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发展中奋力崛起 |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四水文地质队跨越式发展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8-6-4 14:24:45经验交流 | ||
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胜利跨入建局55周年之际,水文地质局4队上到白发苍苍的离退职工,下至英姿勃发的在岗职工,无不为本队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大历史变迁而感慨万端,无不为近年来由创收翻番带来的深刻变化而欢欣鼓舞,无不为实现做大做强、跨越式发展目标充满必胜信心。
16 台钻机集结在两个施工现场夜以继日地高效运转,正恰谈的各类地质项目络绎不绝,工程技术人员的办公室内灯火通明,职工文体大厅内的球类比赛传来掌声阵阵。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水文四队以跨越发展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刮目相看。 (一)
上个世纪70年代,四队是为适应邯邢基地建设而组建的以多孔组抽排水为职能的一支水源开发队伍。截至80年代中期几经沿革又演变成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四水文地质队。可以自豪地说,在那些特定时期,四队不辱历史使命,奋力肩负起为煤炭建设服务之大任,艰苦创业,拼搏奉献,功不可没。但随着时间推移,在国家项目逐年锐减直至“断奶继粮”后,不得不恪守“以水为本”的经营理念,在水源井勘探施工、工程地质、机电安装等市场领域艰难徘徊,顽强生存。
然而,无一年之积蓄不能渡荒,无二年之积蓄不能振兴,无三年之积蓄不能征战。仅能勉强维持生存的地勘单位,在市场风浪的冲击下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窘境,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己日渐凸显了。封闭、保守、僵化的经营模式,鱼目混珠、竞争失序的地质市场,历史久远、繁杂沉重的企业成为社会负担,使许多经营者都感到束手无策而蹉跎,而四队各届班子从未放弃冲出低谷的强烈愿望。但在煤炭价格低廉、地质市场低迷、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远未完成的困境中,要实现跨越发展又是何等艰难!
发展被动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新世纪的到来。在一个深深打有计划经济烙印的地勘单位,任何人都不能对经济基础发号施令,而恰恰因对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认识上的缺失,人们的思想观念己经落伍了:与煤炭探矿权审办风暴擦肩而过,与雄起的煤炭勘查风潮失之交臂,对大口径、深水位、保水量、低造价、高风险的地热及水井施工阵地仍在苦苦地守候。北京地热项目,几经挫折才交工,蒙受的损失惊人,抱着水工环的“金饭碗”“ 要饭吃”的教训惨痛。身处低谷之时,四队党政班子开始反省、反思,对国家形势、政策及总局、水文局党政班子的事关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始做深入的学习、研讨,并以与时俱进的眼光观察、分析地质市场之大势,重归原点审视走过的曲折道路。
(二)
辗转反侧的沉思为水文四队决策层带来诸多的体会和感悟: 感悟之一:观念更新才能调准视角。对自身固有优势认识的片面性,带来对外服务手段的单一性;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保守性,又带来目光短浅、视野狭窄的封闭性,此种局面不迅速扭转必会加深生存危机。对四队而言,当务之急是瞄准煤炭建设高位运行态势,与重点煤矿区、开发区开展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协作与联合,立足于“大地质、大勘查、大市场、大科技”,方可冲出“小散低弱慢”的怪圈。思路一新,遍地生金。近两年,在水文局主要领导的率领、鼓励下,邯峰、华晋、霍州、贺西、汾西、榆林、里能、吴中、内蒙、三峡、榆林等地……,一直闪动着队领导和中层领导者的身影,他们避开零散的地质项目,每年将近有30%以上的时间,周旋于同各大煤矿区、开发区的协作联合与信息交流之中,奔波于各个重点地质项目工地之间,没有休息日、节假日,殚精竭虑创大业、鞠躬尽瘁谋发展,受到全队职工的拥戴。 感悟之二:调整结构才能应对市场。一个队开动自备钻机14台,使得主导产业构架扭曲变形。据此,必须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才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四队“五个转变”的调整思路应运而生:即在长期战略上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在施工布局上由“国内”向“国外”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在管理手段上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在经营理念上由“速度”向“质量”转变。为加速调整步伐,应对诸多的变数,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压缩自有钻机规模,目前开动的16台钻机有11台是由社会优势资源构成。此举不仅优化了内部资源结构且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 感悟之三:创新技术才能拓展领域。现有设备资源的短缺己捉襟见肘,只能立足于现有资源基础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方可增加市场竞争筹码。观念的转变激发着人们的技术创新热情。队长 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地质基础理论的学习,对地热的形成机理,我国各大地热井田的分布、边界条件、地热类型以及中低焓地热开发技术有着较高的研究程度 , 并 在省级以上刊物上 发表论文多篇 ,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市场实践经验 ;总工程师注重知识更新一人考取三项注册师资格;党委书记编撰的水文勘探书籍以其实用性为特色而广受推崇。