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怪,不怪:小青矿安全重奖“没人领” |
|||
煤炭资讯网 | 2008-8-7 14:11:26通讯特写 | ||
辽宁铁法煤业集团小青矿每年都要出台一项新政策,就是对在安全生产上查处重大隐患的员工给予重奖。然而,这两年全矿近4000名干部员工却没有一人得到此项奖励。不是这个矿不守承诺,也不是拿不起这笔钱,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这个矿实行安全精细化管理和不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以来,一些重大隐患早已无影无踪,因此,要想再拿到这个奖就只有望尘莫及了。 在实行安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这个矿构建了由6S行为规范、5E标准体系、5个运行途径、4项管理技术、5种考核载体为框架的,包含走动管理、流程管理、绩效考核、班组点评、动态评优等内容的“65545”管理体系,重点围绕隐患治理实行了走动管理、流程管理和安全确认。在走动管理上,这个矿明确了管理流程,即走动巡查人员每天按层级、区域、级点、责任对作业现场进行走动巡查,并与执行层人员或岗位人员相互签字,确认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实现双向控制,走动结束,信息员将检查问题分类输入微机,打印后交下班安检员复查、整改,实现了闭环管理。在流程管理上,这个矿除制定了严格的6S行为规范外,还出台了各岗位、各工种操作流程,并在各岗位悬挂了操作流程图,严格按流程作业。编制了决策层、管理层管理流程程序和流程图。全矿各部门均根据本部门所负责的业务范围建立了本系统的管理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形成全矿性的流程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流程化。这个矿还推行了安全确认、三三整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办法,作业前首先对环境、设备等进行确认方可作业;作业中每隔2小时左右对环境、设备、员工情绪进行3次整理,对隐患实现了动态控制。 为了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这个矿成立了由矿领导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领导小组,明确了从矿长到科室、基层各类人员的排查、治理、报告、收集、确认、上报、整改、跟踪、考核责任,实现了对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对隐患进行了定义、分级和分类,对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以及生产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做了严格明确,规定了班排查、日排查、旬排查人员、时限、办法,规范了隐患收集、隐患确认与上报、隐患管理、隐患整改等流程,使隐患排查治理做到了闭环式。进一步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系统和奖罚制度,对隐患实施实时监控,对未及时发现隐患或不及时处理的,予以追究和处罚,对发现或举报隐患的还要给予奖励,形成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高压态势。 这个矿的党政工青妇组织还坚持经常开展隐患专项治理和揭摆查活动,尤其是加大了夜班薄弱时段查剿的力度,实现了隐患治理无缝隙,通过综合治理铲除了重大隐患滋生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