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上的对话 |
|||
煤炭资讯网 | 2008-8-2 9:44:26通讯特写 | ||
2008年 7月31日夜班,从井下调度站通往312煤仓停车点的人车启动了,山东淄矿集团埠村煤矿二号井采二队职工张学和和韩红师对坐在前节车厢里。 前座上的小韩看了看身上洗得干干净净带“星级员工牌”的工作服对老张说:“前几个月我刚从井仓库领了劳保工作服,矿上又发了这身标制服,两身衣服一替换,班班都能穿着新工作服干活,可舒服了!” “你这才说到哪呀,现在干煤矿才成了“香饽饽”。哪像我入矿那会,破工作服都将就着穿,更衣室过道黑得只能摸着墙过,门窗到处透风撒拉气的,冬天冻得直打下巴磕。井棚是露天的,候罐下井夏天挨淋、冬天挨冻,井下到处漆黑一片,唯一能照明的就是灯头发红的矿灯。那时干啥都得凭力气,井下通风不好,碰到含硫磺多的工作面,放炮后刺鼻的浓烟让人憋得喘不过气来,休两三天班嘴里咳出来的还是大滩的黑痰。可着劲地干一个月,工资最多一后头带俩零。”后座上的老张酸楚的说着他入矿时的情景。 “张师傅,没想到你80年代入矿时的条件那么苦啊!”小韩听了后同情的问着老宋当年的工作处境。 “那时矿上的困难你是体会不到的。咱埠村煤矿发展多好啊!又搞安全文化建设又搞‘五精管理’。井上像个花园,井下跟工厂似的。更衣橱一人一个还是不锈钢的,井口走廊像文化宫,井下到处灯亮明快,平巷坐人车、斜巷乘猴车,工作面和出口整修得跟在房子里一样安全。尽管采的是薄煤层,矿领导为减轻咱们的体力劳动,投资那么大上了综采机械化,还改成了‘四六班制’。就说增长得入坑费、班中餐每班就有40多块,条件好、工作松快、工资还增长了不少。”老张跟爆金豆子似的说着矿上的好。 小韩接过话茬说:“张师傅,听你这么一说,我还得在咱矿上好好干下去来。” “干与不干是你的事,现在有这么好的采煤工条件,我尽管在面上干了十几年了,今后会‘赖’在采煤面上长期干下去的。”老张坚定的回应着。 “人车已到站,请各位乘客安全下车……。”随着人车语音安全确认,小韩和老张的对话也随之结束。笔者正好乘坐人车到采区检查,随手把刚才的一番对话记录了下来,也为埠村煤矿50年天翻地覆的发展变迁深感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