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孙贵:把握好责任的尺度

煤炭资讯网 2008-7-17 23:24:06一事一议
一般意义上讲,责任是没有尺度的,责任只有大小之分、轻重之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人人心中都有一把权衡别人和自己责任的尺寸,都时时把握着别人和自己责任的尺度。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和管理者把自己的责任尺度“量”得太低,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在一些矿井,对安全责任事故的追查处理,实行“倒查制”,“连带责任制”,我们有的领导者、管理者就时时怕担责任,就是有责任也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出了事故怕担责任也无可厚非,但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该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怕”变成一种防范的动力。回避甚至推卸责任,就是没有把自身的责任心态摆正,总认为“小责任在自己,大责任在上级”,班长上面有队长,队长上面有矿长,总想到事情有别人在抓,只寄希望于职能部门和下级去尽心尽力抓,而自己可以“偷闲”,连本职责任也不尽到,那么,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就会是一句空话;不反思自我,只反思别人,事故后的工作更不会有大的起色,就好比拿着一把“责任的尺子”,把别人“量得高高”,把自己“量得低低”。
责任是隐藏不住的,并不是像有的人想的那样,可以把“责任的尺度”揣在心里。最近,三矿就作出一条硬行规定,凡从事井下安全生产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个月抓员工违章行为不得少于3人次,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不得少于1人次。此考核办法一出台,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纷纷提出异议,有人说,“下指标抓违章根本就不合理,如果井下没有违章,不就得白白受罚了吗?”,也有人说,“硬行规定抓违章的人数,容易激化干群矛盾,形成‘以罚代教’。”。笔者就制定该办法的可行性了解矿领导,他们的说法是,“矿井今年已发生多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意外伤亡事故,而且都是因为员工严重违章违纪造成的,事故暴露出员工习惯性违章,冒险蛮干行为有增无减。而更为严重的是安全管理层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控制不到位,尤其是各级安全管理者执行力差,责任心不强,每天看似下井跑现场的管理人员不少,但发现隐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少,抓获‘三违’的更少。”。。据说有一次矿里组织安全执法大检查,只查出二十几条安全隐患,而没过几天国家安监部门组织检查,却查出了70多条各类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有的还相当严重,难道这种责任心的表现还不一目了然吗。是“怕”、是“懶”、是“滑”、还是麻木不仁,扪心自问。

发现不了隐患不等于说没有隐患,抓不到“三违”也不能说没有“三违”,据国家煤监局统计,自2002年建立执法统计制度到目前为止,仅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共查处事故隐患250多万条,平均每年高达35万条。还有大量的隐患因为“人为”的因素没有发现和整改。干部作风问题、责任心问题,就是让这些隐患成为“漏网之鱼”的直接原因。领导干部及管理者思想作风不到位,工作作风不务实,责任意识差,带班下井“走马观花”,现场监督“睁眼瞎多”,导致对一些安全隐患和“三违”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事故如何不发生。

把握好责任的尺度,对企业员工来讲,就是守住自己的“本份”,是职责所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责任心就是事业心,也是“良心”,且不说对得起企业的培养,对得起自己的薪水,更应对得起员工的信任,对得起自己肩上担系的生命的责任。


本网通讯员:孙贵 编 辑:云松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