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国论文:“以人为本”破解安全难题 |
|||
煤炭资讯网 | 2008-6-5 15:18:46论文专区 | ||
作者单位:陕西铜川矿务局铁路运输公司
对于安全工作而言,外因是必要条件,内因是决定因素。当然,外因有很多,在此不作一一列举,而内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人”。为此,我们必须以“人”为本的开展安全工作,把防范意识和技术素质统一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来,只有这样,处于核心地位的“人”才能在安全工作中起到积极的决定性作用。 企业兴衰“成也安全,败也安全”的道理很好理解,然而在实际的安全工作中,诸多的问题与安全交融同行,使安全生产严重受阻,甚至停滞。 毋庸讳言,世间最最宝贵的是生命。社会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安全生产本身就是对人生命权的维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员工作为最积极的因素,他们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管理者。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不能忽略员工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需要,更不能忽视员工在安全管理上的主观能动作用。 从业人员既是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又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或责任者。只有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保护他们的人身权利,才能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到安全生产。这中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可以说很多很多,总归起来也可以说只有一件,就是满足员工的“安全所需”。 综上所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安全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且要下狠劲、动真功。 一是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的安全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人的生命。安全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是把重视人的生命视作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目的就是“抓好源头、抓好预防、搞好事前监督”,也是提升全员的安全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管理是安全管理中预防事故的长效、统领对策,等于是建立了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在其内涵的深刻性上有新的突破,是解决安全问题,保障安全的前提基础。同时,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兼顾劳动者的健康和劳动条件的改善、生产设备的技术进步及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其实质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假如一个企业事故频发,连员工最起码的生存权都不能保证,何谈保障人民的利益?一起安全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社会安定造成负面影响,可见安全生产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是要“人”字当先抓好安全基础管理。 “安全是无站的车,无点的钟,永无间歇,永无止境”,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与之相适行,要无时无刻地坚持和贯彻下去。安全基础管理需要注意的工作很多,这里只谈谈人们关注较少的两点:(一)安全文件要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系列文件的编写要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坚持“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原则,无须长篇大论,只要围绕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把所要做的事情说清楚就行,让人一目了然。(二)安全工作要强调“人”的有效互动。安全体系运行坚持以人为本,需要一个良好的互动的安全氛围。要抓好安全监督管理的互动,不能只从违纪角度去堵漏,要从规范动作入手,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遵章守纪结合起来,与安全作业结合起来,与安全整改工作相结合,使安全管理向深层次发展,同时,要抓好安全典型教育互动,不仅要用正面典型教育员工,更要用事故典型引导员工重视安全,从而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三是要充分营造安全的“人”文环境。 所谓人本文化的基础也是保障员工的生存权。企业人文环境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所衍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方法。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把安全与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理念、企业道德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形成健康的安全人文环境,使我们的企业更具朝气和活力。同时,要通过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培育、激发和不断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习惯。要让员工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人格被尊重,进而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安全生产工作价值观,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安全人文环境。 如此,我们在“安全需求”上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实效,在安全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安全工作中主动出击、克敌制胜。这样一来,安全监督就变的主动起来、规范起来,杜绝了监督管理的折扣现象发生,实现了全额管理,从而促使了安全责任的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明确落实了,相应的责任人也就会积极主动的加大安全的投入,填补安全上的欠账,同样也会想方设法改进安全管理有失连贯的局面,进而也就能一一破解各种安全难题。问题得到了解决,安全工作自然而然也就井然有序,随人心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