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资源税改方案周末出台 社保、保险半年齐弃资源股 |
|||
煤炭资讯网 | 2008-8-13 19:15:00焦点话题 | ||
传闻称,为保证煤炭资源的有序开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煤矿回采率,本周末国家将推出煤炭资源税改革新方案。新方案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二是征收的标准会适当提高。 一则关于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的传闻是昨日煤炭股全线大跌的元凶,该传闻内容如下: 为保证煤炭资源的有序开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煤矿回采率,本周末国家将推出煤炭资源税改革新方案。新方案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二是征收的标准会适当提高。 近期市场上一直保持强势的煤炭股在昨日早盘突然出现杀跌。 金牛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000937,收盘价41.70元)一度暴跌9.76%, 平煤天安(601666,收盘价36.49元)、 潞安环能(601699,收盘价37.52元)一度跌幅超过8%。 煤炭股基本面突然发生了变化?恰恰相反,昨日,两大利好同时降临煤炭板块头上:一是国际油价再创新高,纽约、伦敦两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双双冲破每桶144美元;二是在国内,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发出煤矿关停令,宣布全省十类煤矿一律关闭,关闭范围之广是多年来没有过的。 利好春风吹拂,好端端的煤炭股,缘何加入杀跌的队伍? 资源税改革方案或将出台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一则关于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的传闻是昨日煤炭股全线大跌的元凶,该传闻内容如下: 为保证煤炭资源的有序开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煤矿回采率,本周末国家将推出煤炭资源税改革新方案。新方案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二是征收的标准会适当提高。 关于资源税改革的传闻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但昨日风声再起,而且对重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说明不少机构已经得到这一消息。如果传闻属实,则意味着煤炭股的生产成本将提高,利润增长幅度将减小。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煤炭股的基本面都处于历史上最景气的时期,所以在前期大盘调整过程中,煤炭股走势异常坚挺,金牛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 国际实业等个股甚至还逆市创出新高,如果不是政策面有利空传闻,昨日的暴跌很难解释。 从盘面观察,昨日煤炭股整个板块大面积放量杀跌,基金抛售的迹象非常明显。 实际上,煤炭股一直是基金的重仓股。一季报显示,基金在一季度大幅增持煤炭股,许多煤炭股都是基金重仓品种。据上证所数据显示,平煤天安有130多家基金扎堆其中, 中国神华有近300家基金,而且持有的流通筹码都相当高,几乎都在40%以上。同时,煤炭股也可能是机构在今年惟一赚钱的板块,此时抛售煤炭股,尚有不少利润。 然而,上午11点以后,市场风云突变,许多抄底资金看到其他股票已经涨了一大截,而煤炭股却全线“趴起”,于是蜂拥而入大肆买入。至尾市收盘,大部分煤炭股已经飘红,金牛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 西山煤电等煤炭股的跌幅也大幅收窄。 由于昨日大势好转,市场人气急升,下方的接盘较踊跃,所以机构的出货只对股价产生短暂影响,多数煤炭股的上升通道仍然保持完好。 煤炭股成长性将受影响 对于昨日的传闻,交银国际研究部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行业首席研究员贺炜表示,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对下游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政府自然会进行一定的调整。就如同对石化行业征收特别收益金一样,政府从煤炭企业拿出一部分利润,用以对下游电力等行业进行补贴。 贺炜认为,在国内煤电一体化还没有真正形成的时候,煤炭价格的上涨,已让下游的电力企业感到了经营的巨大压力。为了保持电力企业正常经营,也为了让电力企业能继续扩大产量应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势必将煤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调节到下游行业。 在谈到该传闻对煤炭上市公司的影响时,贺炜表示,如果传言属实,那对煤炭企业的成长性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采取从价征收,那么原来因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量部分,就有可能被减弱。”他举例道,“比如,煤价为600元/吨,原来的方法是每吨收10元,而按照新的方法,600元的价格可能收10%,则为60元。” 