采、为奥运加油的真爱行动和快乐过节的健康心态。 从一线交友中洞察新闻。人是充满感情的。只有善做职工的知心朋友,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新闻故事,这是我写作的又一个追求。我在工作中,注意同有棱角的职工交友,了解他们精彩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在矿山、在家庭的变化,留心点点滴滴的感动,采写情感新闻。准备队井下合同职工牛余福性格很内向,与人很少讲掏心窝子的话,可在区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骨干,班前礼仪、学习、工作都走在前头,我觉得他一定有可写的事,利用到采煤面检查的机会,几次到他看泵的地点与他啦家常,通过兄弟般的交心,他讲出了从小家境不好,入矿挣钱后给家庭带来的好生活,之后我写成《小牛的生活变迁》,被新淄矿四版头条采用。还有“矿山圆我旅游梦、劳务工当上副队长、两代采煤工对白”等稿件都是与一线职工交友中获得的新闻,从中反映了集团公司改革开放30年来给职工带来的幸福变化。 从本职工作中提炼新闻。每天所从事的工作中,就有很多新闻题材,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考虑、构思、挖掘,就能吧工作上的新理念、新境界、新机制、新效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现成新闻,只有亲历过、特别是干过的本职工作,写出的新闻才有鲜活力,才颇具感动人的情节。去年,新淄矿报刊发的“场口安全文化竞赛促提效、安监员上岗前先承诺、实行安监员选聘制、正向激励促快乐工作。”等都是我工作在其中、感受在其中所写成的新闻稿子,对本单位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从职工言谈中挖掘新闻。一线职工勤劳、智慧、朴实,最有发言权,最知道感恩,从他们挖掘新闻效果颇不一般。去年6月份,我在掘二队施工的315采区检查安全时,常听到职工夸口他们的好当家人韩士伟,便随手记下了听到的故事。事后着手采写这篇稿子,当时正值农村麦收,白天韩士伟要到离矿30多里的家中収麦,晚上才回矿上夜班,为不影响他休息和上班,我一连几天在井上的摩托车房等候,给他买清凉水、帮他推摩托车,在路上便了解了他真实的维权故事。稿子《俺有“维权三宝”》被《中国广播网》、《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山东工人报》等媒体刊载。还有《综采面上“状元郎”》、《“老黄牛”班长王国成》、《违章“克星”张明源》、《让人“眼红”的答题“专业户”》等报刊刊载的稿子都是从职工口中采写到的真挚感人故事,这种亲切、自然的稿子不仅命中率高,更受一线职工欢迎。 我通过业余矿山写作,还密切了与职工的沟通和友谊。今年,矿长提出的沟通理念让我感到了真挚的大爱,体味到了沟通文化的真谛。言语的沟通是同职工心与心感情的交织,工作过程的沟通是信任、尊重的桥梁,写作宣传同样是一种沟通的好载体。我通过从一线来写一线新闻,加深了与工友、伙伴之间的友谊,许多有志气的工友很愿意跟我啦家常,叙说工作上的事,我也从他们的言谈中收获了素材,提高了写作兴趣,改善了工作关系,搭建了展示自我的精益平台。 过去的一年,我每天下井检查工作可以说连轴转,为了能挤出时间多写稿、写好稿、快投稿,我坚持上班期间先把本职工作干好,绝不因为写稿而去影响工作,如果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写稿的真谛。回到家中,把在井下注意到的素材梳理,构思成适合的题材,宁可舍弃家务事、丢弃交往、牺牲休息甚至不吃饭,也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稿子赶写出来,直至稿子发出去为止。每天晚上的写作时间都在3个小时以上,经常睡到深夜一点、两点、四点再起来写稿是经常的事。有时因为素材多,每天要往行业网站写稿、发稿多达3~4篇,当很快看到在煤炭资讯网、中国安全信息平台发表的稿子时,心里总有一种心仪的成就感。看到我成日的写作劳累,妻子总是劝我说:“你每天下井的活就够累了,再天天这么写下去,累坏了身体可咋办。”我笑着回应说,咱们矿上的好人好事这么多,当天写不出去,心里总觉得愧得慌。另外,为做好宣传,我还购买了电脑、照相机,相关写作书籍、自学了电脑和照相知识。每天,我除了写稿、发稿外,还挤出时间浏览媒体网站新闻,从来没有闲聊过天、更谈不上做打扑克、下棋、跳舞等幽雅、清闲之事。今年,相关报刊、网站所有刊发我的260篇稿子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最多的一个月发稿、用稿23篇。 一年来,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靠着对写作的一片痴情,一步一个脚印,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领导的要求和同志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新的一年,我将以这次宣传工作会议为起点,多向老师们请教,多向同志们学习,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立足一线,采写矿工精彩、感人的精品新闻故事,从写作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体味更美的快乐幸福!为矿山更加美好的春天增添一角新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