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小故事——记朱家河矿准备队支部书记蒋继榆 |
|||
煤炭资讯网 | 2008-6-22 15:06:04人物展示 | ||
老蒋只有二年级文化水平,是个“低文化人”,但却被矿领导称赞为“大学教授”。今年已经50多岁的他,依然奋战在采煤第一线上,令人敬佩。 他是“天才” 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蒋继榆只上了两年小学就辍学的了。据说,低文化水平的他竟然有着“天才”的传奇。 1980年,蒋继榆踏足蒲白矿务局马村煤矿,作了一名采支工;1984年,他就被提拔为副队长,令人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这4年时间里,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组长。队长时常赞叹地说:这人的脑子好使,天生的,天才! 一次,矿里对优秀班组长进行表彰,要求班组长登台发言。蒋继榆写不了稿子,只好由别人代写,但稿子里面有不少字不认识。怎么办?紧急关头,蒋继榆说:“你把稿子读两遍,我听着。”这能行么?写稿人半信半疑。于是,读了两遍。等到登台发言,蒋继榆竟然一字不差地将稿子背了出来。写稿人惊奇地说:你小子真是个天才?! 大学教授 2002年10月,蒋继榆随马村矿采二队调入朱家河矿,任该矿采二队队长。2004年,面对条件艰苦、顶板破碎的难题,他带领采二队毅然提出要求放顶煤。这在朱家河煤矿实属首次,困难重重,但他没有畏惧。 说干就干,他和支部书记一道,雷厉风行,从细节抓起,重现场管理。为此,他们常常十几个小时坚持奋战在井下,不辞劳苦,挥洒汗水。 经过半个多月的拼搏,他们实现了回采放顶煤工艺的成功运用,为该矿原煤产量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局的回采放顶煤工艺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时,朱家河矿为了增加原煤产量,决定组建采煤三队,但苦于没有“兵头将尾”的领导人员。为此,矿领导决定由蒋继榆在采二队培养一批班组长级领导。蒋继榆欣然领命。半年后,采三队成功组建,其中所有的班组长都是蒋继榆培养出来的,而且工作成绩优异。 在年终总结会议上,生产副矿长说:“我经常说,蒋队长是咱们矿的“大学教授”级人物,没有他的领导配合,采二队工作成绩不会这么好,采三队也难以这么顺利地组建。” 此年,蒋继榆被评为蒲白矿务局劳动模范。 工作第一 蒋继榆常说:“要做好区队领导,必须有‘二心’,即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真诚对待职工。” 在庆祝回采放顶煤工艺试验成功表彰会上,蒋继榆激动地说:“说到底,是兄弟们支持我;要不然,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不敢放顶煤。” 2002年,蒋继榆母亲病故。当时,工作面异常出水,他毅然放下奔丧,不声不响地奋战在矿井下。直到事故处理完后,他才心急火燎地赶回家去。 妻子患病多年,他也时常有病。但由于工作关系,他没有及时治疗,而是一拖再拖,最后不得已,只好和妻子一起去省城治疗。病刚好,他就赶回区队,继续奋战在采煤第一线。 有人说:煤矿是和平年代的唯一战场。这话不无道理。如果说,煤海是英雄好汉的舞台;那么,如今已50多岁但依然奋战在采煤一线上的老蒋,无疑是一名真正的“老将”。
|