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楚留群 |
|||
煤炭资讯网 | 2008-9-21 20:23:25人物展示 | ||
说起铁人,大家都知道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而我们说的却是超化煤矿开拓二队队长楚留群。白白的脸膛,瘦弱的身躯,斯文的样子很难把他与那些生龙火虎的煤矿工人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连续十年荣获该矿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在日常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安全管理上“严”字当头,扮“黑脸”演“包公”,用一万的努力,彻底堵住万一的安全漏洞,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铁人”。 说起“铁人”绰号,还得从2006年2月在91西挖沉淀池说起。当时,91西工作面地板渗水,水量达200m3/h,水流夹杂着煤泥和碴块,造成水泵无法抽水。矿下达死命令——10天内建成20m*3m*1.5m的沉淀池。施工地点紧挨水流线路,恶劣的条件令人不寒而栗。谁去当开路先锋?时任该队常务队长的楚留群挺身而出,立下军令状。他天天现场跟班,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安监员。工作中,他甩掉胶鞋亲自跳进冰冷的煤泥中清挖,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冬天的井下大巷比平地还要冷,而他累的浑身是汗,手被磨出血泡,脚泡得发白,脸溅满了煤泥。当任务完成时,大家的疲惫的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干起活来,楚队长真是个铁人呀!”不知谁这么一说,大家便“铁人、铁人”的叫开了。 近年来,象这样关于他打头阵、啃硬骨的事,同事们都能说上个十件八件来。 自担今年任队长以来,他不服输,不畏难,敢抓严管,更为“铁人”绰号增添了浓重之笔。 12底板回风巷事关全矿通风安全,地压大、有断层、还得过裂隙,由于条件限制,不能上现代化机械,只能用最原始的风镐手工作业。为了把这个硬骨头拿下来,他带领全队100多名职工,每天到井下现场作业。伴随他们的是高温和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各种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面对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楚留群以“兵松松一个,将松松一窝”的警句严格自律,带领一班人打眼、放炮、喷浆,及时处理各种疑难杂症,并手把手将技艺毫不保留的教给职工,打造了郑煤集团独一无二的“铁军”,硬是在夹缝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今年6月份,创下风镐单头月进92米,全队月进192米的该矿新纪录。 安全是掘进管理工作的重头戏,一点细节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为此,他没少操心,先后组织人员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并以铁手腕、铁心肠、铁面无私的原则严格执行。“在我们队没有特殊分子,谁违反制度就处理谁,不存在光棍眼子。”这是他的口头禅。今年7月,他的侄子在井下喷浆时,为了赶进尺,活碴没有按规定处理,留下安全隐患,他发现后,立即制止作业并罚款。下班后,当接到家中打来的求情电话时,他斩钉截铁的予以拒绝。在办公室,他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给侄子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说,岩巷不出事都好,一出事都是大事,几吨重的石头,砸住人轻则断骨头,落个缺胳膊少腿,重则命都没了。现在处理你难受,与出事故相比孰轻孰重?一席活惊醒梦中人。他侄子主动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好好干,决不干傻事。 采访楚留群时,他谈谈地笑着说“当一名矿工,就应当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人心换人心,谷子变黄金”。 这就是楚留群,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新时代的“铁人”之歌,带出了和谐、稳定、平安的新型区队。“铁人”他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