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搬”到家 教授请到矿 |
|||
-----徐矿集团庞庄矿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
|||
煤炭资讯网 | 2008-8-30 15:24:27党群工作 | ||
本网讯: 今年5月份,庞庄矿通风一区瓦斯班班长董松通过矿公开招聘成功走向了技术员岗位,拿着聘书他激动的说:“如何不是矿开办的学历教育培训班,我不可能拿到大专毕业证,如果没有大专毕业证我就不能参加这次招聘,也走不到技术员岗位。” 4年前,董松只是技校生学历,担任班长后越发感觉知识不够用,想参加成人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又因工作繁忙和家庭事务,腾不出时间在矿和学校之间来回跑。正当董松束手无策之时,矿下发了一个关于报名参加机电、采矿大专班学习的通知。原来,该矿为了提高职工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像董松这样想深造,又不方便学习的职工拿到学历,投入人力财力,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建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将学校“搬”到矿里,将教授请到“家”里,让职工不出矿就能上大学。该矿还大力支持脱产、网络远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深造,2004年输送20多名职工到中国矿业大学脱产学习,现在已经有多名职工走向了技术岗位。去年以来,该矿坚持与高校合作办学,积极组织成人高考迎考复习,开办了机电、采矿大专班、专升本班,400多名职工参加了各类脱产、函授专、本科学习。 在提升职工学历层次的同时,该矿还注重加强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和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不断促进各岗位职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2004年8月,该矿创建了殷春银工作室,组建了殷春银学习创新团队,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2007年,该矿又创建了“通防创新工作室”,通防QC小组以工作室为平台,围绕张小楼井高温、高热、高瓦斯的地质特点,积极开展通防创新工作。QC 小组开发的项目“旋转自动喷雾”、“超强力局扇分流器”以及监测探头“三防”新工艺在徐矿集团推广,2007年“高强度柔性风筒分流器”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该矿还通过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术革新和劳动竞赛等实践操作活动,不断提高一线职工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去年共有135名职工晋升为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 该矿重视职工之间的知识交流,积极推行“传帮带”制度,使新职工从老职工那里直接获取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老职工从新职工那里借鉴吸收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大学生丁豹进矿不到两年,便凭借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在工区里开设“小课堂”向老师傅传授CAD绘图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受到了老师傅的欢迎。在该矿大学生进矿要认导师,技校生、农民派遣工要认师傅,并签订师徒合同。去年,该矿制定了技术能手带徒弟考核目标责任制,签订师徒合同150多份。该矿还强化对培训工作的考核,建立健全职工学习考评机制,对职工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将培训结果与使用、待遇等挂钩,实行竞争上岗,并对获得技能称号的给予奖励,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矿与基层单位、单位与班组签定责任书,对教培工作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