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凡波:谈素质促进安全 |
|||
煤炭资讯网 | 2008-8-20 15:07:08论文、言论 | ||
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事关矿井和谐发展大局。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是矿井始终要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是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素质是人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因此说,人的素质高低,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近年来,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了相对完备的教育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具有杨村特色的“4S”安全文化为统领,以实施“136346”培训模式为手段,全员广泛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广大职工在各种培训活动中,积极学业务、认真练技能,不仅增长了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保互保能力和自身素质。从去年到今年6月份,全矿举办各类不同的安全培训班72期,培训人员高达8000人次,投入经费近100万元。之所以在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方面下足力气,做实文章,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成为安全生产上的有心人、细心人、放心人,都能成为适应现代化煤矿企业的技术大拿、安全标兵。 当前,职工的整体素质虽然大幅提高,但个别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的仍然不够牢固,“三违”现象还不能杜绝,“三乎、三惯”思想还依然存在,隐患排查不精不细,零打碎敲的一些小事故还时有发生。从根本上讲,这是安全素质不高、思想认识偏低所造成的现象。“4·23”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安全意识淡薄的危害性、安全素质不高的可怕性,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多么的紧迫和重要。全矿各级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是适应形势、促进矿井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关心职工生命安全,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需要。我们只有立即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采用“小组研讨、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静心冥想、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好“两长一员”培训、准军事化管理、“保安全提效益、降成本增收入”形势任务教育、“五查五反思一确保”活动,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文化、团队精神、感恩企业、精业敬业、自我提升”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正规化操作水平,才能确保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作者系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