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芹: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生动载体 | |||
煤炭资讯网 | 2008-9-16 20:48:01 一事一议 | ||
前几天,一位初中教师在同笔者交谈过程中,提起兖矿集团武装部八月份举办的庆祝建军八十一周年大型图片展,这位教师说,图片展览用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图片、涵盖信息量丰富的文字说明,展现了人民军队高科技、多种类的武器装备,吸引了广大师生驻足观看,有的学生还反复看了多次。说到这里,她感慨地说:“现在的学生,太需要这样的爱国主义活动了!”
短短一句话,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生动的载体,这一点在很多国家有所体现。俄罗斯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1周年期间,人们把象征勇敢和胜利的“乔治丝带”戴在胸前,缠在手臂上,挂在车前方,甚至系在婴儿椅上,随处飘扬的“乔治丝带”抒发着俄罗斯人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在美国,用杰出人物命名的城市、街道、学校、场馆随处可见,美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在这样的物化中得到熏陶、感化和激励。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到处闪现。在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今天,把以“热爱祖国为荣”放在“八荣”之首;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同样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观看革命影片、组织红色旅游、开展国防教育日活动等等,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传播爱国主义信念、传承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并日益彰显生机和活力。今年八月份兖矿集团武装部组织的纪念建军八十一周年图片展,通过在机关、学校、街道等公共场所进行巡回展览,较好地发挥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材”作用,激发了兖矿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载体成效可见一斑。 由此笔者联想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去年在某矿召开的美德文化座谈会上,几位与会人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兖矿集团党委举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图片展,虽已时隔一年多,依然有人对展览中的很多细节之处记忆犹新,究其原因,荣辱观图片展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大量美与丑、善与恶、正确与错误对比鲜明的图片和极富感染力的文字说明,使职工在看(图片)、听(讲解)、说(内容)、谈(体会)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美德文化教育,载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笔者在此提倡和呼吁类似的好活动要常规化、经常化,因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生动丰厚的载体。 背景资料: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