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区队 |
|||
——兖矿集团兴隆庄矿见习大学生区队成才录 |
|||
煤炭资讯网 | 2008-7-16 11:33:09通讯特写 | ||
“回顾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快乐总是伴随左右。初到煤矿的忐忑,很快被兴奋取代。井上井下标准化、城市化的建设现状,让我对今后自我的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以上这段话来自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矿综掘二队见习大学生小杨的见习总结。 同小杨一样在综掘二队见习的还有小周。他俩去年这个时候分别跨出自己所在的大学,却来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开始人生的第一步。小周坦言:“所谓不适,只是我们没到矿之前的一种自我内心感觉。” 去年,当他、小杨和另外12名大学生真正站到矿山的土地上,被眼前的一切紧紧吸引的时候,也是他们下决心扎根矿山的时候。 该矿对他们也是宠爱有加,始终遵循“技术是根,人才是本”的人才观,坚持做到“情感上贴近、思想上鼓劲、技术上跟近”,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矿山大家庭中。 情感上贴近。情感的互动交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被分配到这个矿综掘二队的小杨和小周,最先触摸到区队浓浓的亲情。区队领导的呵护、同事们的嘘寒问暖,老师傅安全上的叮咛和随时随地的提醒,支部书记的谈心交流,这一切交织成伸手可触的区队文化,不断吸引着他们,温暖和感染着他们,无形间,他们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消失得无影无踪,随之而来的是他们跃跃欲试投身事业的激动和冲劲。 思想上鼓劲。区队针对他们思想活跃不稳定的现状,制定了相应的测评考核办法。由支部书记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稳定他们的心态,转变他们的认识,不断激发他们爱矿爱岗、敬业奉献的热情;每季度召开一次由队长、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汇报会,听取他们的心声和自我评价,总结他们一季度以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剖析存在的不足和思想根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纠正与改进;技术主管整理总结他们每月的工作表现,报矿干部科进行监督和分析,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为区队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指导。 技术上跟近。他们较高的学历教育,为技术实践和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该队从工作点滴和现场实践抓起,安排他们到不同的岗位接受锻炼,由点及面,最终从整体上把握综掘工艺流程、工作性质等。他们先到检修班熟悉设备的布置、性能,学习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规程,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工作中,发挥技师、高级工的传帮带作用,手把手对他们进行指导,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几个月后,他们又转入生产班跟班实习,具体从综掘工艺流程、正规循环作业、施工工序等方面强化提高。这期间,重点从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入手,在保证每月完成15个下井指标的情况下,由他们自主安排下井和学习时间。只要不下井,就由区队技术主管负责进行技术培训,参与图纸绘制、学习制图软件、制定技术作业书等,促进了他们理论和实践的齐头并进。一次在井下迎头施工过程中,他们发现施工人员往往是铺上顶网后,再进行顶锚的施工。由于没有联网,经常发生矸石顺网与网间隙滑落的不安全现象,他们通过所学所思,没有漏掉这个重复了无数次的施工细节,及时向区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施工时应该先联网,再进行顶锚施工,为此,小小改进,有效消除了矸石滑落伤人的不安全隐患。 事实证明,通过区队一年来的锻炼,小杨和小周迅速地成长起来,不只是体现在心态上的成熟,由起初对煤矿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现在的理性认识,更是体现在技术水平上质的提高。目前,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制定简单的施工措施,熟练地绘制矿井平面图、地质剖面图,特别是能够认识到在不同条件下,如何选择确定掘进支护方式,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