四队还先后远赴中原、华北、胜利油田及中国地科院勘研所等单位取经,向专家请教,向同行学习,最终掌握了地勘新领域急需的螺杆定向钻进、水平井钻探、复合集成钻井、PDC钻头优选、钻井液优化和调制过饱和盐水泥浆使用等新技术。技术创新使特定地质条件下的钻效成倍提高,成井和地质成果质量大幅提升。 感悟之四:管理科学才能提高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向管理要效益”,是四队反思历史得出的另一深刻体验。本队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严抓细管相统一、实施办法与考核评价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陆续出台。尤其是几经研磨并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再局限于任务及利益的承包,更体现在地勘项目承揽、生产及质量安全、应收帐款回收、成本费用及上缴、定期回访用户等全方位的承包。正因上下形成一条完整的承包责任链,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2006年推行以来全队钻月效率由2005年的 感悟之五:和谐发展才能确保稳定。“一个地勘单位绝不是畸形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各项文明建设互促互动的和谐发展”。这是四队在全局开展的为时4个月的“解放思想、跨越式发展”大讨论中的另一深刻感言。近两年来投入百万元资金,解决了职工住房公积金、独生子女退休家长补助、拖欠职工工资及医药费等历史积淀难题,并为职工建起文体活动大厅、大中专毕业生太阳能淋浴室、职工健身房及离退老同志活动室等,促进了和谐局面的形成和队伍稳定。然而,和谐局面的持续巩固取决于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为此,四队将“四好”班子建设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密切结合,努力做到常思带头之要、常想带头之责、常行带头之实、常省带头之身,己成为上下公认的靠得住、信得过的“四好”领导班子。 (三) 认识的深化必然带来改革发展实践的升华。而观念的转变又带来了水文四队经济的跨越式飞跃。 ——对在京及云贵川一带实施的高风险地热项目,开始加速撤离,有序退出。 ——盐矿勘查工程施工,是四队发掘专业优势与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建设工程市场相结合较为成功的特色产业 , 逐步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 曾得到地质总局、水文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各级领导曾多次赴陕北榆林调研考察指导工作。 2005 年409钻机成功实现 米探103#、104#盐井 两个孔深 ——围绕煤矿安全生产,通过主动向业主无条件提供大量可行的水文地质资料及综合建议方案,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2007 年在山西一些重点矿区连续中标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查项目及水源地建设项目超过3000万元,并使水文地质勘查主业比例首次达到60%以上;今年又在同一煤业集团签订了9个钻孔的水源井勘探合同,同时还相继承揽了以钻探及抽水、测井、隔水层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水化学探查及封孔止水为程序的6个水文地质补充勘查钻孔、边界断层产状及导水勘查工程项目。四队严格履行“做一个项目、立一块丰碑”的承诺,继上述项目后,又在另一集团承接了煤田地质勘探项目。仅这几个项目的合同金额就超过2000余万元。 ——以提高主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作为工作着力点,在抓好水勘项目的同时,在每米造价4000余元的煤矿精检孔施工、以“攻深找盲、探边摸底”为重点的煤田地质勘查、瓦斯抽排、地基工程、三峡地灾治理等项目落实中又赢得先机。 ——在邯郸东部地热资源普查探矿权申办己获得成功; ——2007 年在争取中央专项基金项目上超前思维,论证数据充分、确凿,成功申报的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开创了水文局先河;成功续报的带压开采下组煤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内容的资源保护费项目顺利获得审批。 ——近两年来在也门施工钻孔已达26口,对外创收1218万元,获取利润220万元。2006年底以清水顶漏钻进的深度 —— 与往年相比,2007年经营性收入达到4109.26万元,完成了当年计划收入的178.66%,基本实现了翻番;利润比2005年增长194.3%,完成了当年利润考核目标的253.5%;职工工资比2005年增长了82.6%。
2008
年,水工环主导产业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截至4月底,落实项目金额总计达到5520万元,意向性项目4400万元,完成的项目收入达2549.35万元,己实现水文局年度考核目标的77.3%。所承揽地质项目的总量和质量之高,在四队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现在,在水文四队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心中,“向前看,向前奔,向前闯”的号角己经吹响,“加快跨越发展,实现率先崛起”已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他们正以“跳出四队看四队,跳出全局看四队,跳出煤炭地质行业看四队”的宏大气魄,牢牢把握水工环地质市场的战略机遇期,以自主创新姿态积极应对新挑战,以央企的应有风采做大做强,以更优异的业绩支援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