贺炜表示,对于煤炭股的中期走势,该政策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对于不同公司的具体影响不同。 东海证券采掘分析组认为,从基本面看,煤炭供应依然趋紧,行业景气仍将延续。火电、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是主要的用煤大户,需求仍旧处于较快增长中。而在高昂的油价刺激下,煤化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石油价格维持在高位,则化工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安信证券认为,石油价格的高企,使得煤炭作为重要的一种替代品空间已被打开,从长期来看,由于石油的储量相对于煤炭来讲显得相对较少,所以从各国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安全来讲,煤炭在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并且给予整个煤炭行业“领先大市”的评级,特别看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冶金煤和增长稳定、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大型动力煤企业。 社保、保险、QFII 半年调仓全纪录 资源股"池中无水"
2008年上半年已过,以石油为首的资源产品暴涨冲击着我们的视线,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这是否已经引动大机构资金向资源类股票转移呢?答案竟是否定的。
2008年上半年已过,以石油为首的资源产品暴涨冲击着我们的视线,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这是否已经引动大机构资金向资源类股票转移呢?答案竟是否定的。从记者整理的资源类股票机构资金变化情况看,大户对相应的股票保持着极其谨慎的态度。 石油股:谨慎价值投资 中石油(601857.SH,00857.HK)回归A股之后,股市开始漫长的下挫之旅。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经过惨烈的下跌之后,中石油的投资价值是否已经开始显现?QFII、保险、社保资金的走向值得参考。 答案似乎有些残酷。石油股首季被施以“谨慎价值投资”,只有便宜的股票才有市场。具体而言,价格偏贵的石油股A股遭大机构无情空仓或减持,而较便宜的H股仓位则获得一定的谨慎增持。 数据显示,作为经验丰富、狡猾老到的投资者,QFII在第一季度,空仓了三大石油公司当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600028.SH,00386.HK)! 此外,中海油服(601808.SH,02883.HK)也遭到QFII减持177.86万股,实际减持人为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高盛国际中国基金,该基金自此退出股东行列。S上石化(600688.SH)的股东行列中,也未见QFII身影! 尽管A股、港股都已经历相当调整,但目前,相对于A股来说,H股的股价仍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以7月3日收盘价计算,中石油A股仍比H股溢价75.3%!中石化A-H股溢价也高达61.9%,中海油服的A-H溢价则更是超过了100%! 这意味着,油股的H股相对投资价值无疑大大高于A股。 数据也证明这点。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包括内地QFII的母公司及其它机构,对几大油股的态度都相对较为积极。 联交所资料显示,4月21日,摩根大通席位以平均每股10.14港元的价格,增持1亿股中石油H股,致使好仓仓位达到5.05%,6月26日,瑞银席位亦增持5731.7万股,然而,德意志银行席位却在5月14日和6月2日,分别减持其好仓仓位1838.5万和1.5亿股! 中石化H股方面,机构操作异常频繁,从二季度开始,瑞银席位就频繁进出该股,从4月1日开始,持股由6.06%一路增至最高7.9%,之后又一路反复增减仓位,到6月23日,瑞银席位持有的好仓数量已经高达12.14亿股,持股比例7.24%。 此外,摩根大通席位持有的中石化H股好仓仓位一直在较高位轻微波动,6月18日,该行又一次增持3699万股,好仓数量达到17.1亿股,持仓比例达10.19%。目前,邓普顿资产管理的好仓为11.56亿股(投行之外的机构,因为没有经纪业务,则可以确定是机构自身的增减持),仓位6.89%,比例也不低。 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对上述油股的“信心”也似乎不高。 一季度,保险公司持有中石油股份仓位上升8131万股,比去年底增183.6%,其中,中国人寿股份公司一季度新建仓6859万股,集团公司减持172.8万股,中国平安增持2500万股,但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减持738.8万股,退出股东行列。 而中石化第一季度则获社保基金一零六组合小幅建仓3700万股,但随着中国人寿减持3700万股,保险资金在一季度清仓了该股。 中海油服也得到社保基金一零六组合新建仓699.98万股,但同样,保险资金选择了“抽身”,一季度共减持514.73万股,其中,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减持173.43万股,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减持170.70万股,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减持170.60万股。 