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企业效能监察 促进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
|||
煤炭资讯网 | 2008-9-16 16:02:43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菏泽能化公司政工部 企业效能监察是新形势下监察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和深化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管理的再管理。实践证明,持续推进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结合工作中的粗浅体会,谈几点在推进效能监察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仅供商榷。 一、不能脱离中心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生存的需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开展的。效能监察也不例外,同样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的经济建设。如果脱离了这个中心,效能监察工作就失去实际意义。开展效能监察,就要牢牢盯紧对企业的经营和效益有重要影响的重要因素,在安全、生产、销售、质量、成本控制等各个环节上,以阶段性的工作节点为依据跟踪监察,查找问题,及时解决,堵塞漏洞,提高效能。通过这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体系,从而保证体系协调、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实践证明,监察部门从选题立项、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均步步进行效能监察,能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推动各项生产任务的进行,从而有力地促进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不能避重就轻 效能监察工作要围绕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工作,绝不能避重就轻。工作中必须盯住管理的薄弱环节,盯住最易出问题的单位和部门,盯住投资额大的重点项目。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抓住群众所关心的重点环节和热点问题,就把握了效能监察工作的关键。必须在安全生产、物资采购、工程管理、干部任免、招待费使用等方面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中,重点监察制度落实情况、安全职责履行情况和责任心情况;物资采购中,监察招标工作制度的落实,实现流程规范化、工作程序化、结果最优化;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从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策的全过程进行监察审计,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减少损失浪费;在干部任免工作中,监察任免程序的规范性,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示;在招待费使用方面,监察制度的落实情况和违规操作问题,真正做到合理开支,勤俭建企。 三、不能心慈手软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紧紧抓抓廉洁、高效这个关键环节,要本着“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原则,敢于动真格,切实查清问题,严肃处理。要把效能监察考评结果运用好,奖惩分明,切实做到与干部任免使用挂钩。对那些认真执行效能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给以重任提拔;对实施效能建设不好的,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思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予以处理。要与评先创优挂钩。要把效能建设情况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实施不好,责任范围内发现办事拖拉、不作为、发生安全事故、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的,坚决取消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资格。要与经济奖惩挂钩。这也是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效能建设落实好、成效大的,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乃至重奖,否则,必须大胆运用经济处罚手段。 四、不能固守不变 企业效能监察是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创新的产物,它在创新中产生也必将在创新中发展。因此,推进效能监察工作要善于打破常规,结合新形势以及企业效能监察的性质、特点、规律、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一是创新效能监察制度。要把效能监察与加强企业负责人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保证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有效规范运作;要把效能监察与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作机制;要把效能监察与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投资决策、工程项目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资产处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二是创新效能监察领域。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就要把效能监察工作向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层次延伸,在重点抓好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销售管理等效能监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这一目标,努力扩大效能监察的覆盖面,更好地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要把效能监察工作由“点”、“线”监察向“面”的监察延伸。以一个企业为“点”的效能监察,处理涉及企业外部的问题时,往往困难较大。为此,要从企业单独进行的“点”的监察,向全“线”效能监察延伸。在工作中,统一部署、统一开展、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评比,这样工作开展得更顺利,效果也会更好。 五、不能单兵作战 效能监察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任务繁重,仅靠纪检监察部门“单兵作战”是不够的。同时,效能监察工作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独行其事,它与单位其他部门、企业管理和企业的自我约束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必须建立健全部门协作配合的运行机制。把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作为效能监察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职能监督作用,建立起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运转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各有关业务部门应根据自己的业务管辖范围,按照效能监察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抓好监督检查工作。同时,各业务部门之间要做到既分工明确又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确保效能监察任务的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