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翠军:开展“每周一案”安全讲评的思考和启示 |
|||
煤炭资讯网 | 2008-9-11 12:47:23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江苏徐矿集团垞城煤矿宣传科 职工安全教育的主体就是教育和引导职工时刻做到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进入工作场所,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如何开展职工安全教育活动,使与会者入耳入脑,转变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把要我安全真正转化为我要安全。这是每个安全教育者孜孜以求的,也是令人十分关注的重要话题。最近,垞城矿党委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在党支部书记中开展了“每周一案”学习讲评活动,推动和促进职工安全教育质量和安全教育效果不断攀升。 一、职工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条条规程血染成,不可用血再验证。在追查分析事故、查找责任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结论:领导干部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差。对此,干部叫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安全教育,该讲的都讲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工人喊冤,我没有想到会出事。 为了搞好安全生产,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职工的主动安全观,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者千方百计开展职工安全教育活动,为什么还会出现追究干部安全教育效果不好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型。信息时代,信息丰富,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材料非常多,一方面为开展强有力的安全宣传教育提供了“炮弹”,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依赖性,反正有材料,何必再去动脑子,到时照本宣科就行了。空洞说教,安全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强行灌输,填鸭式的任务型。安全教育人命关天,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工作,需要主讲人百倍努力,讲好这一课,而有的安全教育的主讲人只是把安全教育工作当作一项任务,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你应付,听众更凑合,讲不讲由你,听不听由我,两便。 三是临阵磨枪,经验主义的盲目型。有的主讲人认为职工安全教育活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以工作忙为借口,并没有认真准备,只是凭经验,凭主观认识,由于事前无计划性、针对性,造成漫无目标,安全教育东一榔头西一棒,台上不着边际,台下任意胡为,接受安全教育的职工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四是言行不一致的逆反型。这是影响职工安全教育效果最严重的一个方面。安全教育者要当好“镜子”,不要当“电筒”。言行要一致,叫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好,叫别人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教育大家要遵章作业,回过头来自己违章蛮干,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给工人作了榜样,结果是苦口婆心被一时疏忽葬送,埋下了东施效颦的祸根。 五是不负责任的随意型。临场换将,“新手”上场抱有临时观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往往是“经”也没有念,钟也没有撞。 二、开展“每周一案”安全讲评的做法 职工安全教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职工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主讲人,党支部书记的讲课水平与职工安全教育活动的质量密切相关,提升职工安全教育活动的质量,必须提高党支部书记的讲课水平。为此,该矿党委从今年8月份起,每周确定1至2名党支部书记,围绕过去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从人、物、系统、制度四要素进行分析、阐述,讲危害、论教训、明措施,达到探讨、沟通、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每周一案”学习讲评活动,采取三种方法。一是在党支部书记例会上讲,党支部书记来评。围绕案例的造树、表达能力、讲评技巧、语言能力、风格,是否脱稿等进行现场打分。二是异地授课,职工来评。组织支部书记跨单位进行安全教育,让别的单位干部职工来评。三是刻录光盘,全矿干部职工评。党支部书记“每周一案”讲评时间定格在15分钟左右,汇集制成《垞城煤矿安全教育多媒体》光盘教材,在全矿播放,让全矿干部职工来评。“三评”评出了压力、动力、危机。运销科党支部书记孟召领说,接到这一任务,感到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更是危机。以前在本单位小范围内主持安全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干部职工都熟悉,讲得好孬大家都能接受,不会说什么,现在面对支部书记讲,大家都是同行,这是压力。异地讲课,面对的是外单位干部职工,感到压力大,讲不好,人就丢大了,这是动力。现在知识更新在不断加快,职工素质在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升,不进则退,如果支部书记不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就会被抛弃,这是危机。 开展党支部书记“每周一案”讲评活动,其目的就是一个“推”字,推支部书记学习,推党支部书记提高,推安全教育的创新,最终实现职工安全教育活动质量的不断提高。垞城矿主要负责同志如是说。 “每周一案”讲评对我们党支部书记来说,就是一次考试,我们不但要考好,还要高质量,出精品。通风工区党支部书记刘加栋说。 “这样进行安全教育好,我们感到新鲜,能提高大家的兴趣,安全教育的质量肯定比以前好,我们欢迎。”一位采掘工人高兴地说。 三、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提高职工安全教育质量,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渠道多,职工掌握和了解的知识丰富,职工的文化层次结构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高学历的工人比比皆是,迫切需要教育者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如果凭经验,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职工安全教育质量永远不会提高。因为成功的教育者只有讲别人不知道的。 启示之二:提高职工安全教育质量,必须精心准备,细心备课。口若悬河固然好,如果不着边际,必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求我们的教育者事前要精心准备,细心备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提高质量。参加讲评的党支部书记提前一个星期就准备好材料,熟悉讲稿,他们说要打有准备之仗,到时临阵不乱。 启示之三:提高职工安全教育质量,必须深入现场,掌握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干什么,学什么。听什么,讲什么。党支部书记从人、物、系统、制度来系统分析事故,不但需要教育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现场生产经验,要做好,必须深入到现场,了解情况,这样讲起来生动活泼,现场感染力强,能够提高会议效果。运销科党支部书记孟召领为了讲好“4.23皮带伤人事故”,先后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召开座谈会,三易其稿,终成正果。 启示之四:典型引路,警示教育效果好,先进典型能够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反面典型有时比先进典型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认,让人时刻感受到事情发生在昨天,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必须把安全工作做好。 启示之五:异地授课,提高了被教育者的兴趣。异地授课好处有三点:第一点,精心准备。“每周一案”安全讲评,让支部书记感到了压力和危机,异地授课,他们会精挑细选案例,认真做好准备。第二点,维护自我形象。教育者要维护自身形象,要给外单位工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讲评非常认真,而被教育者从维护本单位形象出发,遵守会议纪律的自觉性会比以前有一个改观,这是自我表现的要求。第三点,提高兴趣。从情理上讲,人们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何况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党支部书记,大家会听得津津有味,会议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