社保、险资、QFII均无持仓S上石化(600688.SH),换句话说,除了中石油获得险资加仓之外,主要油股均未得到大资金青睐。 煤炭股未能幸免 除石油概念股之外,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主要的资源股同样未能幸免。 煤炭板块方面,中国神华(601088.SH,01088.HK)一季度被社保、QFII空仓以对,所幸有保险公司增持3552万股,其中,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增持2839万股,集团公司增持713万股,目前中国人寿仓位8138万股,仓位比去年底增加77.47%。 大同煤业(601001.SH)也被社保和保险资金空仓,QFII则保持仓位不变,由瑞士信贷持有1941.31万股。 兖州煤业(600188.SH,01171.HK)运气也不佳, QFII减持,野村证券持有的248.09万股在一季度悉数抛空,AIG全球投资公司手中的138.90万股也一股未留,但富通银行却选择此时建仓,299.99万股,显示QFII意见也较为分歧。 H股方面,机构意见也有分歧。 4月1日,瑞银席位先是减持该股561万股,4月2日再增持63万股,4月9日再度增持480.8万股,平均作价11.915港元,4月21日、24日又分别进行了两次减持,之后,除了几次小幅增持之外,瑞银席位持有的兖州煤业H股基本是一路减持,到6月20日、25日和26日,该行席位持有的好仓股份为9727.8万股,占H股比例5.01%。 此外,摩根大通席位的仓位却在一路上升,6月18日,该行以每股15.53港元的平均价格,增持了300万股,好仓持股比例达到10.05%,但在6月26日,摩根大通席位又以每股平均14.2港元的价格,减持145万股,致使该行持有该股好仓数量下降到1.95亿股, 除此以外,在兖州煤矿的H股中,近期还有邓普顿资产管理等至少3-4家机构资金出入,但目前持仓仓位已基本减少到5%的披露下限之下。其它如中煤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601898.SH)、露天煤业(002128.SZ)、山西焦化(600740.SH)、西山煤电(000983.SZ)等,三大资金池均未“注水”其中。 钢铁板块水泄 钢铁股方面, 宝钢股份(600019.SH)未能吸引到社保和QFII资金,又遭到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减持1850万股,剩余仓位1.52亿股,减仓比例达10.84%。 攀钢钢钒(000629.SZ)被社保、QFII空仓的同时,保险公司减持1436万股,持仓比例下降了20.95%!其中,中国人寿减持2567.99万股,退出股东行列,太平洋财险减持139.35万股,而太平洋人寿增持1271.26万股,总体险资呈撤出状态。 此外,QFII还大手笔减持了马钢股份(600808.SH)1252.11万股,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的摩根士丹利中国A股基金则清仓2036.66万股,退出该股,但同时,通用电气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GEAM信托基金中国A股基金新建仓784.55万股;法国巴黎银行则抛售一半的首钢股份(000959.SZ)。 社保基金也毫不留情,一零四组合和一零二组合,分别减持了南钢股份(600282.SH)713.8万股和 杭钢股份(600126.SH)259.33万股,斩仓比例分别高达58.81%和28.81%! 焦作万方(000612.SZ)则遭受QFII减持1286.15万股,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中国A股基金减持146.4万股,仍保留仓位879.65万股,瑞信QFII则砍仓655.81万股,摩根大通QFII斩仓483.95万股,全部退出。 该股股价在去年第四季度冲上67.98元的历史高位期间,QFII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减持,仅去年第四季度,摩根大通就减持了147.43万股,瑞信减持了13.79万股,到今年一季度末,该股股价已经下挫到不足27元,几天前更是跌到16.11元的低位,可见,QFII选择股价平均仍在40元以上的第一季度全面退出,正当其时。 武钢股份(600005.SH)、 鞍钢股份(000898.SZ)、 邯郸钢铁(600001.SH)、 济南钢铁(600022.SH)、莱钢股份(600102.SH)、 包钢股份(600010.SH)等,均被三大资金池空仓以待。 有色金属热情不高 数据显示,QFII有色金属板块的热情也不高。 举例来看,瑞银第一季度增持12000股山东黄金(600547.SH),一季度末持仓总数达到146.45万股,占流通股1.89%。 此外,瑞银还增持4.93万股 中金黄金(600489.SH),一季度末持股量249.84万股,但是,在瑞信全部斩仓293.56万股的拖累下,该股第一季度QFII持仓总体仓位减少了53.6%。 同样悲惨的是 包钢稀土(600111.SH),该股一季度遭遇QFII全面斩仓,其中,瑞银633.96万股全部被清仓,富通银行的499.99万股也清理完毕,荷兰银行485.99万股也被悉数砍掉,持股量占流通股7.84%的三大QFII机构全部选择在第一季度退出。 事实上,富通银行从2007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减持259万股,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其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持有的759万股包钢稀土股份全部脱手,而去年第三季度该股最高已经冲上28.3元,直至第四季度的近32元,到第一季度末,该股最低已经跌破18元,QFII一役斩